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实施中的课堂教学设计

新课程实施中的课堂教学设计

ID:43987119

大小:210.00 KB

页数:37页

时间:2019-10-17

新课程实施中的课堂教学设计_第1页
新课程实施中的课堂教学设计_第2页
新课程实施中的课堂教学设计_第3页
新课程实施中的课堂教学设计_第4页
新课程实施中的课堂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课程实施中的课堂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研究吴长江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研究一、教育观与教学设计二、教学设计的内涵三、关于教学目标的思考四、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五、课堂教学结构的选择六、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一、教育观与课堂教学设计教育观:以学生为本本质与核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和谐与可持续发展注重个性差异,追求教学质量和课堂效益“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体现了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体现基础教育性质的变化,是教学设计的根本指导思想二、教学设计的内涵教学设计是教师为达到教学目标而对课堂教学过程与行为所进行的系统规划。主要解决“教什么”和“怎么教”两个问

2、题。教学需要设计的主要理由由学校教育的性质决定的。学生智力的发展依赖于科学的、规律性的知识和有目的、有计划、有指导的启发式教学。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必须强调。只讲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是不够的。实现教学过程科学化的需要。目的: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使学生以尽量少的时间、精力等的投入获得尽量多的收获。教学过程科学化体现了对教师的专业化要求。三、关于教学目标的思考教学目标是教学目的的系统化、具体化,是教学活动每一阶段所要实现的教学结果,是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教学目标的设计必须建立在对学生情况全面了解、对教学内容精确分析

3、的基础上。教学目标必须是可观察的。关于教学目标分类的思考——三层级模型第一层级主成分以记忆为主要标志,培养的是以记忆为主的基本能力。测试看基本事实、方法的记忆水平,标准是:获得的知识量以及掌握的准确性。第二层级主成分以理解为主要标志,培养的是以理解为主的基本能力,测试看能否顺利地解决常规性、通用性问题,包括能否满意地解决综合性问题。测试标准是:运用知识的水平,如正确、敏捷、灵活、深刻等。第三层级主成分以探究为主要标志,培养以评判为主的基本能力,测试看能否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反思,即检验过程的正确性、合理性及其优劣。标准是思维的深

4、刻性、批判性、全面性、独创性等。陈述教学目标的要求反映数学的学科特点,反映当前学习内容的本质。可观测:清楚陈述学习后有什么变化。例1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对“掌握”的内涵作具体界定。重要概念要考虑作适当分解:(1)在用配方法推导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过程中,掌握判别式的结构和作用;(2)能用判别式判断一个一元二次方程是否有解;(3)能用判别式讨论一个含字母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4)能灵活应用判别式解决其他情境中的问题。例2理解函数单调性概念。这一陈述中,需要对“理解”的含义作具体界定,以使我们能准确把握学生是否已经

5、达到“理解”。实际上,“理解”的基本含义是学生能用概念作出判断。因此可以改述为:能给出增函数、减函数的具体例证和图象特征;能用函数单调性定义判断一个函数的单调性。要防止教学目标“高大全”,有的甚至是“假大空”,目标“远大”、空洞,形同虚设。例如,一堂课的目标中含有: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科学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创新的个性品质;体验数学的魅力,激发爱国主义热情;等等。四、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1.情意原则——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1)问题性;(2)思维最近发展区内的学习任务;(3)使用“反馈——调节”机制。例3“诱导

6、公式”教学中几种提问的比较。你能利用圆的几何性质推导出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吗?α+180°的终边、α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有什么关系?能由此得出sin(α+180°)与sinα之间的关系吗?我们可以通过查表求锐角三角函数值,那么,如何求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呢?能否将任意角的三角函数转化为锐角三角函数?问题情境:三角函数与(单位)圆是紧密联系的,它的基本性质是圆的几何性质的代数表示,例如,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表明了圆中的某些线段之间的关系。圆有很好的对称性:以圆心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以任意直径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你能否利用这种

7、对称性,借助单位圆,讨论一下终边与角α的终边关于原点、x轴、y轴以及直线y=x对称的角与角α的关系以及它们的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2.结构化原则——教学内容结构化, 保持思想方法的前后一致性结构化教学内容的特点核心知识(基本概念及由内容所反映的数学思想方法)为联结点,精中求简,易学、好懂、能懂、会用,能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形成概念的网络系统,联系通畅,便于记忆与检索;具有自我生长的活力,容易在新情境中引发新思想和新方法。“结构化”的几个具体要求(1)教学目标明确,削支强干,重点突出,集中精力于核心内容。(2)教学内容安排注重层次结构

8、,张弛有序,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先简后繁,先单一后综合。(3)每堂课都围绕一个中心论题展开和深化,精心组织相关的数学成分,使相应的核心概念或重要思想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相关的数学术语、定义、符号、概念、技能等因素都得到仔细的展开;课与课之间建立精当的序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