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4乙酸乙酯的制备

实验4乙酸乙酯的制备

ID:43848835

大小:110.0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15

实验4乙酸乙酯的制备_第1页
实验4乙酸乙酯的制备_第2页
实验4乙酸乙酯的制备_第3页
资源描述:

《实验4乙酸乙酯的制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实验4乙酸乙酯的合成和折光率的测定6学时每组带1瓶开水一、实验目的1.理解酯化反应原理,学习控制化学平衡移动的方法;2.巩固蒸馏、液态有机物萃取、洗涤、干燥和安装实验装置等基本操作;3.会通过折光率测定检验产品纯度。二、实验原理副反应:三、试剂14.3mL冰醋酸23mL乙醇7.5mL浓硫酸沸石饱和碳酸钠溶液pH试纸饱和食盐水饱和氯化钙溶液无水硫酸镁四、步骤100mL圆底烧瓶中加14.3mL冰醋酸和23mL乙醇,摇动下慢慢加入(防止局部炭化)7.5mL浓硫酸,混匀后加几粒沸石,装回流冷凝管。水浴上(控温,防止炭

2、化)加热回流0.5h。稍冷后,改为蒸馏装置,水浴上加热蒸馏,到不再有馏出物为止,得粗乙酸乙酯。摇动下慢慢向粗产物中加饱和碳酸钠溶液,直到没有气体逸出,有机相对pH试纸呈中性为止。将液体转入分液漏斗中,摇振后静置,分去水相,有机相用10mL饱和食盐水洗涤[1](去碳酸钠),再每次用10mL饱和氯化钙溶液洗涤两次(去醇)。弃去下层液,酯层转入干燥的具塞锥形瓶中,用无水硫酸镁干燥30min[2,]。(20min可,理论上是过夜干燥)不用氯化钙。将干燥后的粗乙酸乙酯滤入50mL蒸馏瓶中,在水浴上进行蒸馏,收集73—7

3、8℃馏分,预试产量10.2g。澄清透明液体。测定折光率。五、物理常数试剂分子量d420m.p./℃b.p./℃nd20水溶性乙醇46.10.7893-114.178.51.3611混溶乙酸60.11.049216.6117.91.4360易溶乙酸乙酯88.10.9003-83.677.061.3727微溶六、实验装置注释【1】饱和食盐水是去掉过量的碳酸钠,饱和食盐水可以降低酯的溶解度。碳酸钠必须除去,否则下步用氯化钙洗醇时,会有碳酸钙沉淀,难分离。这里用食盐水洗。【2】水与乙醇、乙酸乙酯形成恒沸物(沸点都是7

4、0多度)。所以干燥前就是透明液体,不能以产品是否透明来判断是否干燥好的标准,应以干燥剂加入后的吸水情况来定,并放30min,其间不时摇振。若洗不干净或干燥不够,会使沸点降低,影响产率。【3】酯化反应是可逆的,增加醇或酸的量,并不断将酯和水蒸去,反应向正方向进行,提高产率。此实验是采用过量乙醇(价格低,容易购买)。【4】蒸馏装置要干燥,否则前馏分增加,馏分减少(共沸物)。【5】干燥剂不用氯化钙,因为氯化钙也能与酯络合!(前面用饱和液除乙醇,不得不用,后面是可以不用)【6】饱和碳酸钠是除去过量的乙酸的。【7】控制

5、浓硫酸滴加速度!思考【1】在酯化反应中,是使酸还是醇过量,应视其是否易得、价廉及操作(包括分离)方便。例如在合成乙酸乙酯时,实验室方法使用过量的乙醇,是由于乙醇价廉;而工业生产中一般采用过量的乙酸,目的是使乙醇完全反应,以避免由于乙醇的存在而形成二元(乙醇-乙酸乙酯)或三元(乙醇-乙酸乙酯-水)共沸物给分离造成麻烦。【2】理论上催化剂不会改变平衡常数(即平衡混合物的组成),但在酯化反应中,实验证明加入较催化量稍多的酸时会使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这是由于较多量酸的存在可以与生成的水结合(脱水),改变了平衡位置。而

6、且原料乙醇不是无水乙醇,有大量水需要除去。因此浓硫酸的用量大大超过催化剂的量(3%),其他原料也有水,仪器也没有干燥。(这里的硫酸,不仅是催化剂,而且是脱水剂,所以大大超过3%。)【3】用饱和食盐水洗涤,既可以除去碳酸钠,又可以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降低损失,还可以有利于分层,缩短实验时间(乙酸乙酯密度为0.9003,接近于水的比重,很难分层,实验时间加长。)【4】能否用浓的氢氧化钠溶液代替饱和碳酸钠溶液来洗涤蒸馏液?为什么?(乙酸乙酯在浓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能水解,生成乙酸钠和乙醇。所以不能用浓氢氧化钠替

7、代。常温下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中不水解。碳酸钠不仅吸收了乙酸、乙醇,而且降低了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少损失。)【5】如果在洗涤过程中出现了碳酸钙沉淀,如何处理?(静置,将液体从上层滤入另一漏斗。)【6】可否乙酸过量?(工业生产上就是乙酸过量,乙酸18元1瓶,乙醇8元1瓶,工业上为什么用乙酸?)可以乙酸过量。工业生产上用乙酸过量是使乙醇转化完全,防止乙醇与水、乙酸乙酯形成二元、三元恒沸物,给分离带来困难,成本更高。答案和【1】同。每次测定前及进行示值校准时必须将进光棱镜的毛面、折射棱镜的抛光面及标准试样的抛

8、光面,用脱脂棉蘸少许无水乙醇或丙酮,轻轻地朝单方向擦洗干净。待洗镜的溶剂挥发干后,用滴管将待测液体2—3滴滴加在进光棱镜的磨沙面上(滴管口千万别碰划镜面),旋转锁紧手柄,合上棱镜,使液体夹在两棱镜的夹缝中成一液层,液体要充满视野,且无气泡。若被测液体是易挥发物,则在测定过程中,需从棱镜侧面的一小孔滴加补充样液,保证样液充满棱镜夹缝。调节测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