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共处”:从策略到策略与战略的统一——列宁《关于战争与和平的报告》的当代解读

“和平共处”:从策略到策略与战略的统一——列宁《关于战争与和平的报告》的当代解读

ID:43837026

大小:68.19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15

“和平共处”:从策略到策略与战略的统一——列宁《关于战争与和平的报告》的当代解读_第1页
“和平共处”:从策略到策略与战略的统一——列宁《关于战争与和平的报告》的当代解读_第2页
“和平共处”:从策略到策略与战略的统一——列宁《关于战争与和平的报告》的当代解读_第3页
“和平共处”:从策略到策略与战略的统一——列宁《关于战争与和平的报告》的当代解读_第4页
“和平共处”:从策略到策略与战略的统一——列宁《关于战争与和平的报告》的当代解读_第5页
资源描述:

《“和平共处”:从策略到策略与战略的统一——列宁《关于战争与和平的报告》的当代解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07年第3期第23卷(总第133期)"和平共血”:从策略到策略与战略的统一——列宁《关于战争与和平的报告》的当代解读王昌英i武夷学洗•褐建武.夷山354300)摘要:“和平共处”是中国处理S3际关系的基本理念,“和谐世界”是“和平共处”思想的新发展。这一思想最初作为一种策略,来自于列宁《关于战争与和平的报告》,并在历史上经历了一个从被动的策略到积极的策略,从积极的策略到策略与战略相统一的过程.关竇词:“和平共处”;策略;战略;和谐世界中图分类号:A2;A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9774(2007)03-0032-05收稿日期:2007—04—30作者简介:王畐英

2、(1972—),女,安緻广他人,福建武夷学院思政部教师。32—《关于战争与和平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是列宁于1918年3月7日在布尔什维克党取得政权后召开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即俄共(布)第七次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政治报告。该报告的核心内容是说明立即签订对徳和约、争取和平喘息时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报告》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尤其在和平共处思想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文献价值。本文立足于文本解读,结合我国“和平共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阐明“和平共处”经历了一个从策略到策略与战略相统一的过程,以及这种统一对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重大意义。一、关于《关于战争与和平的报告

3、》十月革命胜利时,第一次世界大战仍是“现在进行时”,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处于严重的内忧外患之中:国内的地主、富农、资产阶级不断发动武装暴乱,企图扼杀苏维埃政权于摇篮之中,而此时俄国依然在同徳、奥等国作战。在军事方面,苏维埃当时已处于异常险恶的环境士兵们在成百次的决议中•甚至在俄国革命的第一个时期,就直截了当地说过「我们已经淹没在血泊中,我们没法再打下去了。'”⑴前线军队的瓦解已经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甚至把我们的大炮廉价卖给徳国人。”⑴心‘从前线回来的每一个诚实的人都说,只要德国人稍微一进攻,我们就会一败涂地。我们不岀几天就会成为敌人的牺牲品。”⑴”另外,三年的残酷战争已导致苏俄的经济

4、几乎崩溃,没有充足的战略物资供应军队,人民的厌战情绪不断高涨……所有这些,都说明战争已经到了非停止不可的关头。'在这种情况下,苏俄派出以托洛茨基为团长的代表团,于1917年12月9日开始与德国等“四国同盟”进行和谈。苏俄提出以没有兼并和赔款的民主和平原则为谈判基础,但德国于1918年1月5日提岀了割让俄15万平方公里的要求,俄方不得不暂停谈判。此时,列宁主张签约,但未得到支持,便和托洛茨基约定,拖延谈判,直至徳国下最后通牒再让步。谈判重新开始后,1月28日,托洛茨基违背同列宁的约定,声明苏俄拒绝签约,退出谈判。德方于2月18日发起全线进攻,并提出更为苛刻的最后通牒,要求划岀100

5、万平方公里的俄属土地。在这危急时刻,苏俄被迫于3月3日与徳国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按照德方的要求,苏俄方必须在两周内批准和约。可是,布尔什维克党内对签订和约产生了重大分■歧。列宁及其支持者主张签约,争取“以空间换时间”,获得喘息之机;托洛茨基主张不战不和;以布哈林为首的“左派共产主义者”则主张对国际帝国主义宣布革命战争。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列宁在俄共(布〉第七次紧急代表大会上作了《报告》。在《报告》中,列宁深刻地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第一,从国内来说,前线士兵溃退,人民不愿意再战;第二,从对抗方来说,“靠宣传没有兼并和赔款的和约是感动不了强盗的。斑第三,从国际上来说,苏俄当时处于孤立无

6、援的境地,“欧洲的革命不顾我们的愿望,竞然迟迟没有爆发,而徳帝国主义不顾我们的愿望,竟然发动了进攻。”"川“是的,我们会看到国际范围的世界革命,但是,目前这还只是一个非常动听、非常美妙的童话。”31““如果德国无产阶级将来能够行动起来,那当然很好。但是,你们是否已经测算好了,是否已经找到一种能够测定德国革命在哪一天爆发的仪器呢?不,这一点你们不知道.我们也不知道。”⑴“综合以上三方面的情况,列宁指出,必须签订极苛刻的和约,因为只有获得一个喘息时机,才能利用这个喘息时机更好地保卫祖国⑴S为了保卫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更好地保卫祖国,“应该善于退却”⑴“。同时,列宁在《报告》中严厉地批评

7、了“左派共产主义者”。列宁说,“十月革命后取得伟大胜利的几个星期或几个月中我们能够如此容易地节节取得胜利”,是因为“卷入这场斗争的帝国主义强盗都全力以赴,进行你死我活的搏斗,以致无论哪一个帝国主义集团都无法集中较大的力量来反对俄国革命。”⑴6但是,“我们的很多自认为是左派的青年朋友们"忘掉了这一点,而“一些党的工作人员,一些■超人知识分子”却还在“迷恋这种胜利进军,他们说:我们对付得了国际帝国主义;在这方面也照样会胜利进军,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困难。”而事实上,“俄国革命只是利用了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