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公民教育的教学困境及对策

试析公民教育的教学困境及对策

ID:43951486

大小:31.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17

试析公民教育的教学困境及对策_第1页
试析公民教育的教学困境及对策_第2页
试析公民教育的教学困境及对策_第3页
试析公民教育的教学困境及对策_第4页
试析公民教育的教学困境及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析公民教育的教学困境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析公民教育的教学困境及对策试析公民教育的教学困境及对策摘要:当前公民教育在教学实践层面上面临着诸多困境,集中表现为公民知识与公民实践的分裂、公民个体与社会生活的疏离。在这种分裂与疏离的状态之下,公民教学往往沦为了僵硬的、抽象的知识授受,而未能真正进入受教育者的个体实践和内心世界,公民教育的效果也因此遭受了严峻挑战。公民教学若想摆脱困境,就必须更好地建构学校生活、课堂生活以及社区生活,从而改变公民教学的知性灌输倾向,实现公民知识与公民实践、公民个体与社会实践的有机融合,最终培育出更为健全的公民品格。关键词:公民教育;教学实践;公民认知;公民行动中图分类

2、号:G41文献编码:A文章编号:2095-1183(2014)06-0004-04叶飞,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副教授,教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江苏南京,210097o①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青年课题“公共交往与学校公民教育的实践策略研究”(批准号:EEA110340)o当前,我国学校课程设置中虽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公民课程”,但是有关公民以及公民教育的教学活动却广泛地存在于中小学的课程教学中,包括小学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初中的思想品德以及高屮的思想政治等课程的教学活动。这些课程不仅实现着品德培养的目标,同时也实现着公民教育

3、的目标。但是,对于当前我们的公民教学而言,教学实效性依然较差,教育目标也没能得到有效的落实。之所以产生这种情况,非常重耍的一个原因就是公民教学往往处于公民知识与公民实践、公民个体与社会生活相分裂、相疏离的困境。在这种疏离与分裂的状态之下,公民教学很容易沦为“舍本求末”的教学活动,难以有效地培养起受教育者的公民情感、公民态度、公民价值观以及公民效能感,从而也就无法真正培养受教育者的公民品质和公共精神。一、困境之一:公民认知与公民实践的分裂公民教育和公民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公民品质和公共精神的主要方式,不仅要提升受教育者的公民知识素养,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受教育者

4、的公民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参与社会公共生活,并且在参与公共生活的过程中捍卫自身的公民权利,同吋也履行自身的公民责任。但是,在当前的公民教育实践中,由于受到漫长的灌输式德育传统、知性徳育传统的影响,学®作为公民主体的身份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知识灌输的教学模式仍然大行其道,学生儿乎很少作为公民主体参与到公民实践活动当中,他们的公民认知与公民实践极易产生分裂,这无疑极大地制约了公民教育效果的实现。公民教学中公民认知与公民实践的疏离,首先集中表现为公民知识教学与公民实践活动的脱离,即公民教学过程中的公民知识由于缺乏实践行动系统的支持,最终与实践活动产生了严重

5、的脱节。止如哲学家康德所言,人的道德能力事实上是一种实践理性的能力,实践理性指导人们去做应该做的事情,并且付诸道德实践。[1]人的道德知识和公民知识并不能直接与实践理性简单地划上等号。只有让学生广泛地参与到各种公民实践活动当中,才能促进公民知识向公民实践理性的转化。道德伦理和公民伦理虽然可以概括为抽象的知识,但是道徳学习和公民学习木身并不是纯粹的知识学习,它事实上是一种实践学习。因此,离开了公民实践,公民知识在很大程度上只会成为枯燥的理论知识和文字符号,而缺少实践的意义。但遗憾的是,在当前的公民教学体系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那种“以知识为中心”的公民教育

6、模式,它把公民教学简单化为公民知识教学,知识传授被当作最重要的公民教学方式,而知识获得也成为了学生最重要的学习目标。在这种以知识为中心的公民教学模式中,公民知识替代了公民情感、公民态度以及公民价值观,成为了公民教学活动最关注的内容,知识理性也成为了公民教育所培养的唯一理性,而实践理性则被忽略了。在此过程中,公民教育沦为了一种知性的、空洞的教育形式,造成了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行动的相互疏离,这极不利于学生公民品质的发展。其次,公民认知和公民实践的疏离还表现为公民知识教学的单一性与公民生活的丰富性相疏离。从公民知识教学的单一性角度而言,在公民教学当中,知识灌

7、输和知识教学一直是主要的方式,而这种方式与学生所过的丰富的、鲜活的生活是截然相反的。公民知识教学所传递的抽象概念与生活的丰富性、整全性产生分离。通过知识学习,学生在认知层面上可能得到了提高,但是在实践层面上却很难形成深刻的影响。无疑,直接的知识传递和概念教学很难展现公民生活的丰富性,也很难有效地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公民观念。公民知识教学的单一性特点还体现为,学校中的公民教学往往要么沦为一种行为规范的教育,要么沦为一种国家政治观念的灌输,而缺乏一种真正与学生生活实践紧密相连的公民教学。在当前的公民教育活动当中,公民知识教学往往从两个方面走向了单一性。一方面,

8、公民知识教学单一•化为公共行为规范的教育,它缺少对于公民权利与公民责任、公民自由与公民法律等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