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策略-推广策略-“的”的分布及其基本功能和派生功能

推广策略-推广策略-“的”的分布及其基本功能和派生功能

ID:43969429

大小:225.67 KB

页数:29页

时间:2019-10-17

推广策略-推广策略-“的”的分布及其基本功能和派生功能_第1页
推广策略-推广策略-“的”的分布及其基本功能和派生功能_第2页
推广策略-推广策略-“的”的分布及其基本功能和派生功能_第3页
推广策略-推广策略-“的”的分布及其基本功能和派生功能_第4页
推广策略-推广策略-“的”的分布及其基本功能和派生功能_第5页
资源描述:

《推广策略-推广策略-“的”的分布及其基本功能和派生功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的”的分布及其基本功能和派生功能I——从描写性到区别性再到指称性陆丙甫南昌大学K提要D朱德熙把“的”字分化成三个不同的“的”。近年来不少研究者指出这些“的”可以归并,其基本功能是区别性。本文认为“的”的基本功能是语义平面的描写性。其区别及指称功能是在语境中从描写性中派生出来的语用功能。例如“那只白的狗”中的“白的”,首先是描写性的。它在一定语境下,可添加上区别性意义,此时形式上也相应地需要重读或移位到“那只”前。“我要白的”中的“白的”,则又进一步兼任了指称性功能。本文通过对“的”的分布的详细分析,特别是在可用可

2、不用的情况下,用和不用的意义区别,来论证它的基本功能和派生功能。K关键词U“的”描写性区别性指称性语序三个平面一、问题简介1.1研究背景现代汉语虚词屮,“的”字是研究得最透彻的。对“的”字的深入研究始于朱徳熙1961年的《说“的”》。由于“的”本身在现代汉语虚词中的重要地位,也由于朱徳熙在分析方法上的新颖,该文引起了汉语语法学界的极人重视,引发了持久而深入的讨论。朱德熙(1961)认为“的”可以分为副词性后附成分“的J'、形容词后附成分“的2”和名词性后附成分“的/。“的和“的2”相当于唐宋时期的描写性的“地”,而

3、“的3”相当于唐宋时期的区别性的“底”(朱徳熙1966)。从意义上看,吕叔湘(1943)先生认为,“地”是“描写性”的而“底”则是“区别性”的。朱德熙认为两者出于语音上的合并导致了书面写法的归并,而根据分布和功能,实质上仍应该分成三个“的”o

4、本文撰写过程中,曾同刘丹青、董秀芳、金立鑫、陈博兴、徐阳春、李胜梅等多位先生进行过不少讨论,听取了他们许多有益的建议和指正。本文初稿曾在《世界汉语教学》(2003-1)发表,《世界汉语教学》编辑在审稿中也提出了很重要的修改意见。最后,在第二届肯特岗国际汉语语言学圆桌会议(20

5、02年11月)上杉村博文先生作为本文的讲评人,也对原稿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谨此一并致以诚挚的谢意。认为三个“的”可以进行某种程度的归并的主张,最初表现在合并“的I”和“的2”的认识中。黄国营(1982:127-128)认为只应该分出两个“的”:一个“的”不改变其前置成分的语法性质,另一个“的”改变其前置成分的性质。正好分別相当于历史上的“地”和“底”。陆内甫(1883)也曾指出“公然、奋勇”等词是作为实词的“唯状形容词”而不是作为虚词一类的副词,可看作特殊的,功能不全的形容词(陆丙甫1992)o这实际上也支持了“

6、的]”和“的2”的合并,因为“的I”和“的昇的区分完全建立在作为形容词和副词的“Xde”的区分基础上。如把可以带de而只能作状语的“Xde”,如“偷偷de、公然de”,看作功能不全的形容词,“的/和“的2”的区分也就不必耍了。近年来不少作者进一步对“的2”和“的3”的区分提出疑问,认为它们其实是同一个语素,“X的/和“X的3”的区别是由X决定的。胡裕树、范晓仃994)率先提出众多用法的“的”背后存在一种同一性。此后沈家熄(1995、1999)、袁毓林(1995)、石毓智(2000)、张敏(1998)、郭锐(2000

7、)也陆续撰文赞同将“的”作统一的处理,虽然他们的具体分析不同。袁文和石文都强调“的”字结构共同的区别功能。如石文认为:“的”的基本功能是“从一个认知域中确立出成员”。沈文从标记理论出发认为“的”具有标记“有界”定语的功能。由于“有界-无界”这一对概念同“区别-描写”和“离散-连续”是口然组配,因此可以说沈文对“的”字功能的看法同“区别性”密切相关。石文在分析“的”的区别功能时也强调,“的”字短语具有离散性和确定性的双重特征。这离散性就同“有界性”密切联系。张文从“距离像似动因”出发认为“的”具有增加定语跟核心名词Z

8、间认知距离的功能。距离像似动因是语言临摹性(iconicity)的一个表现,在所有语言结构中都或多或少存在,所有虚词都有这种功能,“的”当然也不例外。因此,距离像似动因不能充分反映“的”本身的个性特点。郭文批评了朱德熙把“的/看作名词化标记并把“X的3”看作名词性结构的处理方法,认为“的”字结构在词汇平面是修饰性的,在句法平面才有指称性。这个路子跟木文的处理有相似之处。但是郭文着重论证“白指”、“转指”和“名物化”等概念不是词汇平面的现象而是句法平面的现象;并没有区分修饰性屮的描写性和区别性。本文则进一步论证“的”

9、的基本功能是描写性而不是区别性。我们同意虚词“的”字的各种用法的同一性,但是认为它本身的基本功能是作描写性标记,而区别性以及指别性功能是描写性在一定条件卜•派生出來的第二性的语用功能。本文着重分析:怎么样的定语在怎么样的位置以及怎样的篇章环境中不能、容易或必须带“的”。从而总结出“的”的基本功能。1.2描写性、区别性和指别性不是同一平面的概念在正式进入讨论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