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听障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分析及教育对策

对听障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分析及教育对策

ID:43881461

大小:2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6

对听障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分析及教育对策_第1页
对听障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分析及教育对策_第2页
对听障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分析及教育对策_第3页
对听障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分析及教育对策_第4页
资源描述:

《对听障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分析及教育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对听障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分析及教育对策[摘要]听力障碍儿童由于与外界沟通存在障碍,导致一些异于常人的不健全的心理及行为问题。木文通过三个案例,分析存在于听障儿童中的普遍心理及行为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关键词]听障儿童;心理障碍;德育教育听障儿童由于生理上的缺陷,使其与外界的交流渠道变得狭窄而不通畅,与普通孩子相比,他们缺少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情与情之间的交融,心与心Z间的沟通,这就导致了他们的一些异乎于寻常人的不健全的心理及行为问题,例如:孤傲,以自我为中心;放纵,自我约束能力差;多疑,考虑问题偏激;激怒,感情脆弱

2、易波动等。案例一:王某某,男,12岁,在学校是个比较听话的孩子,学习成绩不错,从孩子的穿戴和消费来看,他的家境应该是非常不错的。突然有一天,他的母亲来到学校,一脸无助的哭着说:“郑老师,求您帮帮我吧!孩子昨天晚上冋來,非向我要500元钱,说是要买一辆新自行车,我说,我和你爸爸都下岗了,家里哪来这些钱,你的那辆自行车不是挺好吗?就先骑着吧,以后再买新的,他听了,立刻火冒三丈,摔家里的东西,我说明天就去学校和老师说说,他竟然冲我过来,指着我的鼻子,恶狠狠地比画,如果你去学校把这事告诉老师我就打你。老师,我实在是管不了他

3、了,跟他无法沟通,你帮我管管吧听障儿童由于生理上的残缺,从小父母便対他们疼爱有加,觉得亏欠孩子,往往用过分的溺爱來弥补,在教育方法上是迁就放纵多,再加上多数家长不会手语,无法与孩子沟通,又缺乏教育方法,这就使这些孩子逐渐养成了恃娇恃宠、唯我独尊的个性,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的一些行为问题便不断暴露出来,到了这时,家长们才感到无能为力,束手无策,只好把孩子的教育统统推到学校。笔者认为,像王某这样的孩子,之所以出现在家中与在学校表现截然不同的两面性,其原因在于,孩子在学校是受到严格、良好的教育,可在家里又缺乏教育,家庭与

4、学校教育缺乏一致性。我想,对这部分孩子采取对策的关键在于,要更新家长的教育观念,使之以正确的心态对待孩子的缺陷,将过度地扶助变为独立意识和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这学期我校成立了家长学校,定期对他们进行手语培训以及进行听障儿童心理学和有关如何教育方面的讲座。这一举措对家长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教师与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双管齐下,形成合力,就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案例二:学生李某某,看到老师的手机放到桌子上,趁老师不注意就偷走了。后来得知当时有四五个学生看到了李某某拿老师的手机,可是当老师在调查这件事时,同学们

5、都说没看见,费了很大劲才从一个同学的口中得到线索,破了案。事后老师找到李某某问他为什么做出这样的事时,他说:“我喜欢手机”。问他错在哪里?他说:“我马虎了。”在聋校老师们经常耍“破案”。因此有的老师会做出这样的结论:偷东西、说谎是听障孩子的天性。笔者却认为,把这些归为他们的天性,显然是不公平的。由于听力障碍,导致听障儿童对语言理解得不深刻,不透彻,因此,造成一些学生是非观念差,法律意识不强,自我约束能力差。同时,由于家长长期的娇惯,使其意识不到拿别人的东西是错误的,这些孩子经常会做出一些在常人看来不该做的事,而每每

6、出现了问题时,又由于家长、老师与学生之间交流上的不畅通,而对一些问题采取了放任的态度。长此以往,逐渐便形成了恶性循环,给学校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隐忧。如何改正听障儿童的这些不良习惯。我想对策Z-,要经常对他们进行法制教育,通过一些具体、直观的较容易被他们接受的案例,提高是非辨别能力,增强法律意识,增强自我约束能力。另外,在教育过程中,要认真学习听障儿童心理学,研究他们的心理特点,加强道德法制教育,对于学生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要实施早期干预,无论人事、小事都耍认真对待,要有较高的洞察力,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赢得学生的信任和敬

7、佩,“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具有可塑性的听障儿童在老师的精心呵护和教育下,一定会改掉这些不良习气,健康成长。案例三:一天,六年级的李老师突然来到教导处,他对我们说:“今天早晨,接到两个学生家长的电话,说是两个学生一夜没回家,今天早上也没有上学”。经过询问同学才得知,他们是和社会上的聋人去外地找工作了。老师和家长马上感到问题的严重性,大家多方寻找,但都没有找到。半个月后,这两个同学回来了,问他们去了哪里,他们说是去了天津,原本说是跟着社会上的聋哑人去找工作,结果到了那里才知道这些人是让他们去抢包、偷钱。最终想了很多办法

8、才脱身。学生厌学出走的事件在很多特教学校发生,这类事件频发的原因有一是学生的自身原因,由于获取信息的渠道是以目代耳,所以他们看事情往往是关注表面。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金钱与物质的富足让他们眼花缭乱,令他们羡慕向往。他们认为上学没有用,只有到社会上去闯才可以实现心中规划的理想生活,或实现自己対物质和金钱的需求。于是相信社会上无业聋人的话,走上了自认为充满前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