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如何抓高效课堂建设

校长如何抓高效课堂建设

ID:43693858

大小:1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12

校长如何抓高效课堂建设_第1页
校长如何抓高效课堂建设_第2页
校长如何抓高效课堂建设_第3页
资源描述:

《校长如何抓高效课堂建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校长如何抓高效课堂建设会宁县新庄乡中心小学罗书彦自我们县实施高效课堂以来,我们学校也及时加入了这一队伍。我参加过多次高效课堂培训,观摩了许多节大家所谓的高效课堂,聆听过国家级、省级、县级的多位专家的报告。学校也多次让教师外出培训、学习引进高效课堂,县内的观课、培训、竞赛等我们从未放过,积极参加。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我们学校的发展,都是为了不要落在实施高效课堂庞大队伍的后面,关键是力争不做历史的罪人。实践出真知,下面我将在高效课堂管理方面的浅显的认识和大家交流一下,望同仁赐教,共同提高。一、从观念入手,进一步提高全体

2、教师的业务素质。构建“高效课堂”,我们要注重教师的引导和主导作用。教师要有先进的、实用性比较强的观念,树立平等、民主的观念,不再唱独台戏,做知识的裁判、课堂的主宰者,而应放下架子,关注学生,努力做学生学习的朋友,在课堂上更多的给予学生赞赏、鼓励、宽容、理解,成为出色的课堂教学组织者、指导者与合作者。同吋,还要引导教师注重教学设计的简约高效,避免流于形式缺乏实效性的教学行为。二、学生的自主性的培养.“高效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和中心的课堂,校长、教师要充分发挥指导作用,大胆放手,将学习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创设合理的情境

3、,善于启发质疑。教学中,我们要投石激浪,因势利导,从而激发学生的认知渴求,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唤醒学生的质疑思维,教会学生质疑,使他们乐于、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勇敢的去探究,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抓住切入点,如社会热点、焦点问题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设计问题,解决问题,培养提高学生自己生成知识的能力。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首先要划分合理的小组。小组成员的划分要兼顾性别搭配、性格特点的互补性,各项特长的搭配性,学习成绩的层次性,组织能力的平衡性设计最佳小组。除此之外,还要做好学习小组的培训工作:确定小组成

4、员的职责,使他们明确任务,各司其职。同吋,就像我们片区的团队一样要强调加强团队精神,并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进行督促和激励。三、用师爱感化一切孩子。教育的真谛就是一个字“爱”。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对差生的期望度一般都很低,甚至太低,或许个别教师置之度外、不理不睬。其实,想一想,影响我们教学成绩的就是这些所谓的“差生”。很多老师都认为,差生什么都差!甚至对他们失去了希望。我们不妨静下心來想一想,差生为什么会差?为什么会破坏纪律?所以,我们有必要做到三个不:不放弃、不抛弃、不离弃。那就需要我们用正确的眼光去看待他们,多

5、去关注他们,去像自己的孩子一样亲近他们,在课堂上也逼着让我们实行“分层教学”,课堂练习、达标检测分层设计,课后作业分层设计。在学校,我们规定教师要求优生做5道题,差生做3道题。优生在拔高,可以让差生做巩固双基练习,时间长了,也就成习惯了,这样优生能吃饱,差生能提高。同时也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信和成功感。总之,“防差”要强于“补差”。四、构建高效课堂,重在有效的管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认为,构建高效课堂,学校至少要做到以下八个方面:一是提高常态课的有效性,要让教师分清常态课、研究课和观摩(汇报

6、)课的区别。二是提高教师集体备课的有效性,绝对禁止流于形式或欺上瞒下的集体备课方式。三是提高课时备课的有效性,要求教师对每一个课吋的设计都要精琢细研。四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督促教师们向课堂要质量,避免课后重复性的抄写和死记硬背。五是提高学生指导的有效性,督促、培养学习小组发挥组内每一个成员的作用。六是提高教学反思的有效性,要求教师每节课后要及时、认真、客观地反思,并将反思内容在教学设计后面写一写,也可以写成教学随笔,凝练成所谓的微课程研究小论文。七是课堂教学、特长培养和闲暇教育要做到三位一体。八是抓好学生的习惯

7、养成与成果展示,让他们积极向上、健康的成长。这八个方面的问题做好了,到位了,对我们提高教学效率、构建高效课堂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