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性压敏胶工艺过程危险性分析

油性压敏胶工艺过程危险性分析

ID:43788703

大小:1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14

油性压敏胶工艺过程危险性分析_第1页
油性压敏胶工艺过程危险性分析_第2页
油性压敏胶工艺过程危险性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油性压敏胶工艺过程危险性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油性压敏胶生产工艺过程危险性分析:该生产工艺过程最主要的危险有害因素是火灾和爆炸,下面提出如下可能引起工艺过程及火灾爆炸的可能性。①聚合温度的影响由于丙烯酸酯共聚过程是一个放热反应的过程,而且聚合反应温度有可能在溶剂的沸点以上进行,也就是说,反应过程是在沸腾的状态下进行聚合的。而且是属于瞬间的连锁反应,温度对聚合反应的影响是比较大的,最明显的是对热聚合或引发聚合。在聚合过程中,当温度升高时,反应总速度加快。据资料介绍,聚合过程,每升高1O°C,聚合速度增快2~3倍。虽然提高聚合温度,能增加反应速度,缩短

2、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但容易造成反应体系的爆聚、喷料、解聚和副反应等现象的发生。所以,作为企业来说,选择的反应温度适合在引发剂能分解成游离基的温度之上和溶剂的沸点以下为宜。②滴加速度的影响本聚合反应,如果滴加速度太快,反应釜内单体和引发剂的浓度就大,聚合反应更激烈,链引发、链增长、链转移、链终止等会同时发生,放热更历害。如果不能及时把反应热移走,就容易造成反应体系的爆聚、喷料甚至引起爆炸等现象的发生。③引发剂的影响本聚合是游离基聚合反应,采用过氧化(二)苯甲酰作引发剂,这是活性很大的过氧化物。在聚合过

3、程中,如果引发剂的用量太多,当引发剂分解时,反应体系中产生的游离基就会在瞬间进行游离基聚合反应,放出的气体(C02)就多,反应体系中产生的游离基就会在瞬间进行游离基聚合反应,就容易造成反应体系的爆聚、沸腾、喷料甚至引起爆炸等现象的发生。对于游离基聚合反应过程而言,反应温度愈高,引发剂分解速度便愈快;引发剂的用量愈大,产生的活性游离基浓度也増长愈快,聚合反应的总速率,即单体转化为聚合物的聚合反应百分数的增长速率亦愈快。这样一来不但容易造成聚合反应过剧,放热过大,甚至发生爆聚等危险工艺过程(尤其是反应初期)

4、,而且所得到的聚合物的平均分子量却愈低、副反应多,产生降解和支化交联的程度亦多。所以,企业在生产中,一定要控制好引发剂的用量,引发剂的用量不宜过多,并采用分期滴加为安全。①冷却水的影响如果在聚合反应过程中,冷凝器没有通冷却水,或冷却水流速太慢,势必将大量来不及冷凝的溶剂和低聚物放空,这将会造成环境污染和积聚在空气中易燃物体浓度增多。一旦遇到点火源,就容易发生火灾和爆炸。所以在生产投料后,一定要先通冷却水,并把这种规定制定在安全操作规程中。另外,按照散发有毒有害气体的设备上的尾气和局部排气装置排出装置排出

5、浓度较高的有害气体应引入有害气体回收净化处理设备,经净化达到GB16297-1996要求后排放;如直接排入大气,应引至屋顶以上3m高处放空。若邻近建筑物高于本车间时,应加高排放口。”②其他的影响整套聚合装置是由反应釜、混合釜、滴加器、冷凝器等组成的,有多个管道、阀门和法兰以及接口、焊缝等,都是比较容易出现泄漏的。若泄漏时遇点火源,就有可能发生火灾、爆炸。本工序使用大量的机械设备,这些机械设备都需要使用电,若电气设备老化、设备不是防爆电器、电线电缆短路、电气设备未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也易产生电弧、电火花或

6、引起局部发热起火,成为火灾爆炸的点火源。在生产现场若使用明火(如火柴、打火机、吸烟等)、检修动火无安全措施都有可能成为事故的引发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