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基教研中心

市基教研中心

ID:43974335

大小:280.50 KB

页数:40页

时间:2019-10-17

市基教研中心_第1页
市基教研中心_第2页
市基教研中心_第3页
市基教研中心_第4页
市基教研中心_第5页
资源描述:

《市基教研中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新课标新教材新教学市基教研中心金利 2004年4月28日新课标使用情况研制背景几个变化内容分析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一、课程标准颁布与使用的现状初中:2003年5月颁布实验区:海淀、宣武、延庆高中:2004年3月2日以“模块”方式确定内容必修-----4个:经济、政治、文化、哲学每个2学分,共计8学分选修------6个:科学社会主义常识、经济学常识、国家形式与国际组织常识、科学思维方法常识、生活中的法律常识、现代社会道德与伦理学常识每个模块36学时

2、,一学期、2学分实验区:山东、广东、宁夏、海南二、初中新课程标准研制的背景时代的变化要求加强中学道德教育重视道德教育,是世界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社会道德要求和价值取向的剧烈转型,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和社会两极分化现象的加剧导致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二、初中新课程标准研制的背景当前中国中学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大德育既关心学生的道德成长和心理健康,又具有明确的思想性和政治导向性。 目前的学校道德教育普遍具有强制性、理想化、说教式、唯知识论和封闭性特征,因而存在缺乏吸引力和实效性的问题。原因:对基础性品德的教育重视不够;对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缺乏关注和更实在、有深度的帮助;强调知识传递,内容枯燥

3、抽象,教学方式单一,无法激发学生内在道德学习动力和兴趣,道德实践的愿望和能力。二、初中新课程标准研制的背景学校道德教育要坚持核心价值观引导当前中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现代化进程中,需要通过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来凝聚人心,保证社会发展方向。在学校教育中坚持核心价值观引导是帮助学生顺利融入社会、积极适应和参与社会进步与社会建设、实现个人价值的有效途径。学校教育是为一个人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健康的、以德性品格为核心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基础阶段。二、初中新课程标准研制的背景新课程改革对学校道德教育的影响道德教育回归学生生活,让思想教育的内容充分融入生活,道德教育——讨论性的、对

4、话性的、分享性的;道德教育以生活为教育的来源和载体,道德教育是一个反复经历、反复对话、反复感受、反复共享、反复理解、反复实践的过程;有效的道德教育强调:体验重于知识,践行重于言说,过程重于结果,隐性重于显性。三、初中新课程标准的几个变化形式上的变化内容上的变化(一)形式变化----名称变化《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修订)》《全日制义务教育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注重品德,德性的养成(二)形式变化----结构变化序言、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课时计划和不同学制的安排、教学原则和方法、学习评价和考核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突出了“课程目标”(三)形式

5、变化----表述方式变化内容部分:有明确课题,左边“教学内容”,右边“基本要求”没有课题,左边“内容标准”,右边“活动建议”给读者很大的空间,需要花时间(四)内容变化----课程性质的界定对学生系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初步的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以及有关社会科学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五)内容变化----对课程理念的分析课程理念是构建课程的哲学基础,是指导这门课的灵魂和追求。没有单列重点分析,提出: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是本课程的追求。坚持正确

6、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本课程遵循的基本原则。(六)内容变化----对课程目标的定位比较笼统,概括。新课标分为:总目标----顺序性、层次性(行为习惯、规则和公德、树立意识、树立理想信念)分类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能力、知识顺序不同于其他各科甚至高中课标目标解释:情感----不仅治学是热情和学习兴趣,还包括爱、快乐、审美情趣的丰富的内心体验。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还包括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比较宽泛、抽象。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统一目标描述---具体、操作、行为动词1.情

7、感态度价值观—反应:遵守、接受、尊重、关注、关心、欣赏、帮助 —领悟:形成、养成、具有、热爱、树立、建立、坚持、追求2.能力—经历、感受、参加、参与、尝试、讨论、交流、合作、分享、体验3.知识—了解:说出、辨认、回忆、描述、再认 —理解:解释、说明、分类、归纳、判断 —应用:使用、质疑、总结、评价(七)内容变化----课程内容的规定变动:社会发展史内容并入历史或历史与社会增加道德特别是社会公德教育内容理由:史论应结合;课改是一个整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