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扎术治疗痔疮疗效观察评价

套扎术治疗痔疮疗效观察评价

ID:43968602

大小:32.7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7

套扎术治疗痔疮疗效观察评价_第1页
套扎术治疗痔疮疗效观察评价_第2页
套扎术治疗痔疮疗效观察评价_第3页
套扎术治疗痔疮疗效观察评价_第4页
资源描述:

《套扎术治疗痔疮疗效观察评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套扎术治疗痔疮疗效观察评价摘要:目的:分析套扎术治疗痔疮的疗效。方法:分析62例采用套扎术治疗痔疮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62例,治愈60例,好转2例,总治愈率为96.8%,总有效率达到100%o结论:套扎术治疗痔疮有效、安全、恢复快,是治疗痔疮较为理想的方法。关键词:痔疮;套扎术;临床分析【中图分类号】R737.14【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2-0099-01痔疮是肛门直肠底部及肛门粘膜的静脉丛发生曲张而形成的一个或多个柔软的静脉团的一种慢性疾病。通常当排便时持续用力,造成此处静脉内压力反复升高,静脉就会肿大。妇女在妊娠期,

2、由于盆腔静脉受压迫,妨碍血液循环常会发生痔疮,许多肥胖的人也会罹患痔疮。如果患有痔疮,肛门内肿大扭曲的静脉壁就会变得很薄,因此排便时极易破裂。内痔是长在肛门管起始处的痔,如果膨胀的静脉位于更下方,几乎是在肛管口上,这种曲张的静脉就叫外痔。外痔有时会脱出或突现于肛管口外。但这种情形只有在排便时才会发生,排便后它又会缩回原来的位置。无论内痔还是外痔,都可能发生血栓。在发生血栓时,痔中的血液凝结成块,从而引起疼痛。我院于2004年5月至2010年5月应用痔疮套扎术治疗痔疮患者62例,临床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我院于2004年5月至2010年

3、5月应用痔疮套扎术治疗痔疮患者62例,所有病例均符合混合痔的诊断标准。本组62例中,男37例,女25例。年龄29-80岁,平均年龄(49・5±2.7)岁;病程1-13年,平均病程(4.2±1.2)年。其中III度混合痔39例,IV度混合痔31例,便后鲜血28例,有痔核脱出35例。1.2方法:本组62例采用套扎术治疗方法,具体操作流程为:患者局部全麻后,采取俯卧折刀位,将痔套扎器与负压吸引器相连,探查插人肛窥镜,显露齿状线及突出痔块。将套扎器枪头对准突出痔块上方,距离齿状线2~3cm,关闭负压释放开关,观察负压吸引器,并对突出痔块基底进行套扎,打开负压释放开关消除

4、负压,释放被套扎痔块[1]。1.3临床疗效评定标准。本组病例的临床疗效评定标准为:痊愈:经过治疗后,患者痔体完全消失,创口完全愈合,无并发症。好转:经过治疗后,患者痔体缩小,创口愈合。无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相关症状及体征均无改善,创口不完全愈合。2结果本组62例,治愈60例,好转2例,总治愈率为96.8%,总有效率达到100%o本组病例平均手术时间为(6.5±2.1)min,术后无需住院,其中60例(96.8%)一次套扎治疗痊愈,2例(3.2%)在首次手术7d后,补套扎1次,7-12d内完全好转,术后大部分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肛门坠胀感,以及较为强烈的便意感,但是

5、无1例患者出现恶心、头晕、胸闷、呕吐及晕厥等不良反应。经术后6〜18个月随访,无明显不良并发症发生。3讨论目前,在国内外临床医学中,痔疮是最为常见的肛肠疾病之一,在我国的发病率高达49.8%O痔疮的发病率一般是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而增高,并且严重能够影响到患者的正常工作、生活、运动和学习等。近年来,随着各国医学研究机构对痔疮手术治疗方法的不断研究,己基本保证了手术治疗的成功率和临床效果,相关并发症及不良反应也基本得到有效的控制。痔疮患者的手术治疗方式主要包括血管结扎束痔切除术、套扎术、冷冻疗法、上动脉结扎术、痔上戮膜切除术、痔切除术和超声刀痔切除术等,其中套扎术是

6、近年来才出现的微创技术,其临床应用的特点表现为患者的疼痛感明显减轻、术中出血量少等方面。在国际医学界中,应用套扎术治疗痔疮起始于1954年,由外国著名学者Blaisdell首次使用胶圈套扎术治疗痔,并且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但是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痔疮套扎术中新型设备、仪器的研发与应用,痔疮套扎器械由传统的手术钳套套扎,逐渐发展到套扎器套扎。在本组62例病例的临床治疗中,我院通过引进和使用自动负压套扎枪,不但有效简化了操作流程,而且保证了套扎的准确率和安全性。另外,自动负压套扎枪在负压的调节与控制,套扎的深度等方面,克服了传统套扎术视野空间小、难度大

7、、深度浅等缺点,从而有效提高了痔疮套扎治疗的综合疗效⑵。综上所述,在痔疮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套扎术已经成为目前最为有效、快捷、安全的治疗方案之一,本组62例痔疮患者在临床治疗中采用的套扎术,其是在传统套扎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并且充分利用了现代医学仪器的负压原理,从而达到恢复患者直肠下端正常解剖结构的效果,促进痔疮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或完全消失。参考文献[1]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肛肠外科学组•痔临床诊治指南(2006年版)[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6,9(5):461-463[2]吴笑容•痔疮套扎术治疗痔疮患者的行为干预[J]•护理研究杂志,2004,12(1

8、0):1831-183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