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应用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肺结核诊断中作用

合理应用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肺结核诊断中作用

ID:43882735

大小:2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16

合理应用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肺结核诊断中作用_第1页
合理应用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肺结核诊断中作用_第2页
合理应用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肺结核诊断中作用_第3页
资源描述:

《合理应用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肺结核诊断中作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合理应用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肺结核诊断中作用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9.244肺结核是一种常见传染性疾病。实际工作中常因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影像表现多样,难以确诊,甚至造成漏诊、误诊。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1年6月收治肺结核患者112例,旨在为临床合理选择检查方法提供可靠依据,具体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患者112例,男64例,女48例,年龄16〜73岁,平均43.6岁,病程2周〜2年。全部患者进行胸部透视+常规拍摄胸部正侧位片+常规胸部CT扫描,50例患者进行CT增强扫描,15例采用MRI检查。胸部正侧位釆用GE飞天6000DR拍片机;CT扫描

2、采用GELightspeedplus+多层螺旋CT机,层厚7.5mm,层距7.5mm,高分辨扫描层厚1.25mm。MRI检查用SIGNACONTOUP0.5T低场MRO结果112例肺结核病例不同影像学检查准确率对比,见表1。讨论肺结核病变以渗出与增殖为主,伴随干酪样坏死、多发纤维化、钙化,影像学表现复杂、多种多样。在实际工作中,合理选择影像学检查可减少漏诊和误诊。各种检查比较和意义:①电视透视作为体检筛选,发现病变还需胸片、CT检查。透视虽简单、快速,可转动体位,但清晰度精细度差,无法前后对比,且辐射量大。②胸片对病变的部位、数目、边界、密度和周围关系等可作出大体判断[1],但其病变的详细结

3、构观察较差,肺门区、纵隔旁、心后、近横膈区等部位的病变难以显示。③CT密度分辨率高可显示病灶细节。有助于显示钙化、卫星灶、支气管充气征、支气管扩张,如发现多个小的结节聚集成团有利于结核诊断[2]。④合理选择CT增强扫描、HRCT、MIP、SSD、CTVE等技术手段,更能清楚地了解病灶内部、边缘情况及周围结构的关系[3],为鉴别诊断提供更多信息。胸部CT扫描通过对病灶密度的变化来判定病灶有无活动性,对肺结核判定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⑤MRI不宜作为肺结核常规检查,对有碘过敏史、疑纵隔淋巴结肿大患者可以选择MRI检查。综上所述,合理选择影像学检查方法对提高肺结核诊断率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工作中,对

4、有临床症状的患者应拍胸片或行胸部CT检查。抓住本质性的影像学表现,结合临床及相关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全面分析。必要时采用纤支镜,经皮肺部穿刺活检等检查技术,对不好发部位的结核,应全面分析,结合病史和临床表现,进行动态追踪观察,亦可作出诊断,减少误诊率。以期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参考文献1LeungAN.Pulmonarytuberculosis:theessentials[J]・Radiology,2009,210(2):307-322.2LeeKS,LmJG・Crinadultswituberculosisofechest:characteristicfindinandroleinmana

5、gement[J].2005,164:13-14.3ParkS,HongYK,JooSH,etal.CTfindingsofpulmonarytuberculosispresentingassegmentalconsolidation[J]・JComputAssistTo-mogr,2003,23(5):736-742.4Sonntag0.Hemolysisasaninterferencefactorinclinicalchemistry[J].ClinBiochem,2002,24:2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