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学补充内容.doc

小学教育学补充内容.doc

ID:35976295

大小:10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4-29

小学教育学补充内容.doc_第1页
小学教育学补充内容.doc_第2页
小学教育学补充内容.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教育学补充内容.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补充内容)1.教育作为一个复杂而完整的系统,其具体构成要素只要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现在通称学习者)和教育影响三个基本要素。2.教育影响是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及其联系的总和。3.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两个“人”的要素,教育影响属于教育过程中的“物”的要素。填空题:教育作为一个复杂而完整的系统,其具体构成要素只要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三个基本要素。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两个“人”的要素,教育影响属于教育过程中的“物”的要素。第四章 学生与教师(补充内容)1.《儿童权利公约》规定的儿童的基本权利为:生存权、受保护权、参与权、发展

2、权。2.不同的教师进行教学管理的方式不同,目前主要存在三种教师的管理类型:强硬专断型、放任自流型以及民主管理型。填空题:《儿童权利公约》规定的儿童的基本权利为:生存权、受保护权、参与权、发展权。填空题:不同的教师进行教学管理的方式不同,目前主要存在三种教师的管理类型:强硬专断型、放任自流型以及民主管理型。第五章 课程(补充内容)1.课程设计的根本任务是把课程设计的目标和经过筛选的内容化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不同层次的设计完成不同的任务,产生不同的结果。(熟读,有印象即可)宏观层次的课程设计通常表现为关于课程宗旨、课程性质、课程内容的主要范围或者选

3、择内容的主要指导原则等等。中观层次的课程设计以宏观的课程设计为前提和基础,是在具体的课程门类基础上进行的,多以教科书或者其他形式的教材为物质载体体现,具体化为各门课程的大纲或标准。微观层次的课程设计是教师根据各种相关因素的具体情况而进行的再设计,在我国的课程实践中,教师进行微观设计时所受到的牵制比较大,能够发挥的实际作用也有限。(熟读,有印象即可)2.课程设计的类型:课程设计的突出特点是其内容的组织形式。通常来说,课程设计有两种:水平式和垂直式。①课程水平式设计是指课程的并置安排。②课程垂直式设计是指课程的纵向安排。填空题:通常来说课程设计有水平式和垂

4、直式两种。第六章教学(上)(补充内容)1.新课程改革的“三维目标”:新课改以其鲜明的“三维目标”而备受关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获得,相当于传统的“双基教学”。“过程与方法”目标突出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同时成为获得学习方法和能力发展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强调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引起积极的态度体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2.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1)全面发展的教学观:①教学重结论更重过程;②教学

5、关注科学更应关注人:第一,关注每一位学生。第二,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第三,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2)交往与互动的教学观: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3)开放与生成的教学观:开放,从内容角度讲,意味着科学世界(书本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生活世界是科学世界的基础,是科学世界的意义之源,教育必须回归生活世界,回归儿童的生活。开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生成,每节课要让学生有实实在

6、在的认知收获,同时也要有或多或少的生命感悟。填空题:新课程改革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填空题: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要树立的教学观是全面发展的教学观、交往与互动的教学观和开放与生成的教学观。第七章教学(下)(补充内容)1.教学原则是怎样制定出来的呢?首先,教学原则源于教学实践。其次,教学原则是根据教学规律提出来的,是教学规律的反映。第三,教学原则的确立应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第四,制定教学原则还要考虑教育的目的、任务。2.直观手段有三种:①实物直观;②模像直观;③语言直观。(直观教具: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3.备课形式

7、:教师通常有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两种形式。4.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呢?①教学目标明确。②教学内容正确。③教学方法恰当。④教学组织严密。⑤教学语言规范。⑥板书设计合理。5.课外辅导一般有个别辅导和小组辅导两种形式。6.考试的基本要求:①严格按照课程标准要求,不出偏题,怪题,不搞突然袭击。②既考基础知识,又考基本能力;既考理解知识,也考应用的知识。③考试方式要灵活,注意笔试、口试、操作考试相结合,开卷、闭卷相结合。④试题类型多样化,包括名词解释、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判断题、分析题、论述题、匹配题、综合运用题等。⑤考试时间、次数要统一安排,防止学生负担过重。⑥

8、成绩评定要客观、改正。及时进行考试分析,指出存在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7.班级授课制的局限性: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