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必考古诗古诗训练

高考必考古诗古诗训练

ID:43859167

大小:119.72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16

高考必考古诗古诗训练_第1页
高考必考古诗古诗训练_第2页
高考必考古诗古诗训练_第3页
高考必考古诗古诗训练_第4页
高考必考古诗古诗训练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必考古诗古诗训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分析。(6分)已携孤剑事离程。独向长空背雁行。浊河连底冻无声。况是驱羸客塞城。莓苔见履痕。春草闭闲门。随山到水源。相对亦忘言。前值东风后值秋。好云无处不遮楼。水带离声入梦流。淡烟乔木隔绵州。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M答问题。(8分)早发罗邺一点灯残鲁酒醍,愁看飞雪闻鸡唱,白草近关微冇路,此中来往本迢递,1.这首诗是如何表现“早发”之“早”的?请作简要分析。(5分)2•请赏析“独向长空背雁行呻“背"字的表达效果。(3分)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阅读卜•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刘长卿-路经行处,口云依静渚,过雨看

2、松色,溪花与禅意,1.诗人眼中常山道人隐屈地周围环境的最大特色是什么?请简要说明。2.请分别対笫三联中“过”和“随”两个字作简要赏析。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注】王绩,唐诗人,字无功,自号东杲了,时称“斗酒学士”,后弃官归隐而终。1.简析颔联和颈联在写景方面的特点。(4分)2.简要分析作者在这首诗中表达了怎样的心情。(4分)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和一首宋诗,回答问题。再过金陵①包佶玉树歌终王气收,雁行高送石城②秋。江山不管兴亡事,-•任

3、斜阳伴客愁。石头城宋刘翰离离芳草满吴宫③,绿到台城④山苑东。-夜空江烟水冷,石头明月雁声中。【注】①此诗写于安史之乱后。②石城:指南京,乂称为石头城。③吴宫:此指三国时吴国的宫殿。④台城:指六朝时的禁城(宫城),又称“苑城",是当时的皇帝用于办公、居住的场所。1.这两首诗都描写了金陵城,请结合诗句分析两诗景物描写的异同。(5分)2.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作简要5.春思贾至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云,春H偏能惹恨长。【注】贾至在唐肃宗朝曾因事贬为岳州司马,“历乱”:花开极茂盛。1.前两句描绘出了-•幅什么样的景象

4、?从整首诗來看,这两句有什么作用?(5分)2.有人评价三、四两句在情感的抒发上“构思新奇",说说你的理解。(5分)1分)6.阅读下而一首唐诗,回答问题。山路见梅感而冇作钱起莫言山路僻,还被好风催。行客凄凉过,村篱冷落开。晚溪寒水照,晴LI数蜂来。重忆江南酒,何因把一杯。【注】蜂,—本作“峰”。关于上面《山路见梅感而有作》一诗,清代纪旳有评价说“特有情韵”,还说“五、六(句)最佳”。请完成下面小题。1.诗中第六句“晴日数蜂来”,历来版本有分歧,一作“蜂”,一作“峰",请结合口己对诗作主旨的把握,谈一谈你会如何选用,并请简要说明理由。(4分)2.请从

5、创作手法运用的角度谈一谈你对纪购“特有情韵”这一评价的理解。(4分)7.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绵谷回寄蔡氏昆仲罗隐—年两度锦江游,芳草冇悄皆碍马,山牵别恨和肠断,今FI因君试回首,[注]绵谷:地名,今四川广元县。“蔡氏昆仲”,是罗隐游锦江时认识的两兄弟。1•这首诗依次表现了诗人怎样不同的感情?请作具体分析。(5分)2.诗歌中间两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闲居姚合不自识疏鄙,终年住在城。过门无马迹,满宅是蝉声。带病吟虽苦,休官梦已清。何当学禅观①,依止古先生?【注】禅观:即禅理、禅道。1.木诗

6、颔联使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5分)2.木诗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9.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军城早秋严武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雪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1.本诗中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主帅形象?(2分)2.这首诗的前两句运用什么表达方式?有何作用?(3分)3.有人说“满”字用得好,好在哪里呢?请具体分析。(3分)10.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陪金陵府相中堂夜宴韦庄①满耳笙歌满眼花,满楼珠翠胜吴娃②。因知海上神仙窟,只似人间富贵家。绣八俊攒红烛市,舞衣晴曳鵲天霞。却愁宴罢青娥③散,扬子江头月半斜。

7、【注】①韦庄(约836年一910年),字端己,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诗人韦应物的四代孙,五代前蜀诗人。韦庄曾经家陷黄巢兵乱,身困重围,又为病困,写作此诗时正值黄巢兵乱。②吴娃:吴俗谓好女为娃。③青娥:指年轻貌美的女子。1.分析全诗的结构层次。(5分)2.诗中“愁”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全诗是如何表现“愁”的?(6分)1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柏林寺南望郎士元溪上遥闻精舍钟,泊舟微径度深松。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西南四五峰。【注】精舍:僧、道居住或讲道说法之所。1.从体裁角度看,这首诗是。(1分)2.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画”

8、字在表悄达意上的作用。(4分)3•刘熙载说过:“画山者心有主峰,为诸峰所拱向;作字者心有主笔,为余笔所拱向。……善书者必争此一笔。”你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