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自改及互改习作对策

培养学生自改及互改习作对策

ID:43965577

大小:2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17

培养学生自改及互改习作对策_第1页
培养学生自改及互改习作对策_第2页
培养学生自改及互改习作对策_第3页
培养学生自改及互改习作对策_第4页
培养学生自改及互改习作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培养学生自改及互改习作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培养学生自改及互改习作对策【关键词】作文教学自改互改【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7A-0045-02在语文教学中,师生公认最难的是作文教学,让语文教师最头痛的事则是批改作文。传统的作文批改,一直遵循着“学生写,教师改”的原则,弊端是老师辛辛苦苦地改,学生走马观花地看,收效甚微。为此,笔者在《指导小学生自改与互改习作新思维》的课题研究中,尝试改变教师批改习作—包到底的做法,提倡作文由学生自改和互改,体现作文教学的过程性与合作性,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与潜力,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指导学生学会自改和互改作文,不可能一蹴而就,老师必须遵循

2、从易到难的规律,即开始简单,逐步提升,最后个性发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扶”得到位,不妨尝试如下做法。—、提出要求。先扶后放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改作要求和步骤(如表1)。需要指岀的是,学生初次尝试评改作文,教师要求不宜过高,学生只要能说出其中的一点就应该给予肯定,鼓励其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做到先“扶”后“放”。当然,教师也可选择典型例文段,按要求指导全班修改,抛砖引玉。但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知识水平存在差异,在指导学生互改的过程中教师也可尝试不同的方法。方法一:同桌互改。优点是学生人人参与,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修改作文的主体,作文水平较高的学生能根据要求做点评,有些评得

3、还很到位。缺点是后进生不会评,修改不恰当,评语写得乱七八糟。方法二:小组长评改。优点是学生人人参与口头评改,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修改作文的主体,小组长能根据同学们的评改意见作出修改,评改较到位。缺点是小组长包办动笔,耗时多,作文水平较差、口头表达能力不强的学生得不到动笔实践的机会。方法三:骨干学生评改。此种方法是教师从班上选5到10名作文水平较高的学生作为教师的助手,帮助改作。优点是学生领悟快,评改较到位,部分学生改作能力提高快,减轻了教师的改作负担。缺点是参与面不广,耗时多,作文水平较差的学生得不到动笔实践的机会,改作能力提高不快。当然,还有一些批改形式,也可穿插进行,如集体批改

4、、共同批改等。集体批改多有议论,而共同批改指找一篇比较典型的例文,让学生都来改这篇文章,看谁改得好,教师最后作出总评。其实,骨干学生批改、集体批改、共同批改等方式,都可视情况灵活使用,综合进行。在学生自改或互改完成后,可将作文本在小组内交换传阅,并对评改人的评改情况进行讨论,发表看法。学生终评时,再写出评语和分数(以百分制打分),并签上评改人的姓名。最后各小组推荐好、差作文各一篇,上交老师。教师批改时重点审阅学生推荐的作文,其他略看(课外进行)。按固定评改方式实践数次后,渐渐地,每位学生就都能掌握一定的批改方法,有的甚至还能围绕一篇作文写出中肯的评语。二、归纳方法。先易后难(一

5、)修改习作的主要步骤“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文章不厌百回改”。指导学生改作文,归纳起来,无外乎要抓好以下四步:①改,修改错别字,修改运用不准确的词语,修改病句;②划,用波浪线划出文中的美词佳句;③批,在作文空白处批出作文的精妙处或不足处;④评,写评语,谈自己阅读此文后的感受。以上四步,学生感到最难的是写评语,教师可重点加以指导。中年级可从“内容是否具体,语句是否通顺,书写是否工整,是否能用上学过的好词佳句,是否达到本次习作的重点要求”等方面来评;高年段可从“结构是否完整,条理是否清楚,语句是否通顺,书写是否工整,是否能运用学过的表达方法写出真情实感,是否达到本次习作的重点要求”

6、等方面来评。(二)修改习作的重点当学生掌握自改与互改的基本方法后,教师还应不失时机引导学生修改自己或别人的习作。可先引导学生明确修改的重点为“文题相符、有详有略”,难点为“内容有意义,生动、有趣,围绕中心表情达意”。具体对策为:第一步,“找毛病”。根据写作要求,从以下几个方面检查:一查审题是否正确,二查中心是否明确,三查材料是否典型,四查内容是否具体,五查层次是否分明,六查语句是否通顺,七查标点是否正确。第二步「动手术”。即针对文章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根据原文“毛病”大小,可以分为大改和小改两种。大改是指文章总体有毛病,如偏离题目,中心不明,详略不当等,这需要重写。小改主要是纠

7、正语言文字上的毛病,方法是增、删、改、调。“增”,就是充实文章的内容,添加必要的字词广删”,就是把多余的字、词、句、段删去,把重复的内容、啰嗦的语句改得简洁、明白;“改”,就是把不合理、不通顺的语句改得合理、通顺。“调”,就是对文章结构不合理和词序不对的地方作必要的调整。(三)修改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一是整体和局部的结合。整体和局部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修改主题,要看文章各部分材料是否能充分表达这个中心;修改字词句段,要从全文需要出发,把它放在整篇或整段的具体语言环境中去分析。二是修改和观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