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 第二章 认知及其发展

教育心理学 第二章 认知及其发展

ID:43699131

大小:937.50 KB

页数:88页

时间:2019-10-12

教育心理学 第二章 认知及其发展_第1页
教育心理学 第二章 认知及其发展_第2页
教育心理学 第二章 认知及其发展_第3页
教育心理学 第二章 认知及其发展_第4页
教育心理学 第二章 认知及其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心理学 第二章 认知及其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本章要求:(1)掌握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概念;(2)掌握知觉、问题解决的特征;(3)掌握有效复习的方法及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4)理解掌握概念的途径。本章重点:知觉的特征、遗忘及其原因、问题解决及其影响因素本章难点:感知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如何利用记忆规律提高记忆效果;如何进行创造性思维。本章课时:6课时第二章认知及其发展一、什么是感觉(一)概念感觉是人脑对当前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具体地说:1、感觉在内容上反映的是当前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2、感觉在反映形式上是对当前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也就是当前客观事物直接刺激人的感觉器官的结果。第一节感觉(二)感觉

2、的生理机制1、首先要有刺激物作用于感受器。刺激物:作用于有机体并引起其反应的任何事物。刺激:刺激物施于有机体的影响。感受器:在感觉器官中,直接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的装置。2、感受器接受一定强度的刺激产生兴奋,再转化为神经冲动;3、神经冲动经传入神经传到神经中枢;4、感觉的代表区进行精细的分析。感觉器官、传入神经、感觉的代表区称为分析器二、影响因素(一)刺激强度绝对阈限(下阈):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上阈:刺激强度继续增加不能使感觉进一步变化,甚至产生痛觉的强度。绝对感受性:人对最小刺激量的感受能力。绝对感觉阈限和绝对感受性成反比差别感觉阈限:刚能引起差

3、别感觉的最小差别量。差别感觉性:对最小差异的感觉能力。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阈限在数值上也成反比例韦伯定律K=△I/I(I为标准刺激的强度或原刺激量;△I为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增量,即JND;K为一个常数,对于不同感觉来说,K是不同的。。)根据韦伯分数的大小,可以判断某种感觉的敏锐度。韦伯分数越小,感觉越敏锐。韦伯定律只适应于中等强度的刺激。韦伯的研究是从“肌肉感觉”开始的,他想了解肌肉的感觉机能对于轻重不同的重物能分辨到什么程度。他用三套不同重量的重物对四个被试进行了实验,发现辨别不是取决于两个重物重量差异的绝对值,而是取决于这一绝对值与标准重量值的比值。韦伯定律

4、只适用于中等强度的刺激。后来,韦伯以前的学生、莱比锡大学的物理学教授费希纳把韦伯的研究结果转变成数学形式:ΔI/I=K。韦伯的实验使当时的生理学家们认识到,在实验室里探讨某些历来被忽视的纯心理学问题是可行的,也是很重要的。韦伯提出的问题吸引了像赫尔姆霍茨、费希纳等一批富有才能的人。(二)刺激时间的影响1、感觉的后效:刺激停止以后,感觉并不会立刻消失,而是逐渐减弱,这种感觉残留的现象称为感觉的后效;2、视觉的后效(视觉后像):包括正后像和负后像;3、感觉的适应:在刺激的连续作用下(刺激强度不变),感觉会随着刺激时间的延续而逐渐发生变化(多数为感受性降低,甚至于

5、消失)。4、视觉的适应:感受性提高的暗适应和感受性降低的明适应。(三)感觉的相互作用1、同一感觉之内的相互影响对比:同一感觉器官在不同刺激作用下,感觉在强度和性质上发生变化的现象;融合:两个以上的刺激同时作用而产生一个新的感觉的现象。2、不同感觉之间的相互作用联觉:一种感受器官受到刺激而产生一种特定感觉的同时,又产生另一种不同的感觉。例如,色觉可以引起温度感:红、橙、黄色有温暖感;色觉还可以引起轻重感:家具若用浅色系会给人轻巧的感觉。第二节知觉与观察一、什么是知觉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注意两点:(1)它是对当前

6、客观事物的反映。(2)它是整体性反映。二、观察及观察力的培养(一)什么是观察与观察力观察:有目的、有计划、主动知觉过程;观察力:人们在对周围事物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中,能全面、深入、准确、迅速地把握事物特征的才能;(二)观察力的培养(1)明确观察目的与任务;(2)做好观察的准备(包括知识准备和环境准备);(3)教会学生观察的程序与方法;(4)学会记录与整理观察结果;(5)养成观察的习惯;(6)针对不同的观察类型,有的放矢地进行训练。三、知觉的基本特性(一)知觉的整体性《晋书·王献之传》有这样一句话:“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管中窥豹比喻只看到事物

7、的一部分,却可推知事物的整体。这就是知觉整体性的功能。含义:指人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多种属性整合为统一整体的组织加工过程。在刺激不完备的情况下,知觉仍可保持完备性。客观上缺的,主观上补起来。1接近律距离上相近的物体容易被知觉组织在一起。格式塔学派发现知觉与知觉对象各部分的关系有如下一些规律:2、相似律物理属性相似的客体,如形状、大小、颜色、亮度等方面的相似容易被人知觉为一个整体。3、连续律具有连续性或共同运动方向等特点的客体,容易被知觉为同一整体。知觉整体性的影响因素:◆知觉对象各部分之间的强度关系刺激强度大的部分所起的作用更重要,

8、决定着人们能否对该对象产生整体的知觉。◆知觉对象各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