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古文赏析熊芳芳《木兰诗》中的美学取向

初中语文古文赏析熊芳芳《木兰诗》中的美学取向

ID:43845079

大小:32.74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0-15

初中语文古文赏析熊芳芳《木兰诗》中的美学取向_第1页
初中语文古文赏析熊芳芳《木兰诗》中的美学取向_第2页
初中语文古文赏析熊芳芳《木兰诗》中的美学取向_第3页
初中语文古文赏析熊芳芳《木兰诗》中的美学取向_第4页
初中语文古文赏析熊芳芳《木兰诗》中的美学取向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古文赏析熊芳芳《木兰诗》中的美学取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木兰诗》中的美学取向熊芳芳    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乐府双璧”的《木兰诗》,其曲调最早收录于已失传的南朝僧人智匠编的《古今乐录》。“木兰诗”的题名,最早见于《文苑英华》,后被郭茂倩编入《乐府诗集》第二十五卷“梁鼓角横吹曲”。    《诗薮》中说:“木兰歌是晋人拟古乐府,故高者上逼汉魏,平者下兆齐、梁。如‘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尚协东京遗响;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齐梁艳语宛然。又‘出门看火伴’等句,虽甚朴野,实自六朝声口,非两汉也。”    《木兰诗》到底产生于什么时代,这是自赵宋以来一直聚讼的问题。还有关于民族的问题(混称“天子”“可汗”,木兰“是敌是友”?),甚

2、至木兰在军营中与士兵朝夕共处时是怎样隐藏身份的,另外,木兰的战功和天子的授官中的夸张成分等等,这些,我们都不去讨论。我们且研究一下这个流传在民间,经过了诸多演变,其间不乏文人改削润色之处(如“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便不像民间的声口)的故事诗,作为一部文学作品,它在艺术的真实中表现出了怎样的美学取向,融合了我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的哪些核心元素。    一、《周易》的运动哲学    《易传》很强调“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易·系辞上》)。就自然界说,“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暑相推而岁成焉”(《易·系辞下》)。就人世说,“通变之谓事”《易·系辞上》,“功业见乎变”《易·系辞下》。所以说

3、“天地变化,圣人效之”《易·系辞上》。“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易·系辞下》。人类当效法自然,在生生不息的变化运行中去不断建功立业,求取生成和发展。《周易》这种认为自然与人事只有在运动变化中存在的看法,正是中国美学高度重视运动、力量、韵律的世界观基础。《周易》这种天人同构的运动世界观,把孟子强调道德生命的气势美,经过荀学的洗礼后,提到了宇宙普遍法则的高度,成为儒家美学的核心因素,它也是儒家美学的顶峰极致。    李泽厚说,中国美术之所以讲究“线”的艺术,正因为这“线”是生命的运动和运动的生命。所以中国美学一向重视的不是静态的对象、实体、外貌,而是对象内

4、在的功能、结构、关系。缺乏内在的动态势能,无论在诗、文、书、画、建筑中,都被中国美学看作是水平低劣的表现(《华夏美学》)。    一直以来,我们对《木兰诗》主题的解读几乎都局限于这几个方面:歌颂了代父从军、立下赫赫战功,让无数须眉为之汗颜的巾帼英雄;反映了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民风剽悍以及尚武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如保家卫国,功成身退,不爱功名富贵等。与此相应,对木兰形象的理解也大多限于“忠、孝、智、勇”的范畴。诸如:“代父尚看传孝烈,死固犹复许孤忠。”(明·曹琏)“闻说蛾眉勇冠军,弯弓跃马建殊勋。十年血战生全父,一片贞心死谢君。”(清·陈文组题木兰祠)“谁云生女不如男,

5、万里从军一力担。”(清·董廷晋·题木兰祠诗)“乔装代父出从戎,卫国胸怀不世雄。”(今人于安澜题木兰祠)现在,也有一些学者和教师能够站在人性的角度解读出木兰的女性美(情感细腻、调皮率真)。但仅止于此,似还嫌不够。    中国古代女子以静为美,“静若处子”“足不出户”“笑不露齿”,礼教压迫之下,生命力受到束缚。违背自然人性的同时,也扼杀了许多风景。    然而,木兰的出现如同一道闪电,划破了黑暗的天空。    她的活力,她的机智,她的勇气,她的兴奋,她的调皮,刷新了一个时代的视野。    替父从军,固然首出于孝,然观其表现,竟常流露出兴奋之情——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

6、鞍马,从此替爷征。”“从此”一词,何等豪迈!竟充满了无限向往之意!从后文来看,木兰有个阿姊,阿姊比木兰年长,却未萌生此念。是她不如木兰孝顺吗?她不够关心年迈的父亲吗?显然不是。从迎接木兰回家时阿姊的“当户理红妆”来看,这是个十分传统的气质温婉的女子,替父从军?她可能连想都不敢想。木兰还有个小弟,木兰出征时他应该还小,到木兰回来时,他已长大到能够“磨刀霍霍向猪羊”了。但即便到了后来弟弟长大了,木兰也由始至终未让弟弟来替换自己。除了对亲人的呵护与疼爱以外,木兰对军旅生活不排除有一种享受冒险、体验刺激的心态。她保全了亲人,也成全了自己。以一个伟大的名义,她偷尝了一枚悖逆封建礼教的禁果,这

7、果子的滋味,有点苦,有点酸,也有点甜。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东西南北,让人不由得想到《江南》一曲中的“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何等兴奋何等欢快!固然由于行程紧急,固然也与战争期间物资紧缺有关,但这样的购物路线几乎是一种心灵的舞蹈,如同水中的鱼儿一样快乐自由!此刻的木兰,可不就是如鱼得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那个待在织布机面前唉声叹气的木兰,瞬间容光焕发,判若两人。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