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

ID:43667764

大小:243.50 KB

页数:50页

时间:2019-10-12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_第1页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_第2页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_第3页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_第4页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_第5页
资源描述: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额尔古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HIV/AIDS流行特点中国HIV的流行正处于快速增长期;艾滋病流行从高危人群走向普通人群;妇女感染比例增加;随着育龄妇女感染艾滋病的数目的增加,婴儿感染艾滋病的人数也必然会快速增加;中国艾滋病流行现状自1985年以来,截至到2007年12月底全国31省(自治区、直辖市)累计报告HIV/AIDS者230643例,2007年新报告HIV37419例,AIDS10742例。平均每月新报告HIV/AIDS者约3100人。疫情估计:到2007年底现存HIV/AIDS约70万;其中艾滋病人8.5万,当年新发感染者5万,当年因艾滋病死

2、亡2万。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部已发现HIV感染者,三种传播途径(性接触传播、经血传播及母婴传播)均已存在。一、中国艾滋病流行特点1、疫情呈上升趋势,但上升速度有所减缓网络直报系统:尽管历年累计报告数仍在增加,但是每年的报告人数增加幅度与2004年之前相比有所减缓;2004年的大幅度增加是因为当年在重点人群中开展大筛查;大筛查后既往有偿献血员在当年报告数中所占的比例由2003年以前的16%和2004年的40%降到2005年以后的4-7%。哨点监测系统:吸毒、暗娼哨点HIV抗体阳性率有逐年增加的速度比较缓慢;MSM人群哨点HIV抗体阳性率呈现逐年增高的趋势。全国

3、历年报告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数(1985年-2007年10月31日)2、艾滋病疫情地区分布差异大1998年以来,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疫情报告。截至2007年6月,全国有74%的县报告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网络直报数据显示:累计报告HIV感染人数在前5位的省份为云南、河南、广西、新疆和广东,占全国总数的75.9%,多分布在经注射毒品传播为主的省份。累计报告AIDS病人报告数在前5位的省份为河南、广西、云南、安徽和湖北,占全国总数的82.9%,主要集中在既往采供血严重的地区以及经注射毒品传播为主的省份。全国累计报告HIV/AIDS分布地图(截至2007年

4、10月31日)3、性传播成为主要传播途径在累计报告报告的HIV感染者中注射吸毒传播占39%;异性间性传播感染占16%;同性传播占1%;既往采血/输血及血制品感染占25%;母婴传播占1%;传播途经不详占18%。2007年上半年报告的HIV/AIDS中,注射吸毒传播占29%,异性传播占38%,同性传播占3%,既往采血/输血及血制品感染占8%;母婴传播占1%;传播途经不详占15%。报告病例中同性和异性传播的百分构成呈现上升趋势。2007年HIV/AIDS传播途径构成(网络直报系统)在2007年50,000新感染者中异性性传播:44.7%男男同性传播:12.2%注射吸毒:4

5、2.0%母婴传播:1.1%经性传播明显增加4、流行因素广泛存在,一般人群感染明显增加哨点监测系统:部分地区孕产妇哨点HIV抗体检出率有逐年缓慢增加的趋势;个别的孕产妇哨点HIV抗体检出率已经达到2.5%。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自2003年9月在28个省271个县(市)开展了工作,共有260万名孕产妇进行了艾滋病咨询和检测,检测率为74.0%;累计发现HIV感染孕产妇2706名,孕产妇HIV阳性率超过0.1%。孕产妇HIV感染水平分布不平衡,部分地区尚未发现HIV感染孕产妇,高发地区孕产妇HIV感染率平均达0.6%,极个别地区孕产妇HIV感染率已达1.9%。2000~

6、06年部分孕产妇哨点的HIV抗体阳性率二、我国艾滋病流行趋势解读1、吸毒人群哨点监测结果表明,吸毒人群(特别是注射吸毒者)中HIV感染率仍有明显的地域差异,仍集中在新疆、云南、四川、广西等吸毒现象较严重的省份;吸毒者中注射吸毒比例和注射吸毒者共用注射器比例的中位数分别为为63.4%和41.0%,显示仍需进一步开展更有效的干预工作。2、暗娼人群大多数地区的暗娼人群中艾滋病仍处于低流行状态,但流行区域范围有扩大的迹象。个别地区暗娼HIV感染率超过了3%,说明艾滋病在这些地区的性乱人群中有一定水平的流行。暗娼中持续使用安全套的比例继续上升,从未使用安全套的比例持续下降,中

7、位数分别为41.4%和7.5%,提示近几年干预工作效果逐渐显示。3、男男性接触人群监测结果显示,在个别地区该人群中艾滋病的流行水平较高。MSM人群中安全性行为比例较低,最近6月肛交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和最近一次肛交时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分别为29.6%和53.2%。由于目前该人群监测点有限,而且监测的样本量偏小,因此需在该人群中加强监测。检索78项国内外发表的关于中国MSM人群感染状况的文献和专题调查,感染率最高10.4%。16项调查结果感染率为0;14项调查感染率在0-1%之间,10项调查感染率大于等于4%。用循证医学Meta分析方法对2005、2006年哨点监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