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 椎管内肿瘤-殷艳霞

MR 椎管内肿瘤-殷艳霞

ID:43928510

大小:3.29 MB

页数:66页

时间:2019-10-16

MR 椎管内肿瘤-殷艳霞_第1页
MR 椎管内肿瘤-殷艳霞_第2页
MR 椎管内肿瘤-殷艳霞_第3页
MR 椎管内肿瘤-殷艳霞_第4页
MR 椎管内肿瘤-殷艳霞_第5页
资源描述:

《MR 椎管内肿瘤-殷艳霞》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椎管内肿瘤的影像学表现肿瘤的发病部位髓内肿瘤髓外膜下硬膜下髓外膜外硬膜外哑铃状硬膜内外,通过椎间孔硬膜外肿瘤脊髓及蛛网膜下腔均受压狭窄,压迫硬膜囊连同脊髓一起向一侧移位髓外膜下肿瘤脊髓受压向一侧移位,肿瘤侧蛛网膜下腔增宽,呈小杯口状,髓内肿瘤引起局部脊髓梭形肿胀膨大,梗阻面呈大的杯口状;椎管内肿瘤的临床表现髓内肿瘤:多发生于20-50岁,以疼痛为最常见的首发症状,逐渐出现肿瘤节段以下的运动障碍和感觉异常,表现为肢体无力、肌肉萎缩和截瘫,肌张力和腱反射异常。髓外硬模下肿瘤:多发生于20-60岁,病程较长,典型症状为神经根疼痛,以后出现肢体麻木、酸胀感或感觉减退。随着症状

2、的进展可出现瘫痪及膀胱、直肠功能障碍。髓外硬膜外肿瘤:如转移瘤多见于老年人,病程进展较快,疼痛是最常见的首发症状,很快出现严重的脊髓压迫症。淋巴瘤常累及胸腰椎,主要表现为脊髓和神经根受压症状,以局部疼痛最为多见,逐渐出现下肢运动、感觉障碍和括约肌功能紊乱。髓内肿瘤(15%)室管膜瘤星形细胞瘤血管母细胞瘤髓外硬膜下肿瘤(60-75%)神经纤维瘤和神经鞘瘤多见脊膜瘤次之髓外硬膜外肿瘤(15%)转移性肿瘤最多其次为同时生长的硬膜内外肿瘤少数原发于硬膜外的病变平片表现50%椎管内肿瘤能引起椎骨改变,可提示诊断椎管扩大正位椎弓根破坏、变形,两侧同时受累可呈括弧变形,间距增大侧位

3、椎管前后径增大椎体变形侧位后缘受压破坏,呈向前的弧形凹陷椎板变薄消失椎间孔扩大发生于神经根肿瘤横突、肋骨头破坏,椎旁见软组织肿胀(向椎间孔外生长的肿瘤)椎管内肿瘤钙化少数肿瘤可发生钙化,有助于定性诊断如血管细胞瘤脊膜瘤良性:骨质压迫边缘清、硬化恶性:侵润破坏边缘模糊不清对定位定性诊断价值不大髓内肿瘤占椎管内肿瘤15%,常见的有室管膜瘤,星形细胞瘤,血管母细胞脊髓造影脊髓增粗呈梭形膨大,无移位一侧或两侧蛛网膜下腔变窄,造影剂从两侧分流如蛛网膜下腔闭塞,则椎管完全梗阻,正侧位梗阻端呈大杯口CT硬膜囊普遍膨大,密度不均匀,边缘不清CTM蛛网膜下腔普遍变窄呈一薄环包围膨大的脊

4、髓,环的外缘常紧贴椎管内缘MRI脊髓局限性增粗,病灶在T1加权为略低信号,T2加权为略高信号或明显高信号。信号强度常不均匀。病灶范围大,周围水肿较明显。从各个方位观察,病灶周围蛛网膜下腔变窄或闭塞。定性诊断室管膜瘤是一种生长缓慢的良性肿瘤占60%,好发于脊髓的圆椎和终丝,此处的髓内占位,首先要考虑室管膜瘤可能,肿瘤的钙化、出血、囊变机会较少星形细胞瘤占第二位,发生于任何部位,但以脊髓的上段为多,多发生于儿童,囊变机会较多,CTC+均匀强化血管母细胞瘤好发于颈胸段脊髓,20~30岁多发,囊变为其特点也可发生钙化CTC+明显强化,MRI矢T1W脊髓弥漫而广泛增大,其中多发

5、的低信号区如果低S区,边缘清楚提示为囊肿形成,横T1W病变在脊髓的背侧为本病的主要的特征,异常的血管结呈点状或蜿蜒状无信号区(流空效应),T2W肿瘤高信号,囊肿信号更高室管膜瘤约占髓内肿瘤的60%,起源于中央管室管膜细胞或终丝的室管膜残留;是一种生长缓慢的良性肿瘤好发部位:腰骶段、脊髓圆锥、终丝易囊变,常继发脊髓空洞,出血、钙化的机会较少发病年龄为30-70岁,男性多于女性,且肿瘤较大CT表现:*脊髓膨大,密度减低,囊变区密度更低;*椎管扩大;*肿瘤实性部分呈轻度强化或者可以不强化MRI表现:*脊髓呈梭形肿大,T1WI呈较均匀的等或低信号,T2WI为稍高信号,伴有囊变

6、、坏死、出血时信号可以不均匀*肿瘤实体部分可以明显不均匀强化间变性室管膜细胞瘤星形细胞瘤占髓内肿瘤的40%,76%为I—II级,24%为III—IV级发病部位以颈胸段脊髓常见,儿童可累及脊髓全长38%的病变有囊变,可以合并脊髓空洞症儿童多见,无性别差异,一般肿瘤较小CT表现:*脊髓增粗,呈等、低或稍高密度影*囊变呈更低密度*可见轻度强化MRI表现:*脊髓形态改变,明显有增粗*肿瘤T1信号低于脊髓的信号,T2信号高于脊髓*囊变、出血、脊髓空洞使信号不均匀*肿瘤实体部分明显强化,有时均匀或不均匀鉴别诊断星形细胞瘤:发病年龄轻,儿童多见;发病部位以颈胸段多见,马尾和终丝少见

7、;病变范围广泛,脊髓空洞较少见室管膜瘤:病变范围相对局限,常合并脊髓空洞;髓外硬膜下肿瘤占椎管内肿瘤的60%,多为良性肿瘤以神经纤维瘤和神经鞘瘤多见,脊膜瘤次之脊髓造影病变的蛛网膜下腔常完全梗阻,梗阻端显示光滑锐利的小杯口状充盈缺损脊髓受压向健侧移位患侧的蛛网膜下腔增宽,而对侧蛛网膜下腔变窄(被移位的脊髓挤压)患侧蛛网膜下腔外缘与椎弓根间距离下降CTC-软组织窗:仅能显示椎管内局部或全部硬膜外脂肪闭塞,肿瘤等或稍高密度,有时见囊变或钙化,骨窗:椎管扩大,椎弓根侵蚀,椎板变薄,椎体后缘凹陷C+肿块可有不同程度强化CTM肿瘤处的蛛网膜下腔充盈缺损,脊髓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