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短文改错解题策略研究

高考短文改错解题策略研究

ID:43859352

大小:28.57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6

高考短文改错解题策略研究_第1页
高考短文改错解题策略研究_第2页
高考短文改错解题策略研究_第3页
高考短文改错解题策略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考短文改错解题策略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考短文改错解题策略研究【摘要】高考短文改错是集语法知识与语言技能于一体的综合性英语试题,旨在测试考生在语篇中判断、发现和纠正错误的能力。本文就此类考题提供一个解题思路与备考方案。【关键词】改错题策略备考【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962(2012)10(a)—0137—01高考短文改错是集语法知识与语言技能于一体的综合性英语试题,旨在测试考生在语篇中判断、发现和纠正错误的能力。该题虽然难度系数不高,却是学生容易失分的题目,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是考生对该题型认识不足,缺乏科学的解题策略指导。因此,笔者谈一谈对该题型粗浅的认识,供参考。题型分析高考短文改错以记

2、叙文为主,题材和语言都符合高中考生的实际,贴近生活,看似一篇出自于考生之手的100字左右的随笔。全文难度低于阅读理解和完形填空,无长、难句和生僻句型。考生平时在书面表达中常出现的错误也就是短文改错要考查的重点。能力要求:考生须具备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上下文意识及扎实的句法和词法知识。对于基础、语感俱佳,写作能力强的考生来讲,一遍通读后,多数题可以靠较强的语感解决,个别有区分度的难题,也不容易识别。而对于大部分基础一般,语感不强,写作错误较多的考生来讲,语感能解决的问题是少数,他们就更需要了解设题特点,总结做题策略。设题特点高考短文改错主要从行文逻辑、句法和词法三大方面考查。错误形式基本稳定

3、:七个左右错词替换,3个左右多词和少词。(小窍门:多余的通常是介词,而少词的往往是冠词,此说法为一家之言,仅供参考)。笔者认为考点大致如下:1-2个连词,1个左右代词(人称,物主或反身),4个左右动词,1个左右名词,1个左右冠(从第11处起)不计分。分析得知考点设题如下:1个连词;2个代词;4个动词;1个名词;1个冠词(80);1个副词;1个介词。解题策略第一步:通读全文,理解篇章。首先要从篇章的角度初步解决行文逻辑的问题,如连词(句与句之间的逻辑联系,准确判断并列、递进、转折、因果等的关系)和人称、物主、和反身等代词错误,及其它语感能解决的简单明显的问题。第二步:整句理解,逐级筛查。语言

4、只能以句子而不能以行作为意义单位,首先在上一步通读全文,理解篇章的基础上,整句审读,根据考点的考查重要程度,逐级筛查。首先关注谓语动词,称为一级考点,分别从语态、时态、主谓一致、及物不及物、动词短语、动词平行结构等几方面判断。二级考查点为该句的非谓语动词,三级则为名词可数不可数,单复数,四级为冠词,五级为形副介(但部分介词经常属于动词词组,属一级关注)。所谓逐级纠错,就是一级易错点没问题后,再关注二级,以此类推。这就避免里考生无的放矢,盲目瞎撞。第三步;复读全文,核查验证。这一步在分句判断,难免会顾此失彼,忽略上下文的情况下,显得十分必要。以上三步法是根据短文改错考点设题特点,从语言的篇-

5、句-词三个层次审视全文,总结出的应试策略,旨在让学生把困难逐级分解,避免纠错“塞车”,无从下手。备考建议短文改错虽然有规律可循,考生可以学习应对策略。但技巧毕竟是技巧,不是解题的万能钥匙,它无法解决不扎实的句法、词法基本功的问题,更不能解决较差阅读能力、书面表达能力的问题。所以笔者提出以下备考建议,以供参考。1.平时的英语学习中应重视句法和词法基础知识的学习,扎实基本功。2.不孤立的对待改错,要与其它题型的训练结合起来。没有一定的阅读量,正确的阅读技巧,短文改错解题的第一步语篇理解,无从谈起。因此,阅读训练应常抓不懈。同时,一个书面表达能力较差,自己在写作时错误百出的考生,怎么能够给别人纠

6、错?所以,改错能力差的考生,不能忽略平时的写作训练。此外,单词拼写试题,考4个左右动词,4个左右名词,1-2个形容词或副词。除关注语篇,注重句与句间上下文,考查连词不同外,它考查的词法和改错题型一般无二。还有,完形填空的上下文技巧的培养也促进短文改错题型上下文的技巧训练。由此可见,考生应该认真了解和掌握短文改错解题策略,但同时也不能忽略其它题型的训练,要善于从其他题型中获得有益的启示,做到触类旁通。只有这样,考生真正提高短文改错解题能力。当然,阅读输入量大,书面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完全可以凭超强的语感改出大部分错误,所以绝不能忽略阅读和写作而单纯强调短文改错技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