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当归致过敏现象研究

黄芪-当归致过敏现象研究

ID:43863464

大小:34.17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16

黄芪-当归致过敏现象研究_第1页
黄芪-当归致过敏现象研究_第2页
黄芪-当归致过敏现象研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黄芪-当归致过敏现象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黄艮当归致过敏现象研究关键词黄艮当归过敏反应口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07008黄艮和当归是临床常用的两味植物药物。黄艮味甘,气微温,气薄而味浓,可升可降,阳中之阳也,无毒。功善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澹、

2、=

3、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其化学成分含黄酮类成分毛兢异黄酮、3-轻基-9,10-—EEJ甲氧基紫檀烷,还含黄罠皂昔I、V、lll(kV、lll)o□当归性温,味甘、辛。长

4、于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其化学成分含基本内酯、正丁烯酰内酯、阿魏酸、烟酸、蔗糖和多种氨基酸,以及倍半话类化合物等。口黄艮是补气圣药,当归为补血圣药,两药合用血得气而速生,可增强补血功效。因此临床医生常常两药合用入煎剂治疗气血虚弱等证。口大多数人包括许多临床医生都知道中药针剂引发的过敏反应较多,他们会认为中药入煎剂比较安全。然而就是人们认为安全无毒的黄艮、当归入煎剂后致使患者发生过敏现象。例1:2006年2月。患者,女,30岁,汉族擞

5、师。因月经病前来就诊,用当归补血汤加减(方中用当归10g,未用黄艮)1剂后,面部及上肢出现皮疹并瘙痒,嘱其停药,给予抗过敏治疗痊愈。随后分3次对所服中药做皮肤斑贴试验。结果:当归(+),其余药物呈阴性反应。此患者确定为当归过敏。继续用桃红四物汤加味(去当归10g,加黄茯15g,阿胶10g悻化)3剂,患者服药后再未出现皮疹。□例2:2007年9月。患者,女,36岁,汉族,电力系统工人。因失眠、头痛、纳差前来就诊。辨证为心脾血亏,用养心汤加减(方中用黄Bl5g,当归12g)3剂,水煎服。服完1剂,面、背、胸部出现少量皮疹并轻度瘙痒,患者

6、接着又服1剂的第1次后,全身皮疹增多并出现红斑,颜面、口唇水肿,即来复诊。经仔细追问药物过敏史,患者回忆1年前自服当归丸后曾出现皮肤红斑,停药后自行消失。之后嘱停止服用剩余药物。原方减当归加鸡血藤15g,两剂水煎服。但服完1剂后,皮疹、红斑增多,口唇水肿加重,患者即前来就诊,即停用二诊用药,并用扑尔敏、地塞米松抗过敏2天后,皮疹、水肿消失。随后分3次对所服中药做皮肤斑贴试验。结果:黄蔑(+),当归(+),其余药物呈阴性反应。至此已知该患者为黄艮、当归入煎剂过敏。之后二诊方又减黄艮加党参12g,水煎连服3剂,无过敏现象发生口]。□单味

7、黄艮或当归入煎剂过敏反应有过报道[2〜3],黄艮、当归入煎剂过敏反应多见周身瘙痒、皮疹风团,凹陷性水肿,口唇、眼睑、口腔黏膜水肿等,还有四肢剧烈疼痛、震颤,甚至重症多形成红斑等。口这2例中药煎剂致过敏反应的病例,对于临床医生起到了警示作用。在临床工作中要详细询问过敏史,谨慎用药,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尽管目前对于黄茯和当归的致敏现象的原因还未明确,但至少我们应当认识到中药制剂无论是针剂、汤剂、亦或是丸散剂均可以致过敏现象的发生。口参考文献1王昕旭黄艮、当归入煎剂致过敏反应1例陕西中医,2009,30(9):92口2檀金川,李波黄艮入煎

8、剂过敏反应1例报道陕西中医,2003,2(1):18303程建新,李静中药当归致重症多形红斑1例中华误诊学杂志,2004,4(7):7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