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高校排舞运动的制约因素及应对策略

推进高校排舞运动的制约因素及应对策略

ID:43969567

大小:30.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17

上传者:U-991
推进高校排舞运动的制约因素及应对策略_第1页
推进高校排舞运动的制约因素及应对策略_第2页
推进高校排舞运动的制约因素及应对策略_第3页
推进高校排舞运动的制约因素及应对策略_第4页
推进高校排舞运动的制约因素及应对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推进高校排舞运动的制约因素及应对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推进高校排舞运动的制约因素及应对策略推进高校排舞运动的制约因素及应对策略摘要:排舞作为一种新型的体闲体育运动项目,特别适合青年学生的个性发展、素质培养和校园文明建设,许多高校并已将其列入体育课的教学内容,但耍在高校广泛地开展此项运动依然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应对这些制约因素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健全排舞的理论体系,构建排舞的信息资料共亨平台,活跃高校范围内排舞的行业活动,建立稳定的教师队伍,充分利用高校多元化组织在高校推广排舞运动。关键词:排舞高校制约因素应对策略中图分类号:G8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643(2013)10-0047-031引言排舞就是站成排跳的舞,故英文名日:"LineDanced它是根据一段完整的音乐或歌曲,以有氧运动为基础,通过肢体动作和多变的步伐完成一套编排好的完整动作。它包含多种舞蹈和音乐的风格,其中不仅融合了像恰恰、伦巴、牛仔、华尔兹等等社交舞的曲风舞步,更是爵士、街舞、民族舞的“大集成”,是一种舞步多元、风格创新、简单易学、亲和力强的新型运动项目。参与者既可独舞,又可团体共舞,亦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在节奏快慢、舞步难易和舞蹈风格等方面自由选择锻炼形式,以使练习者达到增强体质索质、提高身体协调性、塑造形体、舒缓压力和提升气质的锻炼效果。这种新型的运动项目特别适合高校学生练习,它不仅可以满足大学生的个性发展方向和追求时尚的需求,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音乐舞蹈 素养,提升个人内在气质,又可缓解他们长时间学习带来的神经系统疲劳和心理压力,有效提高学生的心肺功能和身体协调性,同时通过排舞的多人练习模式还可增强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能力。近年來,很多高校已将排舞列入公共体育课教学中,这是排舞运动在高校中推进的一项有力措施,但作为一项正式的体育课堂教学内容,由于其发展吋间较短,与许多其它传统的、成熟的体育课相比较,在人们的认识程度和参与数量上都存在很大的差距,此外,在高校深入广泛地开展排舞运动还存在一些理论和技术上的制约因素,需要引起必要的重视。2制约排舞在高校开展的因素分析2.1排舞的理论体系还不健全排舞运动被引入中国不过十几年就被列入为高校的体育课程。它比其它运动项目发展得快是因为它既有体育舞蹈和健美操的基本技术基础,乂在体育舞蹈和健美操基础上有不断的创新和发展。它不像体育舞蹈那样需要有高标准的技术难度和水平甚至更高的舞伴需求,也不像健美操那样音乐风格单一和锻炼标准有较高强度。排舞所涉及的曲风种类甚多,表演和练习的形式风格多变,可选择的范围较大,灵活的队形变化乂更易于众人参与。但是,作为…种健身运动项目,排舞还没有像体育舞蹈和健美操那样经过多年的提升凝炼,并形成一整套可用于指导运动开展的完整的理论体系系统,它的理论体系是不健全的初建状态,即从舞蹈的基本步法、舞姿动作的特征、曲风类型的特点、队型编排的规律等方面相关的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都处在探索阶段,高校和相关的研究机构在排舞理论方面的研究还没有像其他运动项冃那么深入,用于教学、比赛和推广的规范体系还不健全,这是制约排舞运动在高校深入开展的最重要的一个因素。2.2缺乏专门的高校教材和教学资料据调查,中国国家图书馆内馆藏只有五本有关排舞的书面出版物,其中四本是在介绍其他项目的同时捎带介绍了排舞运动,只有一本比较全面地介绍了排舞运动,但不适合用于教学;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 本能够较全面系统地介绍排舞理论及专门技术的专业书籍,也没有全国统一的或较权威的可适用于高校教学用的排舞教材,可供共享的纸面和电子教学资料库更是匮乏。开设排舞课程的高校授课教师只能凭借多年的教学经验授课,讲授的内容大多是排舞培训时学习的内容,所以现在高校中排舞的教学内容都比较单薄,涉及的排舞舞风也相对固定,内容更新较慢,教学形式也较简单,只局限于少数舞曲内容和舞步学习的范围,整体教学不够规范。单…风格的教学内容无法体现出排舞吋询融合体特点的魅力,也不易使学生对排舞运动建立起更深的兴趣,这在相当程度上阻碍了排舞运动在高校的推进速度。另外,学校的部分教师也会定期或不定期地参加各地市的培训,但参加培训学习的老师只占到排舞教师总人数的极少部分,使得高校排舞的教学人力资源扩充存在着相当的局限性。因此,排舞教材的不统一性,排舞基本理论体系的构建不全,教学师资发展缓慢且水平受限,是影响高校教师教学和学纶对排舞理论知识的了解、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技术水平提高的最主要的因素。2.3与排舞相关的行业活动在高校的开展尚不活跃体育行业活动是推进运动项目开展的龙头,通过培训骨干,制定规则,组织赛事,宣传推广等行业活动得以使想运动项目迅速发展。我国自2004年引入排舞以来,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工会的号召引领下,逐渐渗透入学校、厂矿、社区、俱乐部等运动载体之中,已经拥有…批较固定的锻炼人群,而且每年也会定期或不定期的举行一些排舞比赛,但是这些活动都是自发性的,没有一个规定的模式,且规模亦比较小,范围仅限于本部门和木地区之间,高校范围内的比赛也很少。全国性的排舞赛事只有全国万人排舞大赛,它仅是全国万人健美操大赛下设的一个比赛分项。由于排舞起步较晚,全国三大综合体育赛事全运会、城运会和全国体育大会中都还没有设定排舞的专门比赛项目,全国范围的高校行业活动和赛事就更少了。与排舞有关的比赛规则及裁判法也还处于探索阶段,目前正规的规则只有国家体育总局编制的《2012年全国排舞比赛规则》,现在高 校间进行排舞比赛和交流时用的规则大多是依据此规则改编而來,还没有专门统一用于高校人群排舞的比赛规则。全国总工会每年也会组织排舞新曲目的培训,但覆盖到高校参与培训的人员比例却很小,而这又是高校获取排舞教学资源和进行教学骨干培训的主要渠道,在行业活动中获得排舞资料和教师受培训机会的缺乏,直接或间接影响到高校排舞教师的整体水平,从而影响了高校排舞的整体教学质量,限制了教学水平的提高。此外,行业活动还能起到重要的宣传推广作用,现在高校推进排舞运动的主要方法是开设体育课程,由于排舞进入高校的吋间较短,很多人对排舞都存在认识上的偏差,认为其与街头和广场上老太太们跳的健身舞、点子步或广场舞没有区别,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行业的宣传推广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总体来说,与排舞运动有关的行业活动在高校范围内且尚未形成运行自如的系统,行业活动不活跃对这种新型运动项目在高校的开展没有起到足够的宣传推广的助推作用。2.4排舞教学的课程安排有待完善根据我国《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规定,教学中理论部分的学吋和内容不得少于全年体育课吋的10%,但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高校在进行排舞的教学时,不仅安排的总体课吋偏少,且理论课时比例不能保证。木应该通过理论课的安排和讲授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掌握排舞的基础知识和相关内容,对实践教学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可现在却从形式和内容上均难以得到保障。理论课学吋的缺失和内容的不足,会让学生在排舞的实践学习阶段处于懵懂迷茫的状态,缺乏理论基础知识的引领,难以明确学习的目的,不利于甚至会阻碍学生学习排舞的积极性和兴趣,这种现象的产生与教材的缺失也有相当大的关系。所以,只有保证排舞理论课吋和实践课时的合理配比比例,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使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不断提高排舞课程的教学质量。3高校开展排舞运动的应对政策 2.1开展基础研究,健全排舞的理论体系相关的研究机构和有关高校应积极开展排舞运动的基础理论研究,开设排舞专项,从专业技术的角度分析研究排舞运动的技术特征,总结和凝练出可用于指导实践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并著书立传,方便更多更广的人群了解、认识和学习排舞。高等学校应组织有经验的教师联合编写高校用的排舞教材,即关于排舞运动的历史发展、创编特点、舞步风格、教学竞赛和裁判法则等方面,奠定高校排舞教学的理论基础,逐渐形成完整、系统的教学体系,使排舞理论研究的发展脚步跟上其实践快速发展的步伐。3.2建立排舞资料库,构建信息共享平台高校内可采取参与培训的老师对木单位教职T进行集中再培训的方式,在教师范围内普及排舞;同时进行排舞基础资料库的集结工作,收集排舞的相关资料,包括书籍、教材、电了文档、影像视频资料、法规规范及裁判法等,并分类存储,逐步形成一个排舞的教学宣传资料共享平台;向权威部门,如国家排舞网站及和关的官方和行业组织,申请开放更多的可共享的信息资源。资料共享平台不仅可以保证高校教学资源来源的确定性和权威性,确立排舞教学教程的依据,并且在供学生的学习和观摩欣赏Z余,还可以让更多的人群了解并认识排舞运动并参与进來,促进排舞运动在高校更广泛的开展。3.3活跃高校排舞范围内的行业活动,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行业的牵头单位应尽量多在高校开展和应的系列活动,如定期组织有规模的赛事,尤其是在高校之间,加强排舞教师间的交流,增进部门和地区之间的联系,通过扩大比赛的规模,丰富比赛的种类、次数和等级,提高排舞运动在高校师生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从而促使排舞教师队伍技术水平和创编水平的提高,并以比赛为媒体宣传排舞运动,使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亦可效仿借鉴CUBA在校园的推广经营模式。与此同吋,相关部门应组织编制适用于高校学生竞赛模式的比赛规则,并培训相关的教练员和裁判员,为排舞运动的竞赛组织培养储备后备力量。 定期组织开展排舞的培训工作,培养教师和教练员,除了培训舞曲的技术动作,熟练舞曲内容外,还应加强理论规则和制度的普及。只有提高了排舞教师的素质,才能更有效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推进排舞在高校的发展。3.4建立稳定的教师队伍,积极开展教学研究设有排舞课程的高校,应逐渐扩充并保证有稳定的排舞教学师资队伍,同时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可根据学生的需要和本校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加排舞的课时,合理安排课程中理论和实践的课吋与内容比例;以学生的兴趣为切入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其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探索在介绍排舞基础知识的同时增加健康教育、保健学和心理学的内容,增强理论内容的实用性;在排舞实践教学内容上,可多增加•些除了排舞舞曲以外的相关内容,女口,舞码创编基础和裁判组织等等,增加排舞教学内容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在进行排舞教学的同吋也可加入形体训练的基础,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止确的身体姿势,提升个人气质,又可让学生更迅速有效的接受排舞实践教学的内容;另外,在排舞曲风种类的选择上可以增加一些学生感兴趣、时诣的元素,以满足不同性格学生的不同需要等。通过不断优化和完善排舞的教学内容,促进排舞运动的积极开展。3.5充分利用高校多元化的组织,推广校园排舞运动开展开设排舞的课程是高校开展排舞运动的主渠道和主要模式,起到了主导作用,但受到课程门数、学时数、教学用地和教学师资的限制,通过课程学习并接受排舞训练的学生总归是少数,而且学生也不是高校唯一的活动人群,教职工同样占了很大的比例。应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组织机构,如共青团组织、各级工会、社团、俱乐部等,通过开展排舞培训、组织比赛、在多种多样的校园主题节的表演活动中,吸引未接触排舞课程的学生和广大教职工参与到排舞运动中來,营造一个良好的文明校园氛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