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医院儿科院内临床细菌学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某医院儿科院内临床细菌学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ID:43965060

大小:3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17

某医院儿科院内临床细菌学检测及耐药性分析_第1页
某医院儿科院内临床细菌学检测及耐药性分析_第2页
某医院儿科院内临床细菌学检测及耐药性分析_第3页
某医院儿科院内临床细菌学检测及耐药性分析_第4页
某医院儿科院内临床细菌学检测及耐药性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某医院儿科院内临床细菌学检测及耐药性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某医院儿科院内临床细菌学检测及耐药性分析作者:魏春雷,瞿绪光,茹海峰作者单位:江苏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儿内科,222000【摘要】目的了解我院儿科临床主要致病菌的分布及对目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采用美国DADE公司MicroScanWalkAway40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鉴定菌株(微量稀释法)并进行药敏试验(配套药敏卡)或采用纸片扩散KB(KirbyBauer)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2002年5月〜2007年5月儿科共送检标本3226例,分离出438例菌株,革兰阳性菌共145株,占33.10%,革兰阴性菌236株,占53.88%,葡萄球菌对头抱霉素的耐药率均较高,达77%〜96%

2、,所有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及氟哌酸耐药率最低。福氏志贺氏菌及大肠埃希菌对氨节西林,头孑包咲辛耐药率达90%以上。肺炎克雷伯杆菌对抗生素多重耐药,且发现1株菌株对亚胺培南耐药。结论细菌耐药性仍是冃前临床上严重问题,应重视开展儿科抗感染治疗屮的耐药性监测工作,同时合理使用抗生素以降低耐药性。【关键词】病原菌抗菌药抗药性儿科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病原菌对抗生素的耐药已成严重问题,为了解近年来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促进抗生素的合理使用,使临床抗菌治疗达到最佳疗效,现将2002〜2007年儿科临床分离的438株细菌及耐药性监测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为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2

3、002年5月〜2007年5月临床分离菌株,包括住院患者和门诊患者的分离菌株(排除同一患者重复菌株)。1.2方法采用美国DADE公司MicroScanWalkway40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鉴定菌株(微量稀释法)并进行药敏试验(配套药敏卡),或使用常规法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接种分离及药敏试验,常规法所用培养基为MH(MullerHinton)琼脂,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KB(KirbyBauer)法,纟勺敏纸片由英国Oxoid公司提供,药物选择试验方法和结果判定均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2002年版规定的标准进行,质控菌株为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大

4、肠埃希菌ATCC25922,粪肠球菌ATCC29212,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肺炎克雷伯菌ATCC700603□1.3统计学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细菌耐药性监测中心推荐的WHONET5软件进行分析处理。2结果2.1病原菌种类及分布共送检标本3226例,阳性标本438例,阳性率13.58%,居前5位的:福氏志贺氏菌(18.95%),表皮葡萄球菌(18.22%),猪霍乱沙门氏菌(18.22%),大肠埃希菌(5.94%),溶血葡萄球菌(7.75%),其屮革兰阳性菌共145株,占33.10%,居前三位的是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葡萄球菌人亚种;革兰阴性菌236株,占53.88%,居前

5、三位的依次是福氏志贺氏菌,猪霍乱沙门氏菌,大肠埃希菌。真菌检出58例,占分离率的13.22%,真菌与其他病原菌同吋感染也有上升趋势。2.2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表皮葡萄球菌、葡萄球菌人亚种,溶血葡萄球菌对头砲霉素的耐约率均较高,达77%〜96%,其中葡萄球菌人亚种及表皮葡萄球菌对苯醴青霉素的耐药率达96%~100%o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克拉霉素耐药率更是高达100%,而所有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及氟哌酸耐药率最低,见表1。福氏志贺氏菌及大肠埃希菌对氨节西林,头范咲辛耐药率达90%以上,对复方新诺明也有70%左右的耐药率,猪霍乱沙门氏菌对氨节西林,复方新诺明,氧哌嗪耐药率达96%〜100%,而对头抱

6、菌素,氟哌酸均高度敏感。肺炎克雷伯杆菌对抗生素多重耐药,且发现1株菌株对亚胺培南耐药。3讨论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必然导致病原菌谱的改变和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及耐药率的增高。因此,使用抗生素药物既要达到有效安全的治疗、预防疾病的目的,又要合理用药,减缓或防止细菌耐药性的发生,延长抗生素的使用寿命。加强临床细菌耐药性监测,对指导抗生素药物的合理使用是十分重要的。本研究表明,2002年5月〜2007年5月在我科感染致病菌中,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53.88%,略高于文献报道[1],考虑与阳性结果多来自粪便标本有关。革兰阴性杆菌居前五位的是福氏志贺氏菌,猪霍乱沙门氏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宋氏志贺

7、氏菌,革兰阳性菌则以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葡萄球菌人亚种,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真菌的分离率达13.2%,说明真菌引起的感染在临床占有一定的比例,这与广谱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免疫抑制剂及各种介入性医疗手段增加有关。可能与正常菌群中敏感假丝酵母菌属被抗菌药物杀死或抑制,影响了正常菌群的生态平衡,机体生物屏障作用减弱,使白色假丝酵母菌大量生长繁殖,导致菌群失调,引起真菌感染。因此,临床医生应重视标本的送检,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必须做好真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