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效穴位介绍(一)

特效穴位介绍(一)

ID:43744418

大小:43.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10-13

特效穴位介绍(一)_第1页
特效穴位介绍(一)_第2页
特效穴位介绍(一)_第3页
特效穴位介绍(一)_第4页
特效穴位介绍(一)_第5页
资源描述:

《特效穴位介绍(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特效穴位介绍(一)每个人都有361个经穴和48个常用奇穴。针灸、推拿及刮痧、点穴都是通过刺激穴位而发挥其治疗作用。因此,熟练地掌握穴位的定位:,至关重要。一个合格的气血通临床专家必须通过学习和反复实践才能掌握定位:方法。为了满足广大气血通爱好者的需要,使之能在短期内准确辨认穴位,了解其功能特点,便于自我保健和家庭自疗,向全人类普及气血通健康文化。气血通精选了100个常用人体穴位,根据穴位功效分为18类进行介绍,便于熟记、应用。用最通俗的语言表述穴位的位置,每个穴位均配有穴位图解,便于准确辨认。用气血通压刺激人体穴位,达

2、到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之为“通法”。临床许多疾病均适用本法,且有“器到病除”的美称与神效。解表穴解表穴是指具有疏散外邪、解除表症作用的穴位,用于治疗感冒所引起的恶寒发热、头痛身痛、鼻塞流涕、咳嗽等症。常用的解表穴:风府、风池、太阳、大椎、风门。1.风府定位:在颈后部,自头发边缘正中向上,用拇指比一横指处取穴。2.风池定位:在颈后部,与风府穴相平,自风府向左右两侧,用食指、中指并拢比二横指凹陷处取穴。3.太阳在颞部,自眉梢与外眼角连线的中点向外侧,用拇指比一横指凹陷处取穴。4.大椎定位:正坐低头,颈后部隆起最高处且能屈伸转

3、动的为第7颈椎棘突,在其下方凹陷处取穴。5.风门定位:在背部,于第二胸椎棘突下(即大椎穴下2个棘突),自正中线向左右两侧用食指、中指并拢比二横指处取穴。清热穴清热穴是指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左右的穴位,用于治疗热病高热、脏腑郁热、痈肿疮毒等各种里热证。根据清热左右的不同特点,清热穴又可分为:清心热穴——小海、曲泽、清肺热穴——尺泽、鱼际,清肝胆热穴——阳陵泉、太冲,清胃肠热穴——曲池、合谷、内廷,清三焦热穴——外关、支沟,清热解毒穴——耳尖、八邪、八风(此三穴宜用三棱针点刺放血)。清心穴用于治疗心烦、失眠、癫痫、口苦、

4、牙痛、舌痛、小便短赤等,清肺热穴用于治疗胸痛、咽痛、咳喘、痰黄等,清肝热穴用于治疗耳鸣、偏头痛、肋痛、呕吐、便秘、牙痛、口渴等,清三焦热穴用于治疗头痛、耳鸣耳聋、目赤肿痛、肩背痛、便秘等,清热解毒穴用于治疗毒蛇咬伤、肢端肿痛麻木、面赤颊肿、咽喉肿痛、目赤肿痛、疮疖痈疽等。小海定位:屈肘关节,与肘尖后内侧两骨(即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之间凹陷处取穴。曲泽定位:垂手仰掌,微曲肘关节,于肘关节前面隆起肌腱(即肱二头肌腱)的内侧缘处取穴。尺泽定位:垂手仰掌,微屈肘关节,于肘关节前面隆起肌腱(即肱二头肌)的外侧缘处取穴。鱼际定位

5、:侧掌,于第一掌骨中点之手背皮肤与手掌皮肤交界处取穴。阳陵泉定位:正坐屈膝,在小腿外侧上部,于膝关节外下方一骨性突起(即腓骨头)的前下方取穴。太冲定位:在足背部,于第1.2趾骨之间的后方凹陷处取穴。曲池定位:屈肘关节成直角,于肘横纹与肘关节外侧骨性突起(即肱骨外上*)连线之中点处取穴。合谷定位:拇指、食指张开,以一首拇指的指间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指、食指之间虎口上,于拇指指尖下取穴。内廷定位:在足背部,于第2、3趾间的缝纹端处取穴。外关定位:在前臂侧面,于手腕背侧横纹向上,用拇指比二横指,前臂内桡、尺两骨之间取穴。支沟

6、定位:在前臂背侧面,于外关穴向上,用拇指比一横指处取穴。耳尖定位:将耳廓向前对折,于耳郭上端的顶端处取穴。八邪定位:在手背部,于第1——5指间的缝纹端处取穴。八风定位:在足背部,于第1——5趾间的缝纹端处取穴。理气穴理气穴是指具有疏肝理气、和胃止痛作用的穴位,用于治疗胸肋胀痛、黄疸、胃痛、呃逆、吐酸、呕吐、短气、太息等。常用的理气穴有:膻中、期门、日月以治胸肋、胀痛为主,章门以治胃痛、肋痛为主,肝俞以治肋痛、黄疸为主。膻中定位:在胸部,于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取穴。期门定位:在胸部,于乳头直下2肋凹陷处取穴。日月定位:在胸部

7、,于乳头直下3肋凹陷处取穴。章门定位:在侧腹部,垂肩肘,于肘尖下侧腹处取穴。肝俞定位:在背部,于第九胸椎突下(即大椎穴下9个棘突),自正中线向左右两侧用食指、中指并拢比二横指处取穴。理血穴理血穴是指具有活血化瘀、养血止血作用的穴位,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痛经、闭经、产后恶露不尽、崩漏、咯血、吐血、便血、瘙痒等。常用的理血穴有:太渊、膈俞、次髎(liáo)、血海、三阴交、隐白均以调经血为主。太渊定位:手掌向上,于掌后腕关节横纹外侧端,动脉搏动处取穴。(如针刺应用于动脉外侧刺入)。膈俞定位:在背部,于第7胸椎棘突下(即大椎穴下

8、7个棘突),自正中线向左右两侧用食指、中指并拢比二横指处取穴。次髎(liáo)定位:俯卧位,在腰骶部两凹陷处连线上,自正中线向左右两侧用食指比一横指处取穴。(即第2骶后孔)。血海定位:屈膝关节呈直角,医者以右手掌按在患者左腿膝盖上,掌心对准髌骨中央,于拇指尖处取穴。(取右血海穴则用左手量取)。三阴交定位:小腿内侧面下部,自踝关节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