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心理

人际关系心理

ID:43746445

大小:598.00 KB

页数:42页

时间:2019-10-13

人际关系心理_第1页
人际关系心理_第2页
人际关系心理_第3页
人际关系心理_第4页
人际关系心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际关系心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广东培正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室咨询时间为:周一至周五: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周一至周四:晚上18:30~22:00心理咨询室地址:中区学生服务中心二楼。预约咨询电话:86711851。一、什么是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人们社会关系的一种,是指人们在活动过程中直接的,接触到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上的关系和心理上的距离。不论是亲密关系、疏远关系,还是敌对关系,都是心理上的距离,统称为人际关系。二、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心理学家认为,人除了睡眠时间以外,其余时间的70%将花在人际间的各种直接、间接的沟通上。亚里士多德:“能独自生活

2、的人,不是野兽,就是上帝。”卡内基理工学院分析了10000个人的记录后得出结论:15%的成功者是由于技术熟练、头脑聪慧和工作能力强;85%的成功者是由于个性因素,由于具有成功地与人交往的能力。反之,在生活中失败的人,90%是因为不善于与人展开有效交往而导致的。阿尔波特•维哥姆博士在自己的联合报业专栏“探索你的心理”中提出自己的研究成果:4000名失业的人中,只有10%,即400人是因为他们不能干这种工作,90%,或者说3600人,是因为他们还不曾发展自己与人成功相处的良好品质。故事:天堂与地狱的区别实验:沙赫特的实验三、有关人际关系的基本理论(一)人际关

3、系的心理过程注意时期确认时期融合时期稳固时期美国心理学家奥尔特曼和泰勒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一般需要经过认知定向、情感探索、感情交流和稳定交往四个阶段。莱文格和斯诺克以图解方式,对人际关系相互作用水平随时间的递增关系作了形象说明,如下:(二)人际交往的普遍规律亲密有间原则1、“亲密无间”VS“亲密有间”2、人类“自我表露”的需要(1)自我表露:“敞开心扉”,即把有关自我的信息、自己内心的思想和情感暴露给对方。(2)自我表露可以增加他人对你的喜欢。自我的分层(Z.Rubin&S.Shenker,1978)由浅入深依次为:第一层次:人们的兴趣爱好,

4、如饮食、偏好、日常情趣、消遣活动的选择等第二层次:态度,如对某一个人的看法、对时事政治的观点,对某一教师的评价等第三层次:自我的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状况,如我们同父母的关系,与同学的关系,或者自己的担心,自卑情绪等等。对属于这一层次的内容,我们不轻易向其他人表露。第四层次:隐私,如自己某些不能为社会一般观念所接受的经验、念头、行为等表露的范围和深度是随着关系的发展而逐步增加的对不适宜的人或在不适当的时间过分表露的人,被认为是社会化不良的标志无论关系多么亲密,人们都可能存在不愿意暴露的领域——即隐私交互原则小故事:某小镇有一加油站,有一天先后来了两个外地人,

5、都问到加油工同一个问题:“这个镇的人容易相处吗?”。加油工并不是直接回答问题,而是先问:“你们那的人好相处吗?”。第一个人回答说:“我们那的人不好相处。”,加油工则告诉他:“我们这的人也不好相处。”。当第二个人回答时,他说:“我们那的人很好相处。”,加油工的回答是:“我们这的人也很好相处”。这个小故事想说明的是:你对他人的态度决定了他人对你的态度。喜欢我们的人,我们才去喜欢他们;愿意接近我们的人,我们才愿意接近对于疏远我们、厌恶我们的人,我们的反应也是相应地对他们疏远和厌恶。功利原则心理学家霍曼斯发现:只有当一种关系对于人们来说是值得的,人们的交往行为才

6、出现,人际关系才建立并维持。不仅是物质的交换,还是情感、信息、服务等的交换。对于那些对我们自己来说是值得的,或得大于失的人际关系,人们就倾向于建立和保持;对于那些对自己来说不值得,或失大于得的人际关系,人们倾向于逃避、疏远和终止。角色对等原则三种自我(1)父母自我:Parent(简称P):以权威和优越感为标志。通常表现为统治人、训斥人等权威式的作风。这种状态学自父母与其他权威人物。当一个人的人格结构中P成分占优势时,他的行为表现为:凭主观印象办事,独断专行,滥用权威。这种人讲起话来总是:“你应该……”“你不能……”“你必须……”(2)成人自我:Adult

7、(简称A),身份表现了客观与理智。其行为表现为:待人接物冷静、慎思明断、对自己负责、对他人尊重。其语言特征:“我个人认为……”“我的想法是……”(3)儿童自我:Child(简称C),身份像婴儿的冲动,表现为服从和任人摆布,喜怒无常,感情用事,一会儿天真可爱,一会儿乱发脾气。他的表现都是即兴的、不负责任、追求享乐、玩世不恭、遇事无主见,逃避退缩,自我中心,不管他人。这种人讲起话来总是“我是……”“我想……”“我不知道……”“我不管……”交流形式平行交流:甲乙PPAACC故事:三个人合伙做生意,最后赔了,甲说:“都怨你们,没有真本事,和你们合伙真是倒霉!”乙

8、说:“我觉得这次赔本有几个原因,一是我们三人想法不一,劲没往一处使。二是工作上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