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精品]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ID:43780215

大小:39.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14

[精品]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_第1页
[精品]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_第2页
[精品]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_第3页
[精品]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_第4页
[精品]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品]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在初中的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的课文,在教学内容上都能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徳和心理健康的教育。为了培养的学生规范行为,对学生进行道徳教育,就要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阶段性、找场合地进行不断的、潜移默化的渗透教育。“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冇系统地对授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授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徳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授教育者品德的活动。”⑴德育工作在屮学教育工作屮居首要地位。与此同吋,学校运

2、行的屮心工作是学科教学C那么,该如何处理实际教学中德育工作与学科教学的关系呢?古人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⑵,精辟地道出了传道和授业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两者相辅相成,起到两全英美的效果。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尤英要利用语文教学的阵地,突出教书育人,把德育教育融入语文效果之中,加强学生的思想品质教育,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从而使语文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可以渗透很多思想、道德等德育方面的教育。现在,我结合九年义务教育初屮阶段的语文教材,谈谈自己对语文教学屮徳冇渗透的看法。爱

3、我中华,传承美德的民族精神教育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不断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⑶在语文的教学领域里,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是语文教学内容的需要,更是素质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体现。(-)学古人诗歌,育世代美徳悠久历史传承的占代文明,铸就了中华五千年的辉煌。占代诗歌便是传承屮最为重耍的一支力量。看,万里江山如厕,自古英雄竞折腰。在五千年的文化传承和熏陶下,铸就了无数的名篇,千古佳句更是数不胜数。要对学生进行文明传承的教育,古代诗歌无疑是非常好的正面教材。我们可以在初屮的语文课堂教学中

4、,对学生进行文学熏陶的同时,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例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开轩而场圃,把酒话桑麻”。当我们读到这些诗句的时候,我们就懂得友谊的珍贵,拥有友情的快乐。在陆游的《游山西村》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教育学生在碰到困难吋,不能轻易放弃,战胜困难后看到新的希望。又如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來肯定会比现在好。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教育学生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此外,还有自古读书人的锲

5、而不舍——“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吋。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颜真卿《劝学》;“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古人无私奉献的精神一—“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珍惜友谊、战胜困难、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爱国、立志、思乡……都是我们要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在平时的课堂上,我们就能借助鲜活的例子,正确地引导学生,教育学生。当然,还有数不尽千古佳句在我们的语文课本中能学到。只要鼓励学生认真学习,不断积累,就

6、能不断地提高他们的美徳素养,而且述要学以致用,培养符合现代化建设的“四有新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培育和弘扬爱国情感爱国主义教育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德育的永恒主题。爱国主义教育,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必须融化在我们的中学生情感教育中,不断培养并教冇学生热爱祖国,为屮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刻苦学习,成为积极上进的一代。语文学科蕴含着生动、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因素。因此,在语文教学屮应当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渗透,使爱国主义教育与语文学科教学有机地统i起來。在上八年级上册的第二单元时,我把握了一个好机会。《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

7、办权》这篇文章中,告诉了同学们一个什么道理?祖国的强大,名族的团结,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做为一个屮国人,我们感到无比的自豪、无比的骄傲!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圆满闭幕。获权的喜悦,奖牌的突破,全民的参与,黄皮肤、黑眼睛的微笑……已在新中国的历史上画上灿烂的一页。紧接的有一篇文章叫《别了,“不列颠尼亚”》。当我讲到1997年7月1H……有一个同学就举手了,看上去有些激动的说:“香港冋归祖国了!”或许是他有先预习了课文的原因,但我可以从他的眼睛里看到模糊的视线,明显他快哭了……借这个机会,我问:“香港回归祖国,你有什么感受”骄傲、口豪。(同学

8、们异口同声)是啊!香港回归祖国母亲的怀抱。我们激动不已啊!激动屮,我们更应该明a,为什么香港能冋归祖国呢?那就是我们的祖国更加强大、更加繁荣昌盛了。(三)热爱故土,做新时代社会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