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实验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何利用实验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ID:43966267

大小:2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17

如何利用实验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_第1页
如何利用实验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_第2页
如何利用实验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_第3页
如何利用实验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_第4页
如何利用实验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_第5页
资源描述:

《如何利用实验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如何利用实验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摘要:物理实验是研究物理学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加强实验教学,不仅可提高物理教学效果,还可提高学生的实验素质。同时,实验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在教学中,实验导入新课,产生悬念激发兴趣,重视探究的过程,激发探究兴趣等,让学生在实验中体会到乐趣,都会对物理教学起到很好的作用。关键词:探究性实验激发兴趣实验乐趣课外活动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5(a)-0166-01物理实验是研究物理学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同时,实验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冇效手段,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

2、学牛对物理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就会自愿的参与到教学中,亲身经历探究过程,势必会事办功倍。下面我结合多年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1实验导入新课,产生悬念激发兴趣每节课的前十几分钟,学生情绪高昂,注意力集中,如果教师能抓住这个冇利时机,根据所讲内容,做一些随手可做的实验,就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例如:大气压强一节的引入,用覆杯实验,先用纸片盖住杯口,倒置后纸片下落,然后把杯子装满水,把硬纸片盖好后倒置,纸片不下落,如果用集气瓶和化学实验室的毛玻璃做实验,学生会更感兴趣,同时,教师故意实验失败,大气进入杯中,纸片下落。让学生解释纸片不下落和下落的

3、原因,从而引入大气压强的真实存在这个课题,使学生在好奇心理的驱使下进入听课角色。初屮物理教材十分重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的训练,安排了很多小实验。教师讲课时也可以利用学生的小实验来导入新课,效果也很好。比如讲解浮沉条件应用一节时,每个学生准备一块橡皮泥,投入水中,下沉,让每个学生自己想办法使这块橡皮泥漂浮在水中,学生们有做小船的,有做小碗的,很容易达到,然后师生一总结,共同点都是空心的,漂浮的原因是增加了排开水的体积,从而增大了浮力,这样引申到轮船的制造原理,学生就很容易接受了。这种生动的直观和抽象思维相结合的教法,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生的科学素养都具有非常明显

4、的作用。因此,教师通过导入这条有效途径,激发学生对学习物理的持久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厌学”为“好学”,变“苦学”为“乐学”,让学生在快乐屮学好物理,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2重视探究过程,淡化探究结论通过师生合作完成了某些探究课题,得出一些新的结论,这固然可喜,但重要的并不是记住这些结论,而是体验探究的过程,解决知识难点,掌握探究的方法。很多教师认为实验浪费时间,做一节实验只不过得出几点简单的结论,讲讲就行了,多做练习巩固效果更佳,其实,正如培训教授李春密老师所言,人一生中记忆的东西易忘,操作过的东西可能记忆一生,更何况实验能告诉学生或说服

5、学生一些不相信的知识呢!比如液体沸腾一节课的教学,说白了就是烧开水,谁不会,没烧过,也见过。但对于水沸腾后吸热不升温却没听说过,甚至不相信,俗话说口说无凭。何不实验,你别看烧开水不稀奇,要是把孩子们分成组,每组一个铁架台,盛水烧杯,石棉瓦,温度计,酒精灯,然后开烧,孩子们高兴着呢。每个人都会投入到实验中,观察温度,实验现象,同其他组比较。你别看水开了需要半节课,但实验下来,学生难点解决了,相信了水沸腾后还真是吸热不升温,怪也得信,实验吗,科学的很呢?此外,你再适时点播,如怎么让水开的快点?水开前气泡怎么样?水开后气泡怎么样?问题随便问,学牛们肯定有问必答,没准还能

6、自己提出新发现,新问题,供大家参考,同时借助实验数据绘制温度随时间变化图线,一举多得,这都是我们仅凭讲解达不到的。传统实验教学中,过分的强调实验结论,忽略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及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而也扼杀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与当今我国提倡的素质教育的方针冇些脱节。在实验教学屮给学牛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减轻或消除学生实验时的心理障碍,为学生提供遐想的空间,是教师实验课应认真重视的问题。探究实验教学为我们提供了可行的途径。3激发探究兴趣,调动学习兴趣如何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如何能使学生走出初一时渴望学习物理直到初三却惧怕物理的怪圈,使他们能始终保持学习的兴趣,这就需

7、要改变以往实验教学中的一些手段,应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按新的课程标准要求,不过分强调知识的严密性及物理学科本身的逻辑体系,将原来的一些验证性实验尽可能改变为探究性实验。在演示实验中,教师可以不拘泥于教材或教参的安排,进行一些创新设计,如可以将一些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探索性实验。如:在研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因素时,可将教材中的四个演示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在学习导体电阻的概念后,老师提出探究的问题:影响导体电阻大小因素冇哪些呢?或者提出:导体的电阻大小与导体长度、粗细有什么关系呢?可让学生猜想,有的学生把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跟水管对水流的阻碍作用类比,有的将导体比作街道,

8、导体对电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