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补充材料

教育学补充材料

ID:43896981

大小:60.61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0-16

教育学补充材料_第1页
教育学补充材料_第2页
教育学补充材料_第3页
教育学补充材料_第4页
教育学补充材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学补充材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节世界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存在的问题一、世界教育面临的挑战1.国际竞争的加剧在冷战结束之后,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世界上一些主要国家都在调整国家冃标,力图在急剧变化的世界中为自己定位。2.知识经济的兴起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之上的经济。知识技术和信息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知识技术和信息发展靠创新、靠人才,因此知识经济是以不断创新为灵魂的经济,是以人才为核心的经济。3.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全球化是指人类社会以经济为主导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诸方面在全球范围内互动,汇合成一个全球社会的历史过程和趋势。4.信息技术的挑

2、战第一次技术革命是以18世纪70年代蒸汽机发明完成为标志,这是一场动力机革命。第二次技术革命是以19世纪70年代直流电机发明完成为标志,称之为电力革命。第三次技术革命从20世纪中叶开始,是以微电子技术为中心的新的科学技术革命,也称“信息技术革命”。信息技术的发展正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及其物质载体。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为教育教学的改革提供的突破口。二、教育理念的发展与变化在当代社会,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一些强劲的教育思潮,如终身教育思潮、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思潮、教育的个性化思潮、后现代主义教育思

3、潮、教育的民主化思潮、全民教育思潮、教育的经济主义思潮、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潮等。1、终身教育思潮1965年,法国教育家保罗•郎格朗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国际成人教育会议上,发表了题为《论终身教育》的报告,首次提出了终身教育的概念。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了研究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建议把终身教育作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今后若干年内制订教育政策的主导思想。1996年,由雅克•德洛尔任主席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题为《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建议“终身教育建立在四个支柱的基础上: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

4、共同生活、学会生存。”(1)终身教育的内涵。一是从纵向上讲,终身教育包括一个人从生到死的各个阶段的教育,而不仅仅是指学校教育阶段的教育,它强调教育的不间断发展,强调教育的连续性。二是从横向讲,终身教育包括教育的各个方面、各项内容,强调各种教育之间的有机联系,强调教育的整体性。(2)实施终身教育的原则。其一,终身原则。其二,机会均等原则。其三,全民性原则。其四,多样性原则。其五,协调和整合原则。(3)构建学习化社会(learningsociety)。(4)终身学习。终身学习概念更加突出了学习者的主体价值,史为贴近人们的生活和生存状态的选择。2、可持续发展的

5、教育思潮1987年,联合国成立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的研究报告,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耍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的发展观,它的基本涵义是保证人类社会具有长远的、持续发展的能力。具体地讲,可持续发展具有以下几个涵义:其一,发展的可持续性。其二,发展的公平性。其三,发展的共同性•其四,发展的整体性。其五,发展的协调性。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概念应运而生。这一概念包含三个方面的涵义:第一,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是指环境与发展教育。第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是指

6、以可持续发展为发展模式的教育。第三,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是指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3、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潮后现代主义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欧洲大陆,在80年代后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思潮。共同的特征包括:(1)反基础主义、反本质主义。(2)不确定性、内在性。(3)对科学理性的质疑。(4)告别整体性、同一性。后现代主义的基本教育主张表现在:(1)在教育研究方面。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强调多元、崇尚差异、主张开放、重视平等、推崇创造、否定中心和等级,去掉本质和必然。后现代主义者否定绝对真理的合法性。(2)在教育目的观方面。后现代主义教育学者认为教育应造就一批具有批判能

7、力的公民,促进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和了解,建立各种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道德意识以及对自然、土地的伦理概念,从而建立一个和平和处、充满和谐的社会。(3)在课程观方面。课程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探求知识的过程;课程发展的过程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4)关于教师的作用及师生关系。后现代主义者鼓励教师和学生发展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师生Z间通过沟通达到“和解”o(5)在教育管理方面。强调对话、理解、交流、解释等在管理中的作用等,强调管理民主化、分权、公正,追求人的自由、解放、价值和创造等。4、教育个性化思潮从70年代屮后期开始,而对信息革命的挑

8、战和教育发展屮存在的问题,世界各国逐步加强教育的多样性和个性,个性化成为80年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