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隧道防坍技术研究

【精品】隧道防坍技术研究

ID:43745706

大小:1.04 MB

页数:113页

时间:2019-10-13

【精品】隧道防坍技术研究_第1页
【精品】隧道防坍技术研究_第2页
【精品】隧道防坍技术研究_第3页
【精品】隧道防坍技术研究_第4页
【精品】隧道防坍技术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品】隧道防坍技术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一、坍方原因分析与坍方机理1坍方原因分析隧道开挖时,因土压等作用和地层出现临空面后的应力调整,在软弱围岩内产生裂缝或破坏,或者是由于围岩内已有的层理和节理等松弛、剥离,使岩右和泥砂等发生大量坍落的现象,称之为坍方。它是和剥落相类似的现象,但坍落的规模比剥落大。坍方过程大致为:开挖一围岩塑性变形f支护过大变形一支护局部破坏f支护与围岩破坏失稳f坍方。隧道开挖时、开挖后、施工支护后,甚至在衬砌Z后,都可能发生隧道坍方。引起隧道坍方的原因有多种,概括起来可归纳为:自然因素一一即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及其变化;工稈因素一一即在平衡稳定或耒平

2、衡稳定的岩土休中修建隧道施工中,引起地质和水文地质的变化;人为I大I素——即不合理、不适当的设计,不合理、不适当的施工方法等。1.1不利的地形、地貌因素1.1.1隧道穿越地层覆盖过薄地段,如在沿河傍山等偏压地段、沟谷凹地浅埋和丘陵浅埋地段,都极易发生坍方。1.1.2隧道穿越地表水源,如水塘、水库、沟槽、冲沟等地段。1.1.3隧道穿过地面建筑物,而且埋深浅,如城市地铁隧道,城市过街隧道等。1.1.4影响隧道洞口安全与隧道洞身稳定的不良地质和特殊地层:崩坍、错落、岩堆、滑坡、人为坑洞、泥石流、断层、流砂、膨胀岩、岩溶、岩爆等。这些都

3、是常常引发坍方的地质条件。1.2不良地质条件1.2.1岩层构造1.2.1.1隧道穿过断层及其破碎带,或在薄层岩体的小曲褶、错动发育地段,一经开挖,潜在应力释放快、围岩失稳,小则引起围岩掉块、坍落,大则引起坍方。当通过各种堆积体吋,由于结构松散,颗粒间无胶结或胶结差,开挖后多引起坍塌。1-2.1.2因岩层构造原因:III级围岩拱部无支护时,可产牛小坍方,爆破振动过大时易坍方;IV级围岩拱部无支护时,可产牛较大的坍方,侧壁有时失稳;V级围岩围岩易坍方,处理不当会出现大坍方,侧壁经常小坍方;浅埋时易出现地表下沉和坍方至地表;VI级围岩

4、极易坍方,极易变形,有水时会发生流泥流砂,浅埋时易坍方至地表。1.2.1.3地质多变地段容易发生坍方,尤其在软硬岩交界和地质突变处更容易发生坍方。1.2.2地下水因素水是造成坍方的重要原因地下水的软化、浸泡、冲蚀、溶解等作用加剧岩体的失稳和坍落。岩层软硬相间或有软弱夹层的岩体,在地下水的作用下,软弱面的强度大为降低,因而发生滑坍。地表水源对I韦I岩的长期作用,如降雨降雪,雨水和冰雪融化后渗入土体引起坍方。1.2.3高地应力由于地层构造产生的高地应力。1.2.4岩石化学因素1.2.4.1含高岭土。1.2.4.2含有蒙脱石、伊利岩矿

5、物。以上化学成份,可使岩层具膨胀性,隧道施工遇到时易发牛坍方。1.3设计不当(1)设计条件与施工条件的差异。(2)地质调查不细,未能作详细的分析,或未能查明可能坍方的因素。一旦隧道施工开始,也未能补钻补勘。(3)rtr丁设计所提供的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不详,或与实际出入较大,引起施工指导或施工方案的失误。(4)设计支护方法不适合围岩,支护设计强度、刚度不够。(5)设计未能跟着围岩变化走而滞后。对于NATM设计与施工的隧道,设计与施工仍然脱节。(6)rti•丁•坍方是发生在施工阶段,而设计往往忽视了对坍方的预防。1.4施工不当1.4

6、.1施工方法、施工顺序和施工技术、工艺方面的因素1.4.1.1不适合围岩的施工方法与施工顺序:(1)开挖方式、开挖方法不适合实际围岩类別.(2)施工顺序不适合实际围岩类别。(3)支护方式与方法不适合实际围岩类别、支护闭合时间过长。(4)断面选择不当,如应选择小断面分部开挖,而不恰当地选择大断面开挖。(5)二次衬砌施作时间选择不当,施作二次衬砌时间过迟,初期支护变形过大或部分失效,而发生坍方。(6)施工作业安排不当,围岩暴銘时间过长,而未能及时支护。1.4.1.2不恰当的施T技术与不良的操作。(1)钻爆法开挖不采用光面爆破方法,炸

7、药用量过大。(2)洞口未能严格执行“早进晚出”原则,洞口仰坡边坡木处理好就盲目进洞,引起严重坍方,甚至发生“关门”灾害。(3)洞口刷方过高以及地表水处理不当引起坍方。(4)地质条件发生变化,没有及吋改变施工方法;工序间距安排不当;施工支护不及吋,支撑架立不合要求,或“先拆后支”等不正确抽换;地层暴露过久,引起I和岩松动、风化、导致坍方。(5)喷锚支护不及时,喷射混凝土的质量、丿孚度不符合要求。钢支撑接头及纵向联结质量差,钢支撑与岩壁存在空穴不密贴,喷混凝土、锚杆、钢支撑不能起到共同作用。(6)对危石检查不重视、不及吋,处理危石措

8、施不当,引起岩层坍塌。(7)不能按照实际地质条件控制开挖进尺,进尺过大引起坍方。1.4.1.3发现坍方预兆未能及时处理。1.4.1.4开挖方法转换时不注意支护变化。1.4.1.5工序脱节、突击开挖、衬砌落后太多。1.4.1.6小坍方Z后采取措施不力。1.4.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