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贯彻实施《科普法》

认真贯彻实施《科普法》

ID:43950988

大小:84.93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10-17

认真贯彻实施《科普法》_第1页
认真贯彻实施《科普法》_第2页
认真贯彻实施《科普法》_第3页
认真贯彻实施《科普法》_第4页
认真贯彻实施《科普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认真贯彻实施《科普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认真贯彻实施《科普法》努力开创新时期气象科普工作的新局面中国气象局副局长中国气象学会副理事长郑国光(2003年12月5日)各位来宾、各位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的颁布实施,将科普工作纳入法制的轨道,为我国科普事业揭开了崭新的一页,也为气象科普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气象科普工作是全国科普工作的组成部分,是推动我国气象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并提出“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和伪科学

2、的良好氛围”。如何做好科普工作,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养,是摆在全党全社会面前的一项责任和义务,关系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关系到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科技部、中宣部、中国科协于去年12月召开了第三次全国科普工作会议,部署贯彻落实《科普法》,研究制订加强科普工作的政策措施,也为气象科普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一贯重视和支持气象科普工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新时期中国气象事业发展的新形势下,召开第二次全国气象科普工作会议,研究部署新时期气象科普工作

3、,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这次会议的主题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以下简称《科普法》)和第三次全国科普工作会议精神,总结1997年第一次全国气象科普工作会议以来的成绩与经验,紧紧围绕新时期中国气象事业发展的目标,研究制定加强气象科普工作的措施,全面推动新时期气象科普工作。现在我代表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向大会做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审议。•、六年来气象科普工作的主要成绩与经验(一)健全科普管理机构,认真贯彻落实《科普法》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重视和支持

4、科普工作。1994年12月,党中央、国务院制定发布了《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科普工作开始受到全社会的关注。中国气象局也于1996年成立“气象科普工作协调小组二并专门设立“中国气象局科普工作办公室=挂靠在中国气象学会秘书处。为进一步加强气象科普工作的领导,中国气象局局长亲自担任协调小组组长。今年5月对协调小组又进行了调整,组成了以中国气象局秦大河局长为组长的新一届气象科普工作协调小组。1997年9月,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联合召开首次全国气象科普工作会议,并下发了《中国气象局、中国气

5、象学会关于加强气象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此后,全国大部分省(区、市)相继成立了科普工作办公室或科普工作领导小组,其它省(区、市)也指定了开展科普工作的专门机构和负责人。这些措施为顺利开展气象科普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也为全国气象科普事业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2002年6月,《科普法》颁布实施后,中国气象学会及时向各省(区、市)气象学会转发了中国科协“关于认真学习和贯彻《科普法》的通知”,并于2002年8月与中国气象局联合召开了学习贯彻《科普法》座谈会。会议一致认为:《科普法》的颁布实施,是我国政治

6、、科技、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对于我们坚持“依法治国”方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将产生深远的影响。认真贯彻《科普法》,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一项庞大和重要的社会系统工程。《科普法》第十七条规定,气象等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应当结合各自工作开展科普活动:这对于气象科普工作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2002年12月,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科技部、中宣部、中国科协于去年12月召开了第三次全国科普工作会议,这次会议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为切实贯彻落实《科普法》,部

7、署制订了加强科普工作的各项任务和措施。(-)气象台站对社会开放,科普活动普遍展开,逐步树立气象科普品牌六年来,各地气象台站对外开放活动成绩显著,逐步树立了气象行业的科普品牌。自1998年起,每逢"3.23"世界气象日到来之即,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都联合发文,要求各地各单位具备条件的气象台站,要精心组织对外开放。1999年中国气象局下发了《关于建立气象台站对外开放制度试点工作的通知》。各地气象台站纷纷打开大门,向社会公众开展对外开放活动。在近几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期间,气象台站对外开放成为各地科技活动

8、周的一大亮点。目前,全国各省(区、市)气象台在“世界气象日”和“科技活动周”中均对外开放,还有不少地(市)级气象台(站)也开始对外开放。部分气象台(站)已形成固定的开放制度。台站开放期间,各地出现许多感人事例。从学龄前儿童到白发苍苍的老人,从院士到农民,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显示了气象科技独特的科普魅力。各地社会公众对气象台(站)对外开放评价很高,许多人认为能够有这样的参观机会十分难得。据统计,自1997年以来,全国各省(区、市)、地、县级有1500多个气象台(站)对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