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戈铁马之辛弃疾

金戈铁马之辛弃疾

ID:43810687

大小:89.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10-15

金戈铁马之辛弃疾_第1页
金戈铁马之辛弃疾_第2页
金戈铁马之辛弃疾_第3页
金戈铁马之辛弃疾_第4页
金戈铁马之辛弃疾_第5页
资源描述:

《金戈铁马之辛弃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个人履历中文名:辛弃疾别名:稼轩居士,辛幼安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出生日期:公元1140年5月28日逝世日期:公元1207年10月3日职业:豪放派词作家主要成就:开拓了词的思想意境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代表作品:《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金戈铁马,气吞如虎年轻气盛,舞剑威敌(1)辛弃疾十六岁时,家乡济南就被金兵占领了。他目睹烽烟翻滚,山河破碎,仇恨的种子深深地埋藏在心间。辛弃疾多次在文章中提到了自己的祖父辛赞,他白天在官府里面做官,回家后常带着自己的子孙登

2、高望远,指画山河,告诉他的子孙这块土地是我们赵宋王朝的土地,告诉子孙们要寻找机会,揭竿而起,收复中原,报家国之恨。有一天,金人贵族中的一个中下级军官完颜千户耀武扬威地来到辛家,硬逼着辛弃疾的祖父辛赞用酒肉款待他。辛赞是个老实人,憋着一肚子气,勉强摆了一座酒席。骄横的完颜千户几杯酒下肚后,更加得意洋洋,竟当众侮辱起敬酒的小僮来了。年轻气盛,舞剑威敌(2)这一来,年少气盛的辛弃疾再也忍不住了。他“嗖”地从墙上抽出一把宝剑,“噔、噔、噔”几步走到完颜千户面前,激昂地说:“趁诸位酒酣耳热,让我舞剑给大家开心助兴!”

3、说罢,便挥剑起舞,舞到兴头上,剑人合而为一,只有剑光闪闪,不知人在何处。正在这时,忽听辛弃疾猛喝一声:“看剑!”一个大鹏展翅,宝剑直指完颜千户的脑门。“啊!——”完颜千户吓得面如土色,“扑通”一声,连人带椅仰倒在地。辛弃疾做了个干净洒脱的收势,说了声“莽撞了!”从容地站立一旁。完颜千户惊魂未定,还呆呆地坐在地上。等到奴仆们赶忙上前扶起,他才不得不尴尬地说出话来:“舞得好,好厉害的英武少年!”千里擒贼,名重一时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在其后方的汉族人民由于不堪金人严苛的压榨,奋起反抗。

4、二十一岁的辛弃疾也聚集了二千人,参加由耿京领导的一支声势浩大的起义军,并担任掌书记。当金人内部矛盾爆发,完颜亮在前线为部下所杀,金军向北撤退时,辛弃疾于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奉命南下与南宋朝廷联络。在他完成使命归来的途中,听到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所杀、义军溃散的消息,便率领五十多人袭击几万人的敌营,把叛徒擒拿带回建康,交给南宋朝廷处决。辛弃疾惊人的勇敢和果断,使他名重一时,“壮声英概,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洪迈《稼轩记》)。宋高宗便任命他为江阴签判,从此开始了他在南宋的仕宦生涯,这时他才二十五岁

5、。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初到南方,励精图治辛弃疾初来南方,对朝廷的怯懦和畏缩并不了解,加上宋高宗赵构曾赞许过他的英勇行为,不久后即位的宋孝宗也一度表现出想要恢复失地、报仇雪耻的锐气,所以在他南宋任职的前一时期中,曾热情洋溢地写了不少有关抗金北伐的建议,像著名的《美芹十论》《九议》等。尽管这些建议书在当时深受人们称赞,广为传诵,但已经不愿意再打仗的朝廷却反应冷淡,只是对辛弃疾在建议书中所表现出的实际才干很感兴趣,于是先后把他派到江西、湖北、湖南等地担任转运使、安抚使一类重要的地方官职,去治理荒政、整

6、顿治安。他恢复被战乱毁坏的州县,打击囤积居奇的豪绅富户,救济灾荒,还建立了“飞虎军”抗金,也平息过农民起义。归隐山林,报国无门辛弃疾与“主和派”政见不合,对此他深有“孤危忧惧”之感,也早做了退位的准备。他在上饶的带湖畔置办了规模宏大的园榭,亲自设计了“高处建舍,低处辟田”的庄园格局,并对家人说:“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因此,他把带湖庄园取名为“稼轩”,并以此自号“稼轩居士”。准备卸官憩息之用。果然,1181年,42岁的辛弃疾被弹劾落职。正当壮年的辛弃疾此后长期过着退隐的林下生活。虽然也曾两度起用,但都为

7、时不久就被免职。南宋朝廷对辛弃疾这样有才识有抱负的人既不能不用,又不敢重用,“呼而来,麾而去”,壮志难酬,使辛弃疾满腔抑郁忧愤。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鹅湖之会”,哲学盛事鹅湖山、灵山、博山等地,都是辛弃疾常去寻古觅幽的地方。鹅湖山下的鹅湖寺,在通往福建的古驿站旁。1175年农历六月初三至初八,著名学者朱熹、吕祖谦、陆九龄、陆九渊等在鹅湖寺举行了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鹅湖之会”(第一次鹅湖之会)。鹅湖因而成了文化胜地。辛弃疾常去鹅湖游憩。斩马盟誓,文坛佳话1188年秋天,陈亮写信给辛弃疾和朱熹,相约到铅山

8、紫溪商讨统一大计。两人在村前石桥上久别重逢,感慨万端;伫立石桥,沐浴着雪后初晴的夕阳,纵谈国事,为金瓯残缺而痛心疾首,爱国之情汹涌澎湃于胸,拔剑斩坐骑,盟誓为统一祖国奋斗不止。辛弃疾在与陈亮别后写的《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中发出“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的呐喊,正是这种豪情壮志的写照。辛弃疾和陈亮这次会晤,瓢泉共酌,鹅湖同游,长歌相答,极论世事,逗留弥旬乃别,成为文坛佳话。后人为了纪念这两位爱国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