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爱课堂的实践研究课题中期研究报告

博爱课堂的实践研究课题中期研究报告

ID:43855951

大小:149.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10-16

博爱课堂的实践研究课题中期研究报告_第1页
博爱课堂的实践研究课题中期研究报告_第2页
博爱课堂的实践研究课题中期研究报告_第3页
博爱课堂的实践研究课题中期研究报告_第4页
博爱课堂的实践研究课题中期研究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博爱课堂的实践研究课题中期研究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博爱课堂的实践研究”课题中期研究报告执笔人:杭燕研究背景“博爱”已成为我校每位教师行动的指南。博爱课堂应是充满着生命活力的课堂,它呼唤着生命与生命的关爱,呼唤着师生Z间平等的沟通与交流,呼唤着博爱的文化,更呼唤着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服务。随着我校新课程改革实验的逐步深入,“人文、互动”等词早就进入我校众人的视野,“口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逐渐成为我校课堂教学中的精彩亮点,“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课堂充盈富含人文关怀的融洽氛围……的确,课改的全新理念带來了全新的课堂教育生活,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透过浮华的背后,

2、审视、反思我们的课堂,发现了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教师往往过于注重形式创新,而忽略了实际教学效果。部分教师只顾着口己心中预想的做法,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了好心做坏事的“泥潭”,还有教师的课堂评价也显得比较单一。显然,这是不符合课改精神的。基于上述原因,从我校实际情况出发,作为博爱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时刻反省门己,不能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思想,去粗取精、去虚求实、于时俱进,在成就自己的同时更要成就我们的学生。因此我们决定进一步进行博爱课堂的实践研究,努力形成以研促教,以教促研的良好局面。凭我们的理性打造真实,使博爱课堂远离“浮躁”。二、概念界定1、博爱教育博爱教育是在博爱

3、理念指导下的小学素质教育的实践探索,是从当代小学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在对博爱理念当代诠释的基础上,从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实施方式以及教育评价等方面对小学教育的全面的实践建构。其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热爱家园、呵护生态、宽容他人、精彩自我”的人格品质,并通过博爱理念观照下的课程实施,满足学生a主发展需要的课程开发來展开实践。博爱教育既是基于学校门身教育资源的文化探索,也是有效实施新课程的策略选择。用“博爱理念办学一一当代小学博爱教育的实践研究”,在十五《用博爱理念办学,用博爱催动创新》课题探索的基础上拓展博爱理念的内涵,围绕对学生博爱人格的培养目标,形成博爱教育

4、模式,打造学校特有的博爱教育文化。2、博爱课堂博爱课堂是在博爱教育理念的指导卜•,从当代小学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构建平等互动的课堂氛围;探索国家课程的校木化策略;打造充满博爱的师生关系;指导学生互助合作的学习方式;变革传统的评价方式,形成博爱的课堂文化,培养出具有“热爱家园、呵护生态、宽容他人、精彩门我”的人格品质的学生。三、研究目标1、形成博爱课堂100条建议。2、通过有效的博爱课堂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博爱人格为核心。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在研究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创建带有博爱特色的课堂文化。四、研究内容(-)在充分理解基础上,提出博爱课堂的教学建议1、从构建一种师

5、生平等交流、对话、互动的课堂氛围和充满爱的课堂模式的方面用博爱理念看待教育过程,教育不是一种给予,而是一种吸引,它强调学校的民主化定向、人际交往的情绪吸引、门我意识的积极建构。因此,我们认为博爱的课堂教学应是一种强化以人为本的学习过程。它不是简单的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而是教育者通过吸引的方式,几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习成为学生愿意做、能够做、做得好的事情。使其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促进口我优化,发展口身能力、唤起并开发有待开发的潜能。着重进行如下方面的研究:(1)博爱课堂学习中学生学习心理的研究;(2)博爱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的研究;①寻求构建和谐学习生态环境的途径和方法

6、;②探索和谐的教学内在机制,力求形成博爱课堂教学的课堂模式;③探索和谐、有效教学的策略;④探索学生素质和谐发展的规律。(3)博爱课堂教学中教学方式的研究。2、从变革学生课堂学习方式的方面进一步探讨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课堂实施,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研究;单一性转向多样性,由片血学习转向全面学习,由狭义学习转向广义学习等方血的研究。(1)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研究。(2)合作的学习方式研究。①小组合作学习研究。②学生互补性合作学习研究。③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学习研究。(3)探究的学习方式研究。①质疑解疑的能力培养研究。②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4)研究口主、合作

7、、探究学习方式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有效途径和方法。3、从变革课堂评价方式的方面构建多元化评价及发展性评价等博爱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强调学生个体与现在的比较,通过评价使学生真正体验到自己的进步。(1)评价指导思想与评价目的的研究:致力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和弘扬学生人格的主动精神。(2)评价功能的研究:注重发展评价的教育功能。(3)评价类型:注重实施形成性评价。(4)评价方法:注重采用绝对评价法。4、从探索国家课程实施的校本化策略,开发、

8、研究带有博小特色的校本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