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管治疗失败原因及再治疗临床疗效

根管治疗失败原因及再治疗临床疗效

ID:43960586

大小:2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17

根管治疗失败原因及再治疗临床疗效_第1页
根管治疗失败原因及再治疗临床疗效_第2页
根管治疗失败原因及再治疗临床疗效_第3页
资源描述:

《根管治疗失败原因及再治疗临床疗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根管治疗失败原因及再治疗临床疗效根管治疗失败原因及再治疗临床疗效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根管治疗失败病例的常见原因。探讨根管再治疗的临床效果,提咼患牙的保存率。方法:对88颗根管治疗失败的患牙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进行根管再治疗术。结果:88颗患牙,欠填38颗,根尖周病变29颗,根管继发感染10颗,根管遗漏7颗,根管超充4颗;88颗再治疗,1年后复查,冋访78颗,回访率为88.64%O78颗患牙中成功60颗,好转16颗,失败12颗,总有效率为84.62%O结论:根管治疗失败的主耍原因是技术操作原因造成根管内的再次感

2、染,并与牙齿的复杂解剖结构和患者的内在原因有关。经过根管再治疗术仍可使患牙得以保存。关键词根管治疗失败再治疗牙髓病、根尖周病是口腔科门诊最常见的疾病,根管治疗是其主要的常规治疗方法。现在根管治疗经历了很多年,随着材料的创新和方法的改进,根管治疗的适应症不断扩大,使更多的牙齿得以保留。但也有它的局限性。临床上根管治疗术的成功率为66%〜94%。失败的原因主要是由丁患者各种原因造成的根管内或根尖周的微生物的再次感染。为此对88例根管治疗失败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进行根管再治疗。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3、2006年1月〜2009年1月收治因根管治疗失败而就诊患者80例(88颗),男45例,女35例;年龄25〜60岁。受治患者中磨牙51例,前磨牙20颗,前牙17颗。评价标准:①根管治疗失败的标准:患牙有不适,有咬合痛,牙周有肿胀或已形成痿道。X线中检查有新的根尖阴影或渐进性根尖病变。因先前的根管治疗不合格影响牙体修复,需要重新根管治疗的病例。②根管充填质量标准:恰填,根管内充填严密且根尖物距X线片的根尖0.5~2.Ommo欠填,根管内透射影或根尖物距X线片的根夹2.2mmo超填,根尖物超出X线片的根尖。疗效判断

4、标准:①成功:临床不适症状消失,痿管愈合,X线片示根尖区阴影消失;②好转:临床不适症状消失,痿管愈合,X线屮示根尖区阴影明显缩小;③失败:术后不适,叩痛(+),痿管未愈合或复发,X线片示根尖病变无改变。成功和好转视为有效。结果根管治疗失败的88颗患牙中,根管欠充填38颗(43.18%),根尖周病变29颗(32.95%),根管继发感染10颗(11.36%),根管遗漏7颗(7.95%),根管超充4颗(4.55%)。88颗治疗,1年后复查,回访78颗,回访率为88.64%o78颗患牙中成功60颗,好转16颗,失败1

5、2颗,总有效率为84.62%O讨论根管治疗术已有近两百年的历史[1],是各型牙髓病和根尖周病最主要的常规治疗方法,是保存患牙最基木和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根管治疗适应症和保存患牙的范围随着各基础学科和口腔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也在不断地扩大。根管治疗通过根管预备、根管消毒及根管充填,把根管内的病变组织清除干净,然后严密封闭根管,利用根尖周组织丰富血运,修复和再生能力较强的特点,使根尖同病待以恢复、提高患牙治愈率。但由于多种原因,如患牙的病变严重程度不同,患牙的解剖形态不同,所用治疗药物的差异,以及医生技术操作过

6、程中的不稳定性。在临床上仍有一定比例的病例在根管治疗术后再次出现病变。在根管治疗过程中,根管预备,根管消毒及根管充填是一个连续过程的3个步骤,相互之间存在一定补偿作用,但当某个步骤未能达到标准时就可能导致根管治疗失败[2]。木研究结果显示,根管欠充填是造成根管治疗失败的最主要原因。43.18%国外研究表明欠充填>2伽时,真根管治疗失败的几率为75%O根尖周炎与厌氧菌感染有密切关系:3]o根充不足使根管留有空隙。利于厌氧菌的繁殖再感染。引起欠充填的原因有牙髓未拔除干净;根管制备时主尖锂未到达根来狭管处;根管长度

7、的定位不准,没有准确测出根管的长度;制各弯内根管时根夹区形成台阶;根充吋,根管内有水分;由于操作不当,容易发生根管欠填。因此,根管治疗时应准备测量根管的工作长度,使用根管测量仪,扩根管吋最好使用银钛器械,配合使用EDTA和次氯酸钠,使根管预备更彻底。仔细地充填,充填后拍摄X片,若充填不足应立即拆除,然后重作治疗。根充材料对根管治疗的成功也有一定影响。笔者采用的根充材料均为Ca(0II)2糊剂加碘仿,总有效率达84.62%O总Z,根管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存在根管内的感染,因此在做根管治疗时,利用X线片了解根

8、管的情况,利用镰钛器械等超声冲洗、根管测量仪等先用技术,细心认真操作,做完善的根管治疗。有效地防止治疗失败的发生,提高根管治疗的成功率。参考文献1岳松龄•口腔内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254・2程晓华,蒋李•根管治疗失败后再治疗的疗效观察[J]•广东牙病防治,2002,10(2):108-109.3刘彦平,赵淑兰,孙燕燕,等•根尖周炎厌氧菌培养结果分析[J].实用口腔医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