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急心缓 ”作文讲评

“风急心缓 ”作文讲评

ID:43722813

大小:184.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10-13

“风急心缓 ”作文讲评_第1页
“风急心缓 ”作文讲评_第2页
“风急心缓 ”作文讲评_第3页
“风急心缓 ”作文讲评_第4页
“风急心缓 ”作文讲评_第5页
资源描述:

《“风急心缓 ”作文讲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风急心缓”写作讲评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有这样一幅画:湍急的瀑布飞流直下,凌厉的气势扑面而来,可旁边一棵大树的树杈中却有一个鸟巢纹丝不动,里头安然若素地伸出几个小脑袋张望着,画的题目叫《宁静》。根据上述材料的含义,以“风急心缓”为标题,写不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审题提示】所给材料是记叙性质的:在湍急的瀑布旁,鸟巢里的小小鸟安然若素,表现得异常淡然镇定。在立意时,应该化实为虚,进行抽象概括。“风急”象征着人生道路上的困难、挫折、磨难,也可以是名利、诱惑等等;“心缓”则是种种环境下所持有的宁静、淡定、

2、从容的意志、品质和胸襟。不是最佳立意(偏题):坚守信念(坚持自我、坚守本性、执著追求)决定权掌握在自己手里乐观坚强临危不惧控制情绪(要放松,别紧张)追求心的悠闲(要知足,要有闲情雅致)本次作文中存在的问题除了观点不够精准以外,还有:文笔不够集中,写着写着又写到其他观点去了,思路比较混乱;内容很空;只是对材料的堆砌,缺少对材料的评论,不能很好地为观点服务。【材料集锦之名言】①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对联)②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潜)③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

3、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材料集锦之名人轶事】①诸葛亮的空城计②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阿基米德轶事③孔子、颜回、曾点④嵇康刑场上演奏《广陵散》⑤慧能和尚——风动?幡动?⑥钱钟书之“下蛋的母鸡”⑦卢安克:“我不想感动中国,只能是中国感动我”一生只写几首诗的80岁老人、莲池老人【联系现实】(一)日本民众学习大地震中的表现——镇定、有序、纪律、为他人考虑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发生8.8级地震,震中位于日本本州岛仙台港东130公里处,震源深度24千米,东京有强烈震感,地震引发海啸。在这次

4、大地震中,日本民众的整体表现应该值得国人学习!1.当地时间: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京,大批市民滞留在火车站。但人们坐在台阶两边,留下中间位置给行人通行。2.东京涩谷,大量日本市民排队使用公用电话。3.仙台市民上街避难,主动让出主干道。(二)泰坦尼克号沉没的时候,乐队还在正常演奏。议论文的结构叔本华说:“谁想得清楚,谁就说得清楚。”这话很有道理。考场上,谁想得清楚,谁就写得清楚;谁写得清楚,谁就能得高分。议论的思路有千千万万,但简单典型、适合于同学们训练的就是两种。就一般而言,议论文写作是有一个便捷的套路,

5、那就是古人常说“起承转合”。所谓起,就是开门见山,端出论点;所谓承,就是分析论点,指出如此会怎样,不如此又会怎样;所谓转,就是转而说开去,用举例的方式证明论点,因而也是全文的主体部分;所谓合,就是全文结尾,与开头部分遥相呼应,再次肯定论点。三段论式:提出问题(提出中心论点)--分析问题(论证中心论点)--解决问题。二是因果分析式,基本思路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议论文的语言议论文总是要通过议论来表达作者对社会、人生的看法和意见,关键是如何表达。我们的议论文之所以空洞乏味,主要是由于抽象议论过多,不会巧妙

6、地把议论包含在具体现象的叙述或描写之中。生活里的许多具体现象本身就很形象生动,假如我们在说理的同时借助文学手法,或描写,或叙述,化枯燥为生动,化抽象为形象,从而引起读者共鸣甚至叫绝,岂不使文章更有味吗?精彩的议论一定是深刻透辟的。它能够抓住问题的要害,并且作出入木三分的分析。这种分析不是就事论事型的,也不是隔靴搔痒式的,而是以敏锐的眼力向着事物的纵深探望,使潜藏在事物背后或内部的一切浮露于读者的面前,让人分享到透视事物深层意蕴的愉悦。杭州市江干区丁桥镇长睦村曾经名噪一方,1994年为亿元村,1995年为双亿元村

7、,如今已是死气沉沉。记者在长睦村采访时看到一大摞这样的证明:“1994年春节到区和镇有关部门拜年,购买农副产品开支人民币壹万元整。”1996年春节,村委会胡主任又要去有关部门“送礼拜年”,这次开支了16000多元,白条上的内容是到各关系单位“拜年开支”。这类白条共计17万元。宾馆开会、村干部的差旅费报销,也只需要白条一张。村里买车也可以用白条。长睦村清账理财小组还惊奇地发现,另外还有190多万元被一个叫沈毛毛的人用白条领走。白条的功用也正在经历新的嬗变,成为少数干部肆意作伪和疯狂敛财的手段。最近才浮出水面的“白

8、条‘吃’垮亿元村”,着实令人瞠目结舌。若没有一个特别好的“胃口”,还真是一件难以办到的事。白条,作为一种遥遥无期的空头许诺,已深深刺痛了农民的心。令人不安的是,如今的农村,打白条已经不再是什么个别现象了,范围越来越广,花样也越来越多,远不是收你一点粮食给张白条那么“低档”,而白条的功用也正在经历新的嬗变,成为少数干部肆意作伪和疯狂敛财的手段。由白条堆积而成的集体小金库,变成一种神通广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