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深植于教育沃土的经典

一部深植于教育沃土的经典

ID:43923237

大小:128.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0-16

一部深植于教育沃土的经典_第1页
一部深植于教育沃土的经典_第2页
一部深植于教育沃土的经典_第3页
一部深植于教育沃土的经典_第4页
一部深植于教育沃土的经典_第5页
资源描述:

《一部深植于教育沃土的经典》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部深植于教育沃土的经典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之所以不同于其它的教育经典,是因为作者是一位一生都没有离开过最基层教育岗位的教育工作者,书中每一个观点、每一个教育细节、每一个有说服力的案例,都仿佛跨越了时空的界限,似乎仍然发生在我们的身边一样,读来感到特别的亲切,也特别具有启发性,有些还能引起我们强烈的共鸣。为什么早在一年级就会出现一些落伍的、考不及格的学生,而到二、三年级有时候还会遇到落伍的无可救药的,因而教师干脆对他放弃不管的学生呢?这是因为在学校生活的最主要的领域——脑力劳动的领域里,对儿童缺乏个别对待的态度的缘故。定格我

2、的课堂,无数片段涌入眼帘。如:一年级“认识左、右”一课中,一部分小朋友分不清道不明呀,老师采取各种方式教学,终于有所感悟后,在练习册中填写“左、右”,又遇见困难了。之前是分不清楚左、右手,现在是分不清楚“左、右”这两个字。好在一个小朋友自己创造了一首儿歌“右手会吃饭,右的下面是个口,左手会做工,左的下面是个工”。全班推广开来,消除难题,皆大欢喜!《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通过鼓励和帮助学生自己阅读课外书籍来促使其感悟的方法,对于我们在教育中解决对“后进生”教育这块“最难啃的硬骨头”,有着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不要把学习之母变成后娘》则通过形象化比喻进行阐述

3、:“复习是学习之母。可是,善良的母亲常常会变成凶狠的后娘。当学生被迫在一天或几天之内做完曾经在几个星期和几个月里所做的事情,譬如说,一下子要复习完10节、20节甚至更多节课所教过的教材时,就会发生这种情况。大量的事实和结论一下子压到学生肩上,在他的头脑里把一切都搅和在一起了。”这个比喻则是我们处理好教学与复习的关系的一条原则。“学而时习之”是我国传统的复习方法,在这里与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兴趣的秘密何在关于兴趣,我们当老师的,有太多的话要说,谁都知道,兴趣是成就一切事业的基础,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动力。而看看我们现在实际的教学生活,恐怕抱怨最多的就

4、是,学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自己教课也提不起兴趣。那么如何解决这个现实的根本问题。在这里,苏氏主要从上课的角度向我们提出了几点建议,首先我们要将课上得有趣,何为有趣?就是: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正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这种对课的描述很令人向往,有些老师说,可能是力所不及的。说实话,要想使每一节课上得让学生感兴趣,也是不可能的。那么,这样说有什么意义呢,我觉得苏氏在这里还提出了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对知识的兴趣的第一个源泉、第一颗火星,就在

5、于教师对上课时要讲的教材和要分析的事实所抱的态度。学生没有兴趣,我们首先要自身一下,你对所讲的知识有兴趣吗,你想办法去创设情景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吗?这里面我引用一句我们教师耳熟能详的话: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这种需要天性使然,可为什么慢慢会磨灭呢,我们当老师的难道没有一定的责任吗?所以在这里,我想到这一条建议更多地是促使我们思考,教师如何保持一颗童心,保持对知识的趣,并且有强烈的责任感,只有我们首先做到了,才会去激发学生的兴趣,才会不去做伤害学生心灵的事

6、,才不会对任何事情漠不关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