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百校联盟2017届高三2月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江西省百校联盟2017届高三2月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ID:43714036

大小:88.14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0-13

江西省百校联盟2017届高三2月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江西省百校联盟2017届高三2月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江西省百校联盟2017届高三2月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江西省百校联盟2017届高三2月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江西省百校联盟2017届高三2月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西省百校联盟2017届高三2月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江西省百校联盟2017届高三2月联考语文试题本试题卷共10页,22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祝考试顺利★1.答卷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合乎要求的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

2、铅笔涂黑。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画论从一开始就明确区分图像与文字的功能,以及各自的优长劣短。在此,书画同源的观念,其含意远比后人理解得深刻。文字与图像是我们把握世界的两种互补、互进的手段。张彦远曾有绘画“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的断言,即旨在强调:在探索世界的意义上,书画同功,而非单指书画用笔同体。从《说文解字》到《古画品录》,经由

3、《历代名画记》直至《文史通义》,对书画智性功能的判别一脉相承。由此可说“书画异名而体同也”。辞有陈鲜异同,思无古今屮外。从英国艺术史家哈斯克尔教授的《图像与历史》可知,图像与历史的观念在希腊萌芽,在18世纪进入哲学和史学思考,至19世纪开花、结果而促成西方新史学革命,孕育出作为人文学科的艺术史。前者为因,后者为果。相比之下,中国画论的研究尚处于版本校勘、画论辑录的状态,由于割裂上下文,讨论的重点集中在诸如“六法”的标点,或如“气韵”“形”“神”等术语的概念辨析上,一旦忽略决定其意义的上下文思想,就很难理解历代画论的品评Z旨和品第系

4、统。正是在这个智性框架屮,中国画论呈现出又一个值得深究的特色:它试图建立绘画的美学品质和类型价值等级品评模式,将个別画家的风格和类型与之对应评价。屮国品评观念在世界艺术史上独一无二。它既评价艺术品质又做出技巧、类型和风格区分,并以此为尺度发展出一系列启发视觉关注的术语。18世纪欧洲艺术批评中曾出现按索描、色彩、构图等优劣打分,给画家定等级的尝试,但因缺乏包容性和视觉效果指向性而未流行。中国画论的品评系统虽然与文论、诗论等有密切的关系,需要综合起来研究,但其自身所形成的体系特点是将艺术史、艺术批评、艺术理论糅为一体,其中述包含着丰富

5、的创作论思想。正因为如此,所以很难按照如今的定义为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划界,它就是一部综合性论著。当今世界艺术史出现了专业细分、学术破碎化倾向,而且普遍忽略创作机制的研究。重新审视中国古代画论,发掘其活性基因,无疑有助于纠正当前艺术史学风。中国画论术语体系高度概括,而在当时相应的文化语境川运用,其意蕴不言而喻,可这种特质在另外的语境中难以显明,而瓦有固化为套语的危险,如“气韵”“写意”等术语被不加区分地套用到中国绘画的本质上,就会成为陈腐的概念,失去原初的生命力。如果我们从历史的观念出发,在世界艺术史的大视野下,就应以西方研究美

6、术理论家瓦萨里的力度,深入而系统地探索中国古代画论,摒弃教条概念,重新发掘,重新激活其中隐含的活性基因,将之转化为新的创造,复兴中国艺术创作和学术的生命力。艺术和学术永远是天下之公器,其作用之大小取决于品质之高低;只要是最好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中国艺术史的复兴有望于此。(摘编口曹意强《发掘中国画论活性基因》)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画论书画同源的观念的含意远比后人的理解深刻,把我们认识世界的手段一一文字与图像的功能和各自的优劣明确加以区分。A.从《图像与历史》可知,图像与历史的观念在古希腊萌芽,后

7、來进入哲学和史学范畴,促成了西方新史学革命,孕育出作为人文学科的艺术史。B.尚处于版本校勘、画论辑录的状态,割裂上下文,讨论诸如“六法”的标点等一些细枝末节,或辨析一些术语,这是中国画论的不足之处。C.打算建立绘画的美学品质和类型价值等级品评模式,并将个别画家的风格和类型与这个等级模式对应:这是中国画论一个值得深允的特色。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张彦远认为,绘画“与六籍同功,四吋并运”,强调在探索世界的意义上书画同功,而不单指书画用笔同体,因而他的著作《历代名画记》难以划界。B.因为缺乏包容性和视觉效果指向性

8、,18世纪欧洲艺术批评中出现按素描、色彩、构图等优劣打分,给画家定等级的尝试,最终没有流行。C.中国品评观念既评价艺术品质乂做出技巧、类型和风格区分,并以此为尺度发展出一系列启发视觉关注的术语:这在世界艺术史上独一无二。D.中国画论的品评系统包含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