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说明文考题剖析

初中说明文考题剖析

ID:43929868

大小:4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7

初中说明文考题剖析_第1页
初中说明文考题剖析_第2页
初中说明文考题剖析_第3页
初中说明文考题剖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初中说明文考题剖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说明文考题剖析在中考现代文阅读测试中,说明文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各地中考试卷来看,说明文阅读测试的考点有:1.认识并把握说明的对象,概括其特征;2.辨别与判定说明的顺序;3.分析说明的方法,理解其在文中的作用;4.品析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5.整体理解说明的内容,正确筛选和提炼文屮的信息;6.阅读图形,辩识表格,解说表格,或者根据文章内容设计表格;7.从结构上分析文屮段落、句子的作川;8.联系文章与生活实践谈自己的感悟、发现或创造、发明。做好说明文的阅读,首先要掌握说明文阅读的相关常识,如说明文的类型(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常见的说明顺序(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

2、九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分类别、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幕状貌、列图表),说明文中句子在结构上的作川(总起、分说、总结、过渡、照应等),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前提是准确,有平实和生动两种基本风格)等。其次要从整体着眼,准确地抓住文段的中心句、关键句,了解中心句与支撑句的关系,探寻文段的组合规律,概括文段内容。最后还要结合文段内容,运用联想、想像、推理、印证等方法进行个性化表达。说明文主要考查考生从文中准确获取信息的能力,设题主要围绕准确认读、准确理解、准确筛选來考虑。考题常设置干扰性因素:(1)增减扩缩,就是对原文的句子加以改动,通过增加某些字或减少某些词语

3、的办法,扩大或缩小说明范围。(2)鱼目混珠,就是用似是而非的词语或句子来替代正确的,造成歧意。(3)颠三倒四,是指设置选项时,有意将原文的句子关系打乱,造成理解的难度,如颠倒因果关系,搅乱先后次序。(4)无中生有,就是利用考生的思维惯性,诱考生用想当然代替清醒的理性思考。解题的程序,有句顺口溜:“先读原文通大意,再读题干做标记,找出范围对应句,比较选项看差异。”先读原文,完成3个任务:(1)T解文章大意,即说明的对象,各段之间的联系,作者的见解及相关材料。(2)给段落标上序号。(3)给重要句子和关键词语做上记号。其次,读题干很重要,要给重要词语做上标记。如1999年卷第1题

4、,可做如下标记:“本文第一口然段提出了一种假说,对这种假说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标记。第一处是命题点所在的位置,第二处是试题考查的内容,第三处是选择答案的标准。第三,找出答题的范围和对应句是答题的实质性阶段。-•般來说,答案的检索区间应在命题点的附近,如第1题答案在第1段或第2段。找对应句更重要了,可以说找到了对应的句子,就基本上找到了答案。比鮫选项找出差异是最后一步,即完成答题。如第1题B项说:“比起人类来,冬眠的哺乳动物在更宽的范围里发生了变化。”漏了“调节性”几个字,与文章原意不合。说明文阅读题都是单项选择题,选择止确选项方法有三:直选法、排除法、类推法。直选法,即直

5、接选出正确答案。这种方法适用于一目了然的题目,有的答案自C一下子能够确定。也适用于“选非题”,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排除法,可适用于一切类型的选择题。它通过排除不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将正确的答案显露出来,提高答案准确性。用排除法要找准“第一知识点”,即首先耍排除的选项被排除的依据,须具备2个特征:一是判断得最准确,二是最有价值,确定这个知识点后可排除较多的选项。类推法,适用于部分选择题。根据合理推断,迅速排除某些选项,或根据已知情况推断未知情况,迅速确定答案。一、了解说明方法:举例子:使文章更加具体,更有说服力,更客观地说明了事物。使比较抽象,复杂的事

6、情或事物变得通俗易懂,让人信服。举例子必须让人觉得有真实感。打比方:利川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说明文屮的打比方,同修辞方法屮的比喻是一致的。用这个方法,可以把抽象复杂的爭物说得浅显易懂,具体生动。下定义: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叫下定义。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列图表:为了把复杂的事物说清楚,还可以采用图表法,来弥补单用文字表达的缺欠,对有些事物解说更直接、更具休。使读者直观,一目了然地了解事物的特征。诠释法:诠禅法乂称作诠释。从一个侧面,就爭物的

7、某一个特点做些解释,这种方法叫诠释法筋....的例子,说明…………的…………的特点。)甲二乙,乙工甲作比较:1、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牛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卬象。2、利用两种不同事物Z间的相似Z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形状特点。摹状貌:(现在学校大多不提倡这个方法,文章中很少遇到。)为了使被说明对象更形象、具体,可以进行状貌摹写,这种说明方法叫墓状貌。(和描写要区分开,两者虽一样,不过是在不同的文休中的。)作引用:有力说明,并引资料说明。引资料的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