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针药并用治疗抑郁症临床疗效

探讨针药并用治疗抑郁症临床疗效

ID:43968524

大小:3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7

探讨针药并用治疗抑郁症临床疗效_第1页
探讨针药并用治疗抑郁症临床疗效_第2页
探讨针药并用治疗抑郁症临床疗效_第3页
探讨针药并用治疗抑郁症临床疗效_第4页
资源描述:

《探讨针药并用治疗抑郁症临床疗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探讨针药并用治疗抑郁症临床疗效吴辉(青海省第三人民医院青海810007)【摘要】目的:针药并用的治疗方法在对抑郁症患者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10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口服氟西汀的治疗方法对患者实施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解郁丸联合电针治疗的形式对患者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牛率以及患者的汉密顿抑郁量表和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完成后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牛率以及患者的汉密顿抑郁量表和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评分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所有差异均为

2、显著性差异(PV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对抑郁症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使用解郁饮中药联合电针治疗的形式对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显著的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牛率以及患者的汉密顿抑郁量表和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评分,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关键词】针药并用;抑郁症;治疗;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971+.4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5028(2015)7-0058-01抑郁症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同时也是一种中医中的痰气郁结型的疾病,因此在这样的前提下,可以对患者实施针刺的治疗,并在患者的缓解期对患者进行重要治疗[1]。这种治疗方式的治疗效果往往较好,也能够较好的

3、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发牛率,在以往的研究中往往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2]。我院在对抑郁症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使用针药并用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5月-2014.5月间收治的抑郁症患者100例,其中男性患者57例,女性患者43例,患者年龄为22-65岁,平均年龄为45.56±1.32岁。在准入标准方面,所有患者均需要使用《ICD-10诊断标准》中的相关内容对患者进行确诊,同吋所有患者均出现了抑郁症的典型症状。在排除标准上,需要排除心血管疾病患者、严重脏器功能障碍患者以及认知障碍无法耐受治疗的患者

4、。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为22-63岁,平均年龄为45.06±1.36岁。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患者年龄为25-65岁,平均年龄为45.98±1.46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需要使用常规的氟西汀治疗的方法对患者实施治疗。在本次研究中使用的氟西汀为山西仟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国药准字为H20073985的盐酸氟西汀胶囊,剂量为20mg,患者每日需要服用20mg,若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也可以每日服用40mg

5、。观察组患者在本次治疗过程中需要使用针药并用的方法进行治疗,取患者的太冲穴、百会穴、神门穴、强间穴、内关穴、膻中穴、丰隆穴、太溪穴以及三阴交穴,同时需要使用40mmX0.35mm的毫针对患者进行治疗,针尖和患者的皮肤需要呈45°角,并需要注意在进针后平向的对患者实施后平刺,同时对于患者的太冲穴、丰隆穴以及强间穴需要使用泻法治疗,余下穴位需要使用补平泻法对患者实施治疗,每隔5min需要对患者进行1次的行针,每次行针需要对患者实施20min的留针处理,每日需要对患者实施2次的治疗。在患者的抑郁症缓解期需要使用解郁丸的方式对患者实施治疗,同时患者每日需要进行3次的治疗,每日的服药

6、间隔为6h。1.3疗效标准在本次研究中,疗效标准为,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患者无任何不适发生。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所好转,有轻微不适发生。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任何好转或加重,出现严重不适。同时需要记录患者的汉密度抑郁量表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评分,满分为10分。1.4统计学方法将数据纳入PSS17.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表示,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均有所好转,但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7、患者,如表1、2所示:表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并发症率观察组5048(96%)1(2%)1(2%)98%4%对照组5030(60%)10(20%)10(20%)80%12%χ2-37.762216.547516.547516.54754.3478P・0.00000.00000.00000.00000.037表2两组患者满意程度以及汉密度抑郁量表评分对比()组别例数满意程度评分汉密度抑郁量表评分观察组5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