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群边缘地带的清水江文书调查与研究

族群边缘地带的清水江文书调查与研究

ID:43720780

大小:39.03 KB

页数:32页

时间:2019-10-13

族群边缘地带的清水江文书调查与研究_第1页
族群边缘地带的清水江文书调查与研究_第2页
族群边缘地带的清水江文书调查与研究_第3页
族群边缘地带的清水江文书调查与研究_第4页
族群边缘地带的清水江文书调查与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族群边缘地带的清水江文书调查与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族群边缘地带的清水江文书调查与研究摘要:以清水江流域一个“族群边缘地带”的苗硬村落作为考察对象,在田野调查中收集到了338份清水江文书,并以这些重要的田野资料为基础,进行简单分类整理与汇编。在剖析其特点和价值时,还试图对“族群边缘地带”的区域社会中所表现的某些社会关系做一点初步探讨,拟展示出边缘族群生活的另一个侧面,期求丰富清水江学的研究。关键词:清水江文书;锦屏文书;苗填;族群边缘地带;特点;价值中图分类号:K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21X(2013)01-0037-12清水江文书,又称锦屏文书,主要是指如实地记

2、录了清水江流域(扩及都柳江流域和7舞阳河流域部分地区)苗、侗、汉等民族长期从事以混农林生产为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及所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历史面貌的活态史料与原始记录。在这个区域内集中地保存了明代中叶以降的50余万件弥足珍贵的民间文献[1]。其内容涉及土地制度、林贸方式、商业运输、租佃关系、借贷关系、典当关系、族群定位、民族认同、宗法制度、赋役制度、官方文告、司法诉讼、民间协调、文化教育、风土民俗、地方习惯法、少数民族的信仰与崇拜等诸多方面,几乎涵盖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自20世纪60年代发现以来,国内外的先学们已经从历史

3、学、人类学、民族学、法学、林学、经济学、生态学等多学科多视角进行了富有深度且较有成效的研究工作,试图勾勒出一幅混农林生产模式下清水江文明的世界。这其中不乏诸多学者不畏艰辛劳苦的田野调查,缜密而逻辑严谨的科学认证,因此,一批又一批较高质量的成果不断公诸于世,出现了清水江文书研究“热”。但是,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一个方面,就当前研究的侧重点来说,主要侧重于山林契约文书的研究,土地契约文书及其他文书研究还比较薄弱,刚刚起步。当然,其他类型契约或文书的重要性也是不可小视的,是反映当时乡民社会生活的主要依据之一。另一方面,从研究的

4、地域上看,学术界从宏观的视阈对清水江流域的"文书社会”整体性的考察做出了较有影响的成果,①①这方面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杨有處先生执笔《侗族社会历史调查》(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88年),该书为清水江文书研究的较早之作,对于林业生产与林业贸易的初步研究,林业契约文书、清江“四案”、“山客水客与木行排工”等问题首先做了介绍;张应强教授《木材之流动:清代清水江下游地区市场、权力与社会》(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该文是在多次田野调查上对清水江流域乡民社会生活的历史素描,从中梳理出清水江流域的木材贸易状况及乡村社

5、会经济生活的变迁;徐晓光教授《清水江流域林业经济法制的历史回溯》(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7年),此书是性从法制的视角出发对清代民国时期出现的清水江流域林业经济问题进行回顾与评析,并探讨了清水江流域国家法与习惯法的互动关系以及社会秩序的运转。但对于微观个案的探讨尚局限于“内外三江”、②②“内外三江”是“内三江”和“外三江”的合称,其中'‘内三江”包括锦屏县卦治、王寨、茅坪等三地,而'‘外三江”为天柱县岔处、远口、三门塘等三地,以上六处均是清水江流域木材交易的重要场所。文斗、平鳌、加池、魁胆等较大的中心聚落。正如有学者云,清水江

6、文书的研究要大力开展微观个案的探讨和积极从事宏观架构的分析[2],二者同时并举。然而,对于一些边圉之地的研究很少,关乎族群边缘地带的研究也没能够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些边缘的乡民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对清水江流域社会经济文化的历史变迁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同时也是揭示清水江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往往处于边缘地带的区域很容易被中心地带的辐射所同化,或表现出独树一帜,自强不息,形成新的中心地带。毋庸置疑,这种时空结构的地域也常常是处于一种极为不稳定的状态。在历史长河的不断整合过程中这样的地域空间里保留下来的资料相对甚少,笔者在考察贵州清水江流域的苗

7、壇村落时,发现庚藏着清代中叶以降的许多清水江文书,我们以这些重要的田野资料为基础,进行简单分类整理,试图对'‘族群边缘地带”的区域社会中所表现的某些社会关系做一点初步探讨,拟展示出边缘族群生活的另一个侧面,期求丰富清水江学的研究。一、田野调查点概况“苗境”是周边侗族同胞对该地的称呼,即为苗族人居住的地方。现今行政意义上的苗硬村包括苗慶、扣黑、鄙几、乌友、亚黄等5个自然寨,每寨相距2公里左右,习惯上这一区域通常都叫苗境。地处贵州省锦屏县的西部山地,清水江下游的重要支流乌下江从村境西南侧缓缓淌过。它同中国大多数村落一样历经沧桑,却一直

8、默默无闻,名不见经传。关于苗慶是何时何人始建的,目前已很难考证。只是在现已收集到的一份契约文书中提到:”苗境寨先年祖太张欧叔早已于乾隆十八年五月”①①该契约文书现存放在苗境村苗慶寨张明彬家。这份所涉时间最早的文书,其内容大致是"嘉庆十四年(180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