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兰”式建筑的考古研究

“干兰”式建筑的考古研究

ID:43721352

大小:914.39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9-10-13

“干兰”式建筑的考古研究_第1页
“干兰”式建筑的考古研究_第2页
“干兰”式建筑的考古研究_第3页
“干兰”式建筑的考古研究_第4页
“干兰”式建筑的考古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干兰”式建筑的考古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干兰”式建筑的考古研究安志敏“干兰”式建筑为我国古代流行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的一种原始形式的住宅,直到今天某些地区还继续使用。古代文献里曾有不少关于“干兰”的记载,同吋还有用他种名称的根据它们所记述的“依树积木以居其上”(《魏书》卷一O—,《北史》卷九五)、“人并楼居”(《旧唐书》卷一九七)、“结栅以居,上设茅屋,下豢牛豕”(《岭外代答》卷四)等特点,正符合考古学和民族学上所谓的栅居(pile-dwelling),即用竖立的木桩构成底架,建成高出地面的一•种房屋;至于建筑在湖上的所谓水上居住,也可归入此类S这种形式的建筑分布很广,除我国华南地区以外,冃前东南亚一带也颇为流行

2、,甚至于我国内蒙古、黑龙江北部以及苏联西伯利亚等亚寒带地区也存在着类似的建筑。因此关于它的起源和发展,曾引起民族学家的重视,并做过不少的研究。根据文献记载,“干兰”式建筑从古代起便盛行于我国西南地区,成为我国古代的主要建筑形制Z-O过去对于这种建筑形制的研究,仅着重于文献记载或结合民族学资料去考察,对于它的发生、发展及其形制结构等,却比较难以解决;甚至于在建筑史的研究上也很少接触到它的源流,从而忽略了这种建筑在我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过去有人认为:“还有一种理由我们不能忽视的,就是'干兰'式建筑所用的材料都是植物,植物是不能耐久的,想从考古学上获得证据,殊非易事”⑴。但目前从考古

3、学的发现,已经有比较充分的资料可以讨论“干兰”式建筑及其有关的问题,如有不少的模型或图像表明了这种建筑的具体形象;同时还揭露了许多可能属于“干兰”式建筑的遗迹。这些发现既可以补充文献记载的不足,乂为建筑史研究提供了新的内容;同时也启发我们,只要今后在田野工作中给予适当的注意,将会有更丰富的发现。本文准备在现有考古资料的基础上,就一些有关的模型和图像来阐述“干兰”式建筑的形制结构及其特点,并指出某些遗迹有可能属于“干兰”式建筑,以说明这种建筑在考古研究上的地位及其建筑木身的发展过程,作为今后继续研究的参考。关于“干兰”式建筑的形制结构,据文献记载是不可能复原的。它的形制究竟古代的和

4、现代有无区别,而其盛行年代和地区是否仅限于文献所记载的范围,这些问题在文献记载或民族学资料中是不大容易解决的。只有从考古发现的许多“干兰”式建筑模型和图像,才表明了这类建筑的普遍存在,并且提供了研究形制结构的极为重要的资料。同吋从年代上考察,这种形制的建筑,除了已见于汉代前后的遗物外,有的或可追溯到新石器吋代;它们的流行地区也不仅限于我国西南,这些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线索。这些资料,绝大多数明确地具体地表现了它的形制结构;虽然也有的尚在疑似Z间,但具有相当大的可能性。因此,一并列在这里分别介绍。(-)云南晋宁石寨山青铜器上的建筑模型1956-1957年所发掘的随葬青铜器,上面

5、饰有若干“干兰”式建筑的模型。据已发表的资料看,有四件为“干兰”式建筑,另一件的图像也与“干兰”式建筑有联系。因其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四类:1.M12:26(图1)在一件被称为“杀人祭铜柱场面盖虎耳细腰储贝器”的盖上,铸有“干兰”式建筑的模型。原报告称⑵:“盖上有一长方形楼房,高17.5厘米,四面无壁,以两圆柱撑Z,前端置二梯,可以上下。屋顶作细条木棍拼成Z状,屋脊稍呈弧形。”该器现陈列于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内。残缺部分经修补复原。整个建筑模型主要由两根粗圆柱支撑,下面架成高出地面的底架,上面支架屋標,屋標的两端还由柱旁各伸出一扁平的斜撑所支架。底架约有半人的高度,除两根圆柱外,在

6、三个角上各有一•根较细的桩柱作为底架支撑的辅助物。靠近釜旁的…角不见桩柱,或系铸造吋遗漏所致。各个桩柱的下面均不见桩础的痕迹。屋顶的两面坡度相等,屋脊长于1云南晋宁石寨山铜储贝器(M12:26)盖上的“干兰”式建筑模型屋檐,正脊的两端略微向上翘起。按这种屋顶在我国古代建筑里还很少见,也没有适当的名称,或可暂称其为“长脊短檐”式屋顶3o两山搏风板的顶端交叉成燕尾形,两板结合处有一凸出的钉形物,其内部与柱旁的斜撑相连接,或起着加固搏风板的作用。屋顶内部中空,两侧的山面屋檐从柱旁张出与檐口相连接。屋顶和山面屋檐上,俱铸有若隐若现的龟版文,或许象征着木板或树皮一类的铺盖物。屋顶的表面还加

7、铺长木条或竹条,竖行密排于两面坡上,木条(或竹条)顶端尖锐高出屋脊交叉成燕尾形。在竖条的上面又加压了两根长的横条,下面的一根横条上栖着两只小鸟。这些木条当为加固屋顶覆盖物用的。从整个结构的特征看,确系“干兰”式建筑,特别是把细部结构表现得非常清楚,有利于进行研究。据这件储贝器盖上的人物和所形成的场面以及建筑物周围不用墙壁等特点观察,这一“干兰”式建筑似乎是表明一种举行宗教仪式或公共活动的场所,不像一般的住宅。1.M3:64和M6:22被称为“人物屋宇镂花铜饰物”,仅发表过它们的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