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分析化学课程重点

[精品]分析化学课程重点

ID:43762907

大小:3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14

[精品]分析化学课程重点_第1页
[精品]分析化学课程重点_第2页
[精品]分析化学课程重点_第3页
[精品]分析化学课程重点_第4页
[精品]分析化学课程重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品]分析化学课程重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分析化学课程复习重点绪论:常量,半微量,微量分析的试样用量.第二章定量分析概论1.理解标准溶液和基准物质概念及有关内容;2••掌握根据待测物质与滴定剂T之间的化学计量关系比即輕因数计算待测物的浓度或百分含量;3.理解滴定度的概念并掌握滴定度T的计算,以及已知T如何求对应的浓度.第十一章分析试样的制备,分解与复杂物质的分析1.理解高压分解法和干灰化法.第十章分离方法1•沉淀分离和共沉淀分离的区别和联系;2.萃取分离的基本参数分配系数K,分配比D,萃取百分率E%;掌握E%的计算和已知E%如何计算萃取的次数;3.离子交换分离

2、中离子亲合力K的大小与离子性质的关系及与溶液组成的关系.第三章误差与数据处理1.理解准确度与精密度,误差与偏差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掌握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偏差,平均偏差,标准偏差,相对标准偏差和平均值的标准偏差的计算;1.理解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的概念,学会判断各种现象是哪一类误差;2.掌握根据所允许的相对误差和仪器的精密度即绝对误差计算所需试样的质量和体积;3.区分偶然误差分布规律的几种表达形式:①相对频数分布直方图;②正态分布曲线;③标准正态分布曲线;④t分布曲线,关键是横坐标的区别;4.可疑值的取舍,平均值的置信界

3、限的计算,F检验法检验同样方法同一人所做两组数据有无显著性差异,t检验法检验不同方法或不同分析人员所得分析结果的平均值Z间有无显著性差异;5.掌握判断有效数字的位数和加减乘除过程中有效数字的修约处理,分析化学中数据记录及分析结果的正确表达.第四章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1.共辄酸碱对中Ka和Kb的关系;2.掌握酸度对一元溶液屮各种型体的影响和分布系数6的计算;学会看分布系数图,了解它所能捉供的信息;3.掌握由溶液中得失质子的关系正确书写质子条件;4.掌握P118表4・1各种酸碱体系中的[H+]计算最简式及其需满足的条件;(

4、弱酸+弱碱型和2:1弱酸弱碱盐型除外)5.缓冲溶液的组成及其pH值和缓冲范围的计算;6.酸碱指示剂变色理论变色点和pH范围计算(理论上),选择指示的原则是什么?(P139)7•各种不同类型酸碱滴定突跃范围的计算以及影响滴定突跃大小的因素;8.弱酸,弱碱,多元酸碱能否准确滴定的判断依据,多元酸碱能否分步滴定的依据;9.酸碱滴定中CO?的影响,四种型式酸碱滴定误差的计算;10•混合碱的分析,掌握双指示剂法和氯化顿法对混合碳酸盐和混合磷酸盐的分析.第五章络合滴定法1.EDTA的酸性和高配位性;2.K稳,K不稳,累积稳定常数各

5、级稳定常数k和各级不稳定常数k'的和互关系;3.溶液中各级络合物的§计算;4.络合反应中四种副反应系数的查表和计算以及条件稳定常数K、的计算;5.络合滴定化学计量点pMsp或pM'sp的计算,影响滴盯突跃大小的因素;6.金属指示剂EBT和XO的适用pH范围及终点颜色变化,滴定终点pMep或pM、ep的计算;7.准确滴定金属离子的条件是什么?&单一金属离子的最高酸度和最低酸度的计算;9.控制酸度对混合金属离了进行选择性滴定的判断依据及其最高和最低酸度的计算。第六章氧化还原滴定法1.Nemst公式,区分E,E°,E°',并

6、掌握影响E°'的因素离子强度,溶液酸度,生成络合物影响,生成沉淀影响.前三个定性了解,后一个掌握定量计算;2.氧化还原反应的完全程度判断即平衡常数K与电极电位的关系;3.氧化还原滴定的化学计量点计算公式,计量点前后E的计算方法;4•如何正确选择氧化还原滴立的指示剂;5.掌握高猛酸钾法,重鎔酸钾法测铁含量的反应方程式和电极半反应,加入硫一磷混合酸的目的.6•碘量法的误差来源,碘量法的滴定方式,KI溶液的作用,为何淀粉指示剂近终点加入,掌握具体应用中的铜合金中铜的测定.第七章沉淀滴定法1.掌握银量法确定终点的三种方法分别用

7、什么作指示剂.第八章重量分析法I.什么是沉淀的溶解度S和固有溶解度S°,彩响S的四个效应定性影响和同离子效应的定量计算2•沉淀的两种主要类型,品核形成的两种情况;品核成长过程中聚集速度和定向速度对沉淀类型的影响;3.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3.得到晶形沉淀的条件:稀,搅拌,热,陈化;得到无定形沉淀的条件:浓,热,搅拌,不陈化,加电解质;第九章吸光光度法1.物质的颜色和光的选择性吸收关系;2.朗伯一比耳定律和公式A=£be具体应用;3.光度分析波长的选择原则和参比溶液的选择方法;4.光度测量的最小相对误差所对应的A和T值;5

8、.差示分光光度法的三种类型的原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