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歌剧--PPT

西方歌剧--PPT

ID:43804901

大小:7.21 MB

页数:58页

时间:2019-10-14

西方歌剧--PPT_第1页
西方歌剧--PPT_第2页
西方歌剧--PPT_第3页
西方歌剧--PPT_第4页
西方歌剧--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西方歌剧--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西方歌剧一、歌剧的概念歌剧(意大利语:opera音乐的戏剧)是一门西方舞台表演艺术,是将音乐(声乐与器乐)、戏剧(剧本与表演)、文学(诗歌)、舞蹈(民间舞与芭蕾)、舞台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通常由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序曲、间奏曲、舞蹈场面等组成。简单而言就是主要或完全以歌唱和音乐来交代和表达剧情的戏剧。歌剧起源于巴洛克时期(1066-1750),最初时期,意大利佛洛伦萨的一群人文主义者为了复兴古希腊时期的戏剧艺术,并试图模仿古代希腊的艺术形式,他们把自己的艺术圈子称之为“卡美塔拉”。古希腊戏剧、宗教音乐和民族民间音乐,它们为歌剧的诞生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歌剧是文艺复兴的

2、产物,文艺复兴又是当时欧洲资本主义初萌芽的经济基础在上层建筑的反映正歌剧指最早出现于17、18世纪以神话及古代英雄传奇故事为题材的意大利歌剧。喜歌剧,是指那种活泼、具有喜剧性格的歌剧体裁。分为轻歌剧、刺歌剧、意大利喜歌剧、法国喜歌剧、英国民谣剧等。大歌剧是19世纪上半叶流行于法国的一种严肃歌剧,相对于当时的喜歌剧。它通常是四或五幕的大型歌剧,反映历史性内容,追求奢华的舞台效果,在剧中穿插华丽的芭蕾舞场面,不用干念宣叙调,采用大合唱和大乐队等宏大场面。法国大歌剧原指巴黎歌剧院上演的大型豪华正歌剧,后来专指19世纪以来有对白的法国大型歌剧。其特征是:题材严肃,规模宏大,布景华丽,插入芭

3、蕾,常分为5幕。二、发展历程巴洛克时期的歌剧古典主义时期的歌剧浪漫主义时期的歌剧20世纪歌剧发展的一般状况的歌剧(一)巴洛克时期的歌剧1600-1750巴洛克时期的歌剧1600-1750(巴洛克是歌剧艺术的探索和成型时期)1600年,由意大利佛罗伦萨“卡梅拉塔”小组中的努契尼、佩里创作的抒情性音乐剧《犹丽狄茜》,是西方音乐史上至今得以保存的最早的一部歌剧,1600年被称为歌剧诞生的年代。意大利歌剧乐派1、蒙特威尔第(1567-1643)意大利作曲家,威尼斯歌剧代表人物,歌剧的戏剧性音乐的创始人。2、A.斯卡拉蒂(1660-1725),意大利歌剧最重要的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那不勒斯歌

4、剧乐派的创始人,一生写了115部歌剧。法国歌剧:吕利(1632-1687)法国歌剧史上盛极一时的人物,他首创的法国民歌剧对19世纪的法国“大歌剧”有着影响。英国歌剧:亨利.普塞尔(1659-1695),英国音乐大师,一生只写过一部歌剧《狄多喝艾尼斯》,这部歌剧奠定了英国名族歌剧的基础。德国歌剧:亨德尔(1685-1759)巴洛克时期,德国最出色的歌剧作曲家,一生所写40余部歌剧。(二)古典主义时期的歌剧1750-1820古典主义的萌芽,发生在巴洛克时代的意大利。后来由于在维也纳出现了交响乐之父—海顿、音乐神童—莫扎特和乐圣—贝多芬三人,借此古典主义音乐便得以形成与发展。因此,音乐方

5、面的“古典乐派”实际上指的是“维也纳古典乐派”。古典主义艺术,首先发生在文艺领域中,它以恢复希腊和罗马的古典艺术为目的,注重形式上的匀称和谐调,主要放眼于追求客观的美。古典主义的作品一般节奏变化都很规矩。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并非巴洛克音乐风格的直接延续,两者在18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平行进行,同时存在。古典主义音乐在18世纪主要有三种风格:一、洛可可音乐风格,反映了贵族阶层向资产阶级的转变;二、启蒙运动音乐风格,包括理性精神、乐观精神和追求进步的精神;三、狂飙运动音乐风格,它与德国资产阶级追求崇高的理想相映生辉。1、格鲁克(1714-1787)歌剧改革使活生生的人性在歌剧中体现出来

6、,将歌剧融合在一种剧情统一、格调高贵的气氛中。音乐上,将宣叙调和咏叹调紧密结合为一体,并在宣叙调中加入伴奏,替代了以往的清宣叙调,并以性格化的配器条道路公式化的配器原则,使歌剧的全剧形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奥菲欧与尤丽狄茜》《伊菲姬尼在陶里德》2、莫扎特(1756-1791)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创作了歌剧、交响曲、协奏曲、奏鸣曲、室内乐等600多部作品。正歌剧(传统的意大利歌剧):《伊多梅纽斯》、《狄托的仁慈》意大利风格的喜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唐璜》、《女人心》德国风格的歌唱剧:《后宫诱逃》、《魔笛》(三)浪漫主义时期的歌剧从19世纪初开始,音乐中的浪

7、漫主义因素逐渐占主要位置,在音乐史上称此后的100余年为浪漫主义时期。整个19世纪充满着自由与压迫、逻辑与情感、科学与宗教信仰等种种矛盾,在这一背景上发展起来的浪漫主义音乐,呈现出复杂的面貌。随着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和音乐色彩的不断增强,音乐家们比以往任何时代更注重民族性,音乐家的地位从奴仆一跃为时代的先导。意大利歌剧三杰:罗西尼、多尼采蒂、贝利尼1、罗西尼(1792-1868):《意大利少女在阿尔及尔》,二幕喜歌剧,作于1813年。格调轻巧优雅,旋律流畅欢快,是他第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