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解剖生理特点-刘军ppt课件

小儿解剖生理特点-刘军ppt课件

ID:43784972

大小:7.72 MB

页数:35页

时间:2019-10-14

小儿解剖生理特点-刘军ppt课件_第1页
小儿解剖生理特点-刘军ppt课件_第2页
小儿解剖生理特点-刘军ppt课件_第3页
小儿解剖生理特点-刘军ppt课件_第4页
小儿解剖生理特点-刘军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儿解剖生理特点-刘军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儿解剖生理特点同仁医院 心血管中心 刘军一.体温:1.小儿体温中枢发育不全,及易受环境温度影响。2.尤其是体重轻,体表面积相对大的婴幼儿,在手术中体热丧失多,手术结束时输库存血及液体,体温可不升。3.低温状态下,婴儿心率减慢,外周血管阻力上升,影响心排血量,每分通气量下降,组织利用氧能力降低,使婴儿处于危机状态并发症显著增多。4.高温环境或术后体温升高时,高热增加了组织代谢率和心肌耗氧量,心率增快呈窦性心动过速或室上性心动过速,使血压不稳定。因此术后初期需要控制体温于37~~38度(肛温),室温保持在25度。5.低温保暖措施:婴儿,新生儿术后体

2、温低于36度或不升,急需保暖。6.高热时降温措施:年长儿复温后常有反跳性高热术后降温以物理降温为主,药物降温为辅(1)冰袋,冰帽,酒精擦浴,或者降温毯。(2)循环差的病儿用低于40度温水浸泡肢端或擦浴增加热的散发。(3)新生儿,婴儿降温要适可而止,肛温38度即停止降温,避免出现体温续降而不升,诱发循环衰竭。(4)对心力衰竭伴高热病儿须应用血管扩张剂7.体温监测方法:(1)术后监测体温小儿常取肛温,(2)如放置漂浮导管或带热敏电阻的肺动脉导管即能测出中心血温(3)中心温度与末梢温度之差,间接反映病儿心功能和循环状态(正常中心温度与末梢温差低于2度)腋

3、下:36~37度肛温:36.5~37.5度影响体温升高的因素:进食,运动,哭闹,衣被过厚,环境温度过高。体温低的因素:饥饿,少动,保暖条件不佳。新生儿,婴幼儿和体弱儿的体温易受外界因素影响。低热:腋温37.5~38度;高温:体温39~40度;超高温:体温超过40度;长期发热:连续发烧超过2周。二.呼吸(一)解剖特点1.上呼吸道:(1)婴幼儿鼻腔相对较短,后鼻道狭窄,黏膜柔软,血管丰富,无鼻毛而易受感染。有炎症时易鼻塞而发生呼吸困难和影响吸允。(2)小儿喉部呈漏斗形,相对较窄,软骨柔软,黏膜富于血管,轻微炎症即可引起声音嘶哑和吸气性呼吸困难。2.下呼

4、吸道:(1)婴幼儿气管和支气管的管腔相对狭窄,软骨柔软,缺乏弹力组织,支撑作用小,粘膜血管丰富粘液腺分泌不足而较干燥,纤毛运动差,故易感染导致呼吸道阻塞(2)由于右侧支气管粗短,异物易进入右侧支气管,引起肺不张或肺气肿。(3)小儿肺的弹力纤维发育差间质发育旺盛肺泡数量较少,易发生肺部感染引起间质性炎症,肺不张或肺气肿。3.胸廓:(1)婴幼儿胸廓较短,前后径相对较长呈桶状,膈肌位置高,呼吸肌发育差。(2)小儿纵隔占胸腔体积相对较大,肺的扩张受到限制,不能充分扩张,通气和换气,易因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而出现青紫。(二)生理特点1.呼吸节律和频率:小儿代谢

5、旺盛,需氧量高,只能增加呼吸频率来满足机体代谢需要,年龄愈小,呼吸频率愈快,婴幼儿由于呼吸中枢发育不完全易出现呼吸节律不齐,新生儿最为明显。2.呼吸型式:呈腹膈式呼吸随年龄增长呼吸肌逐渐发育,开始行走出现胸腹式呼吸。三.循环(一)正常各年龄小儿心脏,心率,血压的特点1.心脏大小和位置(1)小儿心脏在胸腔的位置随年龄而改变(2)新生儿,小于2岁婴幼儿的心脏多呈横位,心尖搏动位于左侧第4肋间,锁骨中线外侧,心尖部主要为右心室。(3)3~7岁心尖搏动位于左侧第5肋间,锁骨中线处,心脏由横位转为斜位,左心室形成心尖部。(4)7岁以后心尖位置逐渐移到锁骨中线

6、以内0.5~1cm.2.心率(1)由于小儿新陈代谢旺盛和交感神经兴奋性较高故心率较快(2)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慢新生儿:120~140次/分1岁以内:110~130次/分;2~3岁:100~120次/分;4~7岁:80~100次/分;8~14岁:70~90次/分;(3)进食、活动、哭闹和发热都可影响小儿心率,因此应在安静时测量心率和脉搏。3.血压:由于心搏出量较少,动脉壁的弹性较好和血管口径相对较大,故血压偏低,随年龄增长逐渐升高。新生儿收缩压60~70mmHg;1岁:70~802岁以后按公式计算:收缩压=年龄×2+80mmHg收缩压的2/3为舒张压

7、收缩压高于此标准20mmHg为高血压;低于此标准20mmHg为低血压;下肢的血压比上肢约高20mmHg.四.消化道.(一)食管和胃1.新生儿食管似漏斗状,食管下端贲门括约肌发育不成熟,控制能力差,不能有效的抗返流;2.婴儿胃呈水平位故易导致溢乳和呕吐;3.小儿学会走路,胃的位置逐渐成垂直位;4.胃排空时间:水:1.5~2H;母乳:2~3H;牛奶3~4H;早产儿胃排空慢易发生胃潴留。5.为容量:出生时:30~60ML1~3月:90~150ML1岁时:250~300ML(二)下消化道婴幼儿肠道相对较长,肠壁通透性大,肠道毒素较易被吸收。2.肠系膜较长,

8、肠道固定差,易发生肠套叠,肠扭转。3.婴儿肠蠕动协调能力差,易发生粪便滞留或功能性肠梗阻。(三)肝1.年龄愈小肝相对愈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