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高三历史备考策略

年高三历史备考策略

ID:43974502

大小:280.50 KB

页数:89页

时间:2019-10-17

年高三历史备考策略_第1页
年高三历史备考策略_第2页
年高三历史备考策略_第3页
年高三历史备考策略_第4页
年高三历史备考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年高三历史备考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09年高三历史备考策略德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代小强一、研究高考试题,把握命题方向1.向形式要方向。从前到后的延续性不可能有太大的突破和创新。从命题的风格、试题的组题类型等来看,四川卷所独有的风格一定会有所延续,尤其是被各地高考专家所赞赏的部分将会更发扬光大。(1)选择题延续:各种题型的搭配:正向选择题、逆向选择题、推断式选择题、材料式选择题(文字材料、图表材料)、组合式选择、因果型选择、概念型选择题、方法型选择题等,各种题型仍然会兼顾。(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条件下,更能考查学生对已有知识的迁移、运

2、用能力,考查学生探究学科问题的能力。2007年四川卷共有图片17幅,图表2个,图片既有课本中的插图、课本封面的彩图(图4,图7,图14,图15),也有课本外的(如图5)。材料既有史学著作,也有文学作品(19题)和民谣(22题)。这对提高考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和有效区分他们的学习能力,作用明显。)加强:材料式选择题(尤其是图表材料,体现计量史学的功能)可能更突出;新方法类选择题可能更突出;组题与单题相结合是一个大趋势。(2)非选择题延续:第37题,古今中外关联以扩大考查知识面;材料的综合性、多样性以及与之对

3、应的能力多样性的考查仍会坚持;新史学观的渗透和立意仍会体现得淋漓尽致。发展:热点问题的渗透和呈现方式可能更加巧妙,在考查热点的深度可能加强;第39题,在区域文明方面可能会更明显。2.向考纲要方向我们现在没有09年考纲,但是可以暂时依据08年的考纲来组织复习。2008年高考的考试范围有一定的调整,其中有一部分是不必要重点突出的,是否重要,主要看与主干知识、与专题、与热点话题衔接的程度。但是有一类知识,要重点关注——社会生活板块的内容。从史学理论的角度看,社会生活史范式在全国和四川卷中有增长的趋势,也是可以

4、避免与以往高考题重复,更能体现新课标内容的特色,同时,还是命题人显示命题技艺的重要载体。(如,三国两晋南北朝社会生活的变化、隋唐时期的社会生活等,以及与之相关的商业、城市、人口和生活中的表现和变化都可能切入考查历史知识。)明年新大纲出来后,可集中精力用专门突破新增内容。(1)2008年《考试大纲》新增部分《中国古代史》:井田制,夏、商、西周的社会经济;刺史制度;两汉时期与越南的关系;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农业的恢复与发展、手工业的发展、商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化;隋朝时期广设仓库和修筑驰道;隋唐府兵制和募兵

5、制;庆历新政;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和明末农民战争。《中国近代现代史》: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天京变乱和重建领导核心;甲午中日战争的平壤战役;戊戌变法的背景;冯玉祥与北京政变;孙中山北上与国民会议运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建设;毛泽东《论持久战》的发表;国民党政策转向反动;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全面夺权”和二月抗争;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和干部下放;在徘徊中前进;建设现代化的国防。《世界近代现代史》:19世纪晚期欧美的工人运动;第二国际;苏维埃政权的巩固;国际裁军的进程和地区缓和;知识经济的兴

6、起。(2)教材列为阅读内容(即不做考试要求的)而《考试大纲》中有的内容,三年高考也不时展现。《中国古代史》部分:均田制;元朝的灭亡;明朝时期华侨与开发南洋。《中国近代现代史》部分:工人运动的高潮;中山舰事件和整理党务案(07年);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世界近代现代史》部分:意大利的统一;苏联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主要是新经济政策)。(3).教材上没有介绍且考纲中也没有的内容《中国古代史》部分:谥号、庙号、年号等常识。说明: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关键,应加强学生的史学素养。3.向考过的高考题要方向研读考题

7、,掌握动态。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展示了命题人的立意角度和涉及的知识范围,它是师生了解考试的窗口。考前要整理至少近3年的高考试题(主要是文科综合中的历史试题),熟悉其结构和特点。抓高考信息的采集与筛选,增强复习针对性。这是对我们每一个高三教师的基本要求之一。认真研究试题,抓好复习的载体。①历年高考文综试题:综合研究,找特征。②近三年文综高考题:重点研究,找趋势。③相同考点的试题:对比研究,找变化。④不同区域的试题:分类研究、找差别。⑤当年高考试题:整体研究、找共性。值得一提:北京卷06.07.08三个37题,

8、广东卷、天津卷也很出彩。北京三题——一脉相承06年:18世纪以来文明的对话——四个图片展;07年:史学方法——史料研习、理论指导、社会调查、问题讨论。08年:话说改革——四个主题发言。(1)老题新考,推陈出新。例1:2007年和2008年上海秋季高考历史试题1.(2007上海历史37)最近,国外一位学者提出了“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的观点,某中学历史学习小组借用这句话设计了右侧这张主题演讲的图片。 问题:(10分) (1)1978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