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镜2--细胞的超微结构及功能

电镜2--细胞的超微结构及功能

ID:43800686

大小:6.16 MB

页数:46页

时间:2019-10-14

电镜2--细胞的超微结构及功能_第1页
电镜2--细胞的超微结构及功能_第2页
电镜2--细胞的超微结构及功能_第3页
电镜2--细胞的超微结构及功能_第4页
电镜2--细胞的超微结构及功能_第5页
资源描述:

《电镜2--细胞的超微结构及功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细胞的超微结构及功能电子显微镜教程2005.3(四)、纤毛和鞭毛纤毛(cilia)和鞭毛(flagella)是细胞表面伸出的条状运动装置。二者在发生和结构上并没有什么差别。——通常将少而长的叫鞭毛;短而多的叫纤毛。结构:由基体和鞭杆两部分构成。中轴是由多束平行的微管形成的轴丝。鞭杆中的微管为9+2结构。基体的微管组成为9+0。Ciliafromanepithelialcellincrosssection(TEMx199,500)鞭毛和纤毛的超微结构示意图第三章细胞连接概念多细胞生物体的细胞丧失某些独立性,而是作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进行生命活动。为达到各细胞的统

2、一和促进细胞间所必须的相互联系,相邻细胞密切接触的区域特化形成一定的连接结构,称为细胞连接。简单地说,细胞连接就是细胞与细胞间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的联结结构。动物体内,除血细胞和结缔组织细胞外,其它的细胞都是相互连接而有一定的排列的。作用:加强细胞间的机械联系;维持组织结构的完整性;维持和协调细胞功能。细胞连接的种类封闭连接锚定连接通讯连接紧密连接tightjunction粘合带与粘合斑adhesionbeltandadhesionplaque桥粒与半桥粒desmosomeandhemidesmosome间隙连接gapjunction化学突触synapse一、

3、紧密连接又称闭锁小带,多见于体内管腔及腺体上皮细胞靠腔面的一端相邻面。相邻细胞膜外层呈网格状融合,细胞间隙消失。未融合处,有10~15nm宽的间隙。连接区域具有蛋白质焊接线,也称嵴线,由跨膜细胞粘附分子构成。主要作用:封闭相邻细胞间的接缝,防止溶液中的分子沿细胞间隙渗入体内,构成血脑屏障和血睾屏障等。兔上皮细胞紧密连接紧密连接示意图二、粘合带(中间连接)位于紧密连接下方。呈带状环绕细胞顶端,相邻细胞膜未融合,间隙宽约15~20nm,其中充以丝状物。质膜内侧有多种附着蛋白形成的致密斑,形成围绕细胞的连续带。连接的细胞骨架成分为actin。三、桥粒与半桥粒桥粒是相

4、邻细胞间形成的纽扣状结构。桥粒直接将两个细胞铆在一起。通过质膜下的致密斑连接中间纤维,连接处的细胞间隙约20~30nm。桥粒中间为钙粘素。分布:承受强拉力的组织中,如皮肤、口腔、食管、心肌中。半桥粒:位于上皮细胞基面与基膜之间,连接蛋白为整合素。因其结构为桥粒的一半而得名。作用:桥粒与半桥粒作为坚韧的细胞连接点,与张力丝形成表皮细胞的大梁支架结构,限制细胞的膨胀性,提高组织的抗张及抗拉能力。桥粒与半桥粒三、桥粒与半桥粒四、化学突触存在于可兴奋细胞间的一种连接方式,其作用是通过释放神经递质来传导兴奋。由突触前膜、突触后膜、突触间隙三部分组成。突触前神经元的突起末

5、梢膨大呈球形,称突触小体。突触小体内有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五、间隙连接通讯连接的主要方式,是动物细胞间最普遍的一种细胞连接。分布于广泛,连接处的相邻细胞膜紧密相贴,仅留有2~3nm的间隙。缝隙连接可供细胞互相交换某些小分子物质和离子,以传递化学信息。连接处电阻也低,在肌细胞间和神经细胞之间,便于传递电冲动。不同的细胞连接第四章细胞核Livercellnucleusandnucleolus(TEMx20,740).Cytoplasm,mitochondria,endoplasmicreticulum,andribosomesalsoshown.概述形状:圆形

6、,胚乳细胞(网状),蝶类丝腺细胞(分支状)。位置:细胞中央,成熟植物细胞中(边缘)。数目:通常一个细胞一个核,成熟的筛管和红细胞(0),肝细胞、心肌细胞(1-2),破骨细胞(6-50),骨骼肌细胞(数百)。结构:①核被膜、②核仁、③核基质、④染色质、⑤核纤层。功能:①遗传、②发育。一、核被膜nuclearenvelopeNucleuswithNuclearPores(TEMx73,200)核被膜(1)电镜下,核膜的结构非常复杂。核被膜是双层膜结构,是整个内膜系统的一部分;构成:①内核膜;②外核膜;③核周隙;④核孔复合体。外核膜:面向细胞质,厚约7-8nm,是内

7、质网的一部分,胞质面附有核糖体。核周隙:宽20~40nm,与内质网腔相通,是细胞质和细胞核之间物质交流的重要通道。内核膜:面向核质,内表面的纤维网络叫核纤层,可支持核膜,并与染色质及核骨架相连。核被膜(2)(3)核孔复合体nuclearporecomplex内外两层核膜融合形成的小孔,称核孔。核孔由至少50种不同的蛋白质构成,称为核孔复合体。细胞核活动旺盛的细胞中核孔数目较多,反之较少。在电镜下观察,核孔呈八角形。功能:物质运输,细胞通讯核孔复合体通过核孔的物质运输与信号序列有关核定位信号(nuclearlocalizationsignal,NLS)引导蛋白质

8、进入细胞核的一段信号序列。第一个被确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