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对肺动静脉畸形诊断价值

多层螺旋CT对肺动静脉畸形诊断价值

ID:43959438

大小:41.05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17

多层螺旋CT对肺动静脉畸形诊断价值_第1页
多层螺旋CT对肺动静脉畸形诊断价值_第2页
多层螺旋CT对肺动静脉畸形诊断价值_第3页
多层螺旋CT对肺动静脉畸形诊断价值_第4页
多层螺旋CT对肺动静脉畸形诊断价值_第5页
资源描述:

《多层螺旋CT对肺动静脉畸形诊断价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多层螺旋CT对肺动静脉畸形诊断价值[摘要]目的探讨肺动静脉畸形的CT表现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肺动静脉畸形的CT表现。结果9例肺动静脉畸形共发现病灶15个,位于右肺下叶7个,右肺中叶2个,左肺上叶3个,左肺下叶3个,全部病灶均位于肺野外围接近胸膜下。病灶呈纤曲的管状改变8个,圆形3个,卵圆形分叶状3个,不规则团块状1个,其中肺动脉供血的14个病灶可见“血管蒂”征,另1例为降主动脉供血,全部引流静脉均回流至肺静脉。6例9个病灶增强后均表现为与肺动脉或主动脉同步强化。结论肺动静脉畸形具有特征性的CT表现,多层螺旋CT可以精确显示肺动静脉畸形的具体部位、大小、数目

2、和供血动脉、引流静脉,具有重要的定性及定位价值,并为手术或介入栓塞提供依据及适用于栓塞后的定期随访。[关键词]动静脉畸形肺CT[中图分类号]R32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8-303-01肺动静脉畸形(pulmonaryarteriovenousmalformation,PAVM)又称肺动静脉痿,是一种较少见的肺血管疾病,国内大宗报道较少。作者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PAVM患者,总结分析其CT表现,结合相关文献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9例,男4例,女5例,年龄24-73岁,平均45.5岁。临床表现主要有咳嗽6例,咯血5

3、例,胸痛1例,体检发现1例,其中3例表现为反复咳嗽、咯血,咯血量逐渐增多。体检心脏各瓣膜区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1.2CT检查方法使用SiemensSomatonVolumeAccess螺旋CT机,140KV,200mA,准直5-8mm,进床速度5-8mm/s,重建层厚5mmo全部病例均先行平扫,6例加行增强扫描,增强对比剂为碘海醇100ml(300mgI/ml),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入,注射速率3.0ml/s,3例加行薄层扫描,层厚1.0mm,重组层厚1.0mm,行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及表面重建。2结果2.1病灶数量、分布9例患者共发现病灶15个,单发6例,多发3例,分

4、别位于右肺下叶7个,右肺中叶2个,左肺上叶3个,左肺下叶3个。全部病灶均位于肺野外围接近胸膜下。2.2CT表现CT平扫病灶呈纤曲的管状改变8个(图1),圆形3个(图2),卵圆形分叶状3个(图3),不规则团块状1个,边缘轮廓光滑清晰,密度均匀,其中14个病灶周围可见纤曲增粗血管影和/或圆形、椭圆形增粗的血管断面影,即“血管蒂”征(图2,3),通过连续层面追踪观察发现血管影分别与肺动脉及肺静脉相连。增强扫描6例9个病灶均表现为与肺动脉或主动脉同步强化(图4,5),周围可见增粗纤曲的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其中1例1个病灶位于左肺下叶内基底段,呈不规则团块状,平扫时未能清晰显示供血动脉及

5、引流静脉,增强扫描后清晰显示出供血动脉来自降主动脉(图6),引流静脉回流至左下肺静脉,另5例8个病灶的供血动脉均来自肺动脉,全部引流静脉均回流至肺静脉,引流静脉管径较供血动脉粗,并可见引流静脉及左心房提早显影。3例PAVM的三维肺血管图像均清晰显示出瘤样扩张的血管囊腔、增粗的一条供血动脉及粗大纤曲的引流静脉的影像(图7)。图1-7图1CT平扫示左肺上叶前段纤曲增粗的管状影,与左上肺动脉的分支相连。图2CT平扫示右肺下叶前基底段类圆形高密度影,边界光滑清晰,病灶边缘可见“血管蒂”征。图3,4CT平扫示右肺下叶卵圆形分叶状高密度影,边界清晰,病灶边缘可见“血管蒂”征(图3),增强扫

6、描病灶与肺动脉或主动脉同步强化(图4)。图5CT增强扫描示左肺下叶外基底段纤曲增粗的管状影,与肺动脉或主动脉同步强化。图6CT增强扫描示左肺下叶内基底段不规则团块状高密度影,与肺动脉或主动脉同步强化,其供血动脉来自降主动脉,引流静脉回流至左下肺静脉。图7三维肺血管图像清晰显示出左肺下叶瘤样扩张的血管囊腔、增粗的一条供血动脉及粗大纤曲的引流静脉的影像。3讨论1.1PAVM的形成及病理PAVM是指肺部的动静脉直接相通形成的血流短路。1897年Churton首先尸检时发现本病,1937年Smith第1例临床诊断,1942年Hapburn第1例手术治疗。病变大多为先天性,系因肺毛细血管

7、发育不全形成肺动静脉短路,有发育缺陷的末梢毛细血管瘤样扩张形成血管囊腔并与肺循环沟通,这种血管囊腔在患者出生和年幼时并不显著,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囊腔长期受来自肺动脉压力的冲击而逐渐扩大,因此本病的发病往往都在成年后,或在体检时偶然发现,仅10%于成年前确诊。亦有报道证实在极少的情况下PAVM可由胸部创伤、血吸虫病、肝硬化、感染性病变和肿瘤等原因引起。据文献报道,PAVM与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Hereditaryhemorrhagetelangiectasia,HHT)密切相关: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