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稳定性研究规程

药品稳定性研究规程

ID:43679307

大小:56.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0-12

药品稳定性研究规程_第1页
药品稳定性研究规程_第2页
药品稳定性研究规程_第3页
药品稳定性研究规程_第4页
药品稳定性研究规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药品稳定性研究规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药品稳定性研究规程1目的规范DXC公司质量控制部稳定性试验程序,考察药物制剂在温度、湿度、光线的影响下随吋间变化的规律,为药品的生产、包装、贮存、运输条件提供科学依据,同时通过试验建立药品的有效期。2范围适用于DXC公司质量控制部稳定性试验。3职责质量保证部:负责产品稳定性试验指令的下达。质量控制室:负责起草稳定性试验方案并按预定方案进行稳定性试验。4定义无5安全注意事项无6程序6.1稳定性试验的基木要求6.1.1稳定性试验包括加速试验与长期试验。6.1.2供试品的质量标准应于大生产所使用的供试品质量标准一致。6.

2、1.3加速试验与长期试验所用供试品的包装应与上市产品一致。6.1.4研究药物稳定性,要采用专屈性强、准确、精密、灵敏并经过验证的分析方法以保证药物稳定性试验结杲的可靠性。6.1.5在稳定性试验中,应重视降解产物的检查。6.2稳定性试验的批次凡符合下列任意一项者,每批产品均要进行稳定性试验。6.2.1工艺验证批。6.2.2处方或包装材料有较大改变的前三批产品。6.2.3改变活性成分供应商后所生产的前三批产品。6.2.4每年各品种生产的第一批。6.3稳定性试验样詁的包装稳定性试验样品必须按该产品市售包装标准进行包装。6

3、.4稳定性试验的类型及储存条件6.4.1稳定性样品的储存条件与商品储存条件尽可能一致,并加以监控和记录。稳定性条件应与药品标签上的储存条件-致。6.4.2常温储存的产品(10〜30°C),其稳定性试验条件如下(如有特殊规定,则按其规定执行):6.4.2.1长期稳定性25°C±2°C/60%RH土5%RH或30°C±2°C/65%RH土5%RH(ZoneIV)6.4.2.2中间稳定性30°C±2°C/65%RH±5%RH6.423加速稳定性40°C±2°C/75%RH±5%RH6.4.3冷藏的产品(2°C〜8°C),

4、其稳定性试验条件如下(如有特殊规定,则按其规定执行):6.4.3.1长期稳定性5°C±3°C6.4.3.2加速稳定性25°C±2°C/60%RH土5%RH6.4.4冷冻储存的产品(一25°C-—10°C),其稳定性试验条件如下(如有特殊规定,则按其规定执行):6.4.4.1长期稳定性一20°C±5°C6.4A.2加速稳定性5°C±3°C6.4.5如果在25°C±2°C/60%RH±5%RH条件下进行长期试验,而在加速放置条件下的6个月期间的任何时间点发生“显著性变化”,则增加中间放置条件下的试验,并对照显著性变化的

5、标准进行评价。通常制剂的“显著性变化”定义为:6.4.5.1含量与初始值差5%;或用生物或免疫法测定时效价不符合规定。6.4.5.2任何降解产物超过认可标准。645.3外观、物理常数、功能试验(如颜色、相分离、再分散性、粘结、硬度、每掀剂量)不符合认可标准。6.4.5.4pH值不符合规定。6.4.5.512个剂量单位的溶出度不符合规定。6.5稳定性试验检测时间点(如有特殊规定,则按其规定执行)稳定性类型检验间隔长期稳定性0,3,6,9,12,18,24月中期稳定性0,3,6,9,12月加速稳定性0,1,2,3,6月

6、注:加速稳定性试验应至少包括四个点的检验(其中0月、6月必须检测)。6.6稳定性试验样品的取样6.6.1长期稳定性和屮期稳定性取样6.6.1.16个月以前的检测点,必须在理论取样点的±7天内取样,并在取样后即刻检验,检验应在20天内完成。6.6.1.26个月的检测点,必须在理论取样点的±14天内取样,并在取样后即刻检验,检验应在30天内完成。6.6.1.36个月后的检测点,样品必须在理论取样点的±30天内取样检验,并在取样后即刻检验,检验应在30天内完成。6.6.1.4如果检验不能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或完成,样品必须冷

7、藏或冷冻保存,且有书面说明。6.6.2加速稳定性取样6.6.2.1必须在理论检测点的±5天内取样,并在取样后即刻检验,所有检测必须及时进行,应在14天内完成。6.6.2.2如果检验不能在当天进行,样品必须冷藏或冷冻保存,且有卩面说明。6.6.2.3对于冷藏或冷冻储存的加速稳定性,样品必须在取样后的当天检验,不能滞后,H所有检测必须及时进行,应在14天内完成。6.6.3稳定性试验样品的取样需保证完成所有测试的需求。如果需要可多留一份或两份以便复测。6.7稳定性试验考察项目稳定性试验应检验那些在贮藏期间易变化的、可能影

8、响质量、安全性和/或有效性的项口。检验应包描物理、化学、生物、微生物学特性、保护剂含量(如:抗氧剂、抑菌剂)和功能性测试。分析方法应充分论证,能指示稳定性。常见制剂的重点考察项口见下表剂型稳定性巫点考察项目片剂性状、含量、有关物质、崩解吋限或溶出度或释放度胶囊剂性状、含量、有关物质、崩解时限或溶出度或释放度、水分,软胶囊耍检查内容物冇无沉淀注射剂性状、含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