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存在问题及对策探析探究

对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存在问题及对策探析探究

ID:43881677

大小:1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16

对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存在问题及对策探析探究_第1页
对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存在问题及对策探析探究_第2页
对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存在问题及对策探析探究_第3页
对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存在问题及对策探析探究_第4页
对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存在问题及对策探析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存在问题及对策探析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对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存在问题及对策探析探究摘要: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对学校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以及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当前各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入手,遵循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分析探讨的基础上,提出了增强教师参与改革意识、注重精品专业建设以及根据学生的不同发展需求进行区别教学并重视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完善人才考核评价机制等高职院校迫切需要采取的具体对策,以期对各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帮助。关键词: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

2、012)07(b)-0179-02随着我国对高技能型人才能力要求的大幅度提升以及就业压力的进一步加剧,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就业竞争力已成为各高职院校的必由之路。尤其是随着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部16号文)的发布实施,“以项目为导向,整合课程内容;以任务为中心,融教学做于一体;以双证书为目标,职业能力为主线”成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通过校企合作'‘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成为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在这场改革大潮中,各院校在广泛进行市场调研的基础上,与企业一起,对职业岗位进行分析,利用多种形式

3、组织教学及实训活动,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通过这场改革,各高职院校树立起了以“能力本位"为内涵进而关注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发展的理念。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肯定这一成绩的同时,也不难发现各高职院校在这场教育教学改革中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1当前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1.1过于注重对国家级、省级及校级精品课程的建设,而忽略了对本校精品专业的开发随着2003年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的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的发布实施,各高职院校都积极开展了精品课程的开发与申报工作。不论是从“精品的精品”到“精品的资源”,还是到目前“精品

4、的共享”,在不同的评选阶段,各高职院校都在精品课程的建设上取得了非常可观的成绩,拥有了许多国家级、省级以及校级精品课程,并组建起了精品课程的优秀教学团队,明显提高了该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带动了该校办学水平及办学质量的大幅度提高和办学特色的形成。然而,各院校在不遗余力的申报精品课程的同时,却往往忽视对本校精品专业的开发与建设,忽视了精品课程的开设要依附于专业的发展。而对高职院校而言,根据当前社会的实际需求,创建和拥有满足区域经济的实际需求、深受学生及其家长欢迎、并能实现高就业率的自身所特有的精品专业则更为重要与必需,而精品专业的优势恰恰是提高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以及更好的体现办学特色的

5、关键,是关乎高职院校今后生存与发展的最为重要的因素,而这却正为各高职院校所忽视。1.2全面坚持以就业为导向进行人才培养,忽视了高职学生的不同发展需求由于目前我国高考制度的不尽合理,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尽管绝大多数都是为了学习一门高等职业技术以实现顺利就业这一目的而来,但不能否认的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不喜欢所学专业而梦想另选他行的也大有人在,而决心继续深造,进入本科院校学习乃至立志成为一名研究者更是不乏其人。尤其是当今社会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与以往任何时候相比都显得更加突出与强烈。而目前各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均是围绕促进学生就业为目标,对高职学生学习其他行业知识以及进入本科

6、院校继续深造等其他方面的需求没有进行相应的课程及教学上的安排,加之目前专升本等制度的不尽如人意,往往使这部分存有其他个性发展需求的高职学生的这一梦想和要求不能成为现实,造成终身遗憾。1.3忽视对学生专业基础课程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就业后的“岗位迁移”造成障碍随着世界知识经济时代(创意经济在知识经济中占据核心的、前段的地位)的来临,世界各国亟需大量的创新型人才,这就需要对学生尤其是高职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我国的各高职院校由于基于“以就业为导向”思想的指导,往往把教育教学的重点倾向于单纯的职业技术教育,对学生侧重于某种专门技能和技术的教育和训练而忽视了高层次专业基

7、础理论教育,更偏废了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育和培养,因而单纯把高职教育办成了“就业教育”,最后导致的结果是,学生仅仅成为能相对好找工作的“技术工人”而无异于经过短期培训即能上岗的“农民工”、“临时工”,工资待遇更是少得可怜,仅仅可以满足其自身的温饱而已。更为严重的是,高职毕业生进入企业,往往只能从事初级的动手操作,由于相关专业基础知识及技术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过于缺失,不能根据就业单位的实际需要顺利进行就业后的“岗位迁移”,严重影响今后自身的继续发展。而就业后的"岗位迁移”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