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体分段对中合拢装置设计【文献综述】

船体分段对中合拢装置设计【文献综述】

ID:437521

大小:6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08-02

船体分段对中合拢装置设计【文献综述】_第1页
船体分段对中合拢装置设计【文献综述】_第2页
船体分段对中合拢装置设计【文献综述】_第3页
船体分段对中合拢装置设计【文献综述】_第4页
船体分段对中合拢装置设计【文献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船体分段对中合拢装置设计【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毕业设计文献综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船体分段对中合拢装置设计前言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焊接技术在造船中的应用发展了船体分段建造技术,并由此开始了分段划分方法的研究。分段建造技术对船舶行业的影响是巨大的。和船舶的整体建造方法相比,分段建造方法可以大大地缩短建造周期,也改善了工人的作业条件和船舶的建造质量。但分段建造方法也带来了如何划分分段才能更适应建造的问题,即针对船型特点,结合船厂的生产设备和生产技术水平找出最优的分段划分方案来。如何更合理地划分分段,国内外的造船工作者都做了大量的研究[1]。一、当前船体分段合拢的方法步骤(一)分段

2、是构成船体结构的实体根据船舶建造工艺、场地条件、起重能力、周期要求等,一艘3—6万吨级船舶分段划分大致在100—200个(大型船体结构如MPF1000钻井储油船分段划分351个)。(二)分段名称分段按几何特征可分为1.平面分段平面板列带有骨架的单层平面板架2.曲面分段平面板列带有骨架的单层曲面板架3.半立体分段两层或两层以上板架所组成的不封闭分段4.立体分段两层或两层以上板架所组成的封闭分段5.总段主船体沿船长划分,其深度和宽度等于该处船深和船宽的环形分段。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立体分段和总段是由若干平面分段和曲面分段所组成,由于平面分段和

3、曲面分段是分段建造中的基本单位,作为船舶建造主流程,必须组织流水线生产。分段按其结构所属部位可分为(1)底部分段(2)舷侧分段(3)甲板分段(4)首尾分段(5)上层建筑等面[2]二、发展趋势从国内外对分段划分研究的现状来看,无论是传统的造船模式,还是壳舾涂一体化的现代造船模式,都没有把分段划分作为连接详细设计和生产设计的桥梁,对船舶建造周期和建造质量起着重要作用来进行专门的研究。分段划分作为转换设计的主要组成部分,应该研究不同的分段划分对船舶建造流程的影响,找到最佳的分段划分方案,从而缩短船舶建造周期及提高建造质量。一般认为,进一步的分

4、段划分研究及分段划分研究的发展应包括下面:(1)分段划分必须提前到详细设计阶段的模型基础上进行。详细设计是面向系统的设计,而生产设计是面向区域的设计,以分段划分为主要内容的转换设计则是完成从系统向区域的转换。应当强化详细设计与生产设计之间的关系,即生产设计应在详细设计的模型上进行,直接对详细设计模型进行分段划分,完成从系统到区域的转换。而不像以前那样,在生产设计阶段重新按分段建模,延长了设计周期那种不经济的做法。(2)分段划分应该结合船厂的生产计划。从中间产品分解的角度看,分段就是一个中间产品,而理想的分段划分是船体分道建造法的基础。保

5、证船体分道建造流程的通畅,维持生产节奏,船体的分段划分是关键。不同的划分方法对船体建造各个生产节点的工作量分配有重大影响。结合生产计划,可以知道船体建造各个生产节点的计划安排,在某一分段划分方案下,分配到各生产节点的工作量大小正好能够保证生产节奏,那么该分段划分方案就是理想的。这是在现代造船模式下分段划分最终要满足的目标。(3)分段划分应该在船舶集成软件的基础上进行。借助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实现船舶设计、制造和管理的集成是现代造船模式的特征之一。船舶集成软件体现了设计、制造和管理的集成,可以完成各种信息的处理,从而把整个船

6、舶的设计、制造和管理过程联系起来。划分分段后,会产生出大量的信息,包括分段制造工艺流程等制造信息,生产计划、物资供应计划等管理信息,及反馈回的船舶结构形式和设备布置等设计信息。这些大量的信息只有在船舶集成软件中才有可能很好地得到处理。因此,现代造船模式下的分段划分必须是在船舶集成软件的基础上进行的,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分段划分衡准的定量化。目前,有众多的船舶集成软件应用,如CADDS5、TRIBON、CATIA等。(4)分段划分的进一步发展——模块化造船。模块化造船是根据船舶的结构特点和舾装的布置、功能、特性等将船舶分解成若干功能模块,

7、以模块为单位进行船舶的设计与建造,然后将模块组装成船舶整体。模块为一独立完整的单元,它包含船体结构、舾装和涂装等内容,集壳舾涂为一体。模块化造船对船体的分段划分归结为船舶功能模块的划分,这时分段划分作为模块划分的一部分,标准化船体结构和连接接口。国外已有模块造船的实例,我国上海船舶设计院与广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也进行过舾装舱室模块设计与制造的试验。三、工作原理对中定位控制系统主要由工控机,轨迹插补器,液压闭环伺服系统,光栅位置检测系统以及压力变送器等组成。在主机控制下,实现分段左右、上下的平移和绕三个坐标轴旋转运动,通过键盘输入基准总段与

8、分段的姿态参数,由数学模型解算出20个油缸的位移增量。位移脉冲由两个十路轨迹插补器同步产生,作为液压缸闭环伺服系统的输入信号。液压缸产生相应位移后,位移量由光栅尺检测,反馈到液压伺服控制系统,再传送到主机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