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高中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当前高中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ID:43686090

大小:2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12

当前高中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_第1页
当前高中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_第2页
当前高中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_第3页
资源描述:

《当前高中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当前高中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时代在改变,高考也在变化,当代学生更是不一样。面对新的形势变化,学生作文应该如何准备,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一、吋代改变带来的缺失当今社会最缺什么?最缺公民,最缺具冇独立思考和勇于担当精神的现代公民。上至官场,下到百姓,缺少一种独立思考的精神,缺少一种责任意识、担当精神。正是缺少独立思考,才会有盲目跟风酬起哄,才会有盲目跟人“炒作”,炒股炒房炒蒜炒盐……二、高考作文的新变化1高考命题在变化。近三年來,高考作文题的材料选择、题目命制,越來越贴近现实牛•活,越來越讲求个性表达思辨力度。像2009年,多

2、个省市直接出了时事热点作文题,就是引导考主关注社会,让自己的心合着时代的节奏一起跳动。再以广东高考为例,2009年的广东高考作文题的要求语发生了变化;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生活中与“常识”冇关的经历或你对“常识”的看法。其中的“生活”一词受到了强调,而这种要求语在2010年的广东高考作文题上作了进一步的强调:以《与你为邻》为标题写一•篇文章。•其中的“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受”再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体现了高考命题机构命题的着力方向。2011年“回到原点”毫无疑问地又出现“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作文,而提示语“人千世界”更告诉考生,可以选

3、择的现实素材比比皆是。2.评卷要求在变化。以广东高考为例,这几年高考作文评卷对时新素材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对冇个人见解的文章的鼓励是显然的。2009年一篇《别拿常识不当干粮》的标杆文章,虽然文章语病不少,字迹欠工,但就因其对时事的关注,有个人的见解而得了高分。再到201()年《与你为邻》的标杆作文一号文,文章淡化了“你”,切题就说不上了,但文章内容对时事的关注让人眼前一亮,考生把近期社会发生的事件融入邻里关系Z中,特別是几起杀童案的主角,作为曾经的弱势,受到了考生的关注,意义非同寻常。最后文章判符合捉议,内容棊础分鼓励性给25分。正

4、是2009、2010两年对玩古人、吊书袋的强力打击,对时新索材的鼓励,对有独立思考、独立见解的赞许,2011年髙考考生对时事的关注达到了空询,有独立思考、个人见解的文章比往年增多,优秀作文比2010年增多。学生作文的基木情况现在学生有个同病,就是不喜欢动脑,不喜欢思考。不可否认,有不少学牛写作一流,但更多的学生是问题重重。主要表现在:1.内容单薄,无病呻吟。作文人血积表现在内涵不丰厚,内容单薄。更有学生思想不畅,故作高深,无病呻吟,或者不断重复别人的儿句美人,百用不厌。2.材料陈旧,说理空洞。学生喜欢视频课,喜欢吋事,却用不上吋新素

5、材,写起作文就知道一点点陈旧的材料,动不动就是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牛顿、居里夫人……陈词滥调,千篇一律。3.逻辑混乱,条理不清。当代学生面对批评指责总有自己的应对之词,让人感叹他们头脑灵活,思维敏捷,但一到写作,就结结巴巴,语病重重,写出文章人多逻辑混乱,条理不清。4.目光短浅,说理不深。伴随着对时新素材的缺失,思考也就不深入,结果是对社会问题的认识浅表化,对解决问题的方式低幼化。四、应对Z道从教育层面讲,就是要培养现代公民。什么事公民?就是知法、守法且能护法的人,就是具有独立思考的人,具有责任意识,担当粕神的人。公民是现代社

6、会和国家最需要的人。温家宝总理在2011年5月3丨

7、对青年提出希望:青年要善于独立思考,从年轻时就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学会判断事物的真伪;靠思考了解事物真相,做出止确判断;还要勇于创新,不墨守成规。此前,他就曾指出,一个13亿人的国家,如果每一个人都能独立思考和冇创造精神,那么这个国家任何力量都打不败。是的,独立思考是一个人成为人的标准。教育,不是把每个人培养成人,而是把每个人培养成每个人。会独立思考,才说得上成人,才说得上你是你自己。这也是现代公民必备的条件。只有大量独立思考,勇于担当的公民,才能承担国家强盛的重任。从作文层

8、面讲,最好的对策就是关注社会时事,学会个性表达。1.积累时新素材。积累时新素材,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平时多阅读,考前更关注。平时读书看报,养成随手摘录的习惯,不知不觉,就会积累大虽的时新索材。平时懒于阅读的考生,考前也可恶补。许多杂志都看中了素材这-•块宝地,考前会启大量素材书出版,选择一木白己喜欢的,自然可在短时间内积累大量素材。但这些素材往往是大家都会用的,就是时新的,一个素材多人用了,评卷老师也会产生审美疲劳,导致低分。2.多向运用素材。如果说积累是新素材是对社会时事的关注,那么多向运用索材训练的则是个性化的表达。有了素材,不

9、会用也是枉然。正如20011高考广东考场,使用李白、苏东坡、陶渊明等陈II」材料的自然少了,不过,考生作文“套作”现彖依然很严重,往年是用古II」材料“套”,如今更多是用时事材料來“套”,文章材料说了一堆,这里粘一下,那里粘一下,却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