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朗读课件在多媒体教学中运用的误区

浅析朗读课件在多媒体教学中运用的误区

ID:43993804

大小:1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17

浅析朗读课件在多媒体教学中运用的误区_第1页
浅析朗读课件在多媒体教学中运用的误区_第2页
浅析朗读课件在多媒体教学中运用的误区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析朗读课件在多媒体教学中运用的误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朗读课件在多媒体教学中运用的误区甘肃省酒泉市新苑学校田文军黄晓菲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班班通”进入了课堂,在课堂教学中丰富多彩的媒体资源展现在了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对所学知道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理解。但在应用过程中,如果不加选择地用的过多,有时会画画蛇添足,起不到应有的效果。针对语文教学中朗读课件的应用,谈谈笔者的看法。关键词:朗读课件多媒体教学误区多媒体教学能够通过视听结合、声像并茂、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扩大学生视野,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弥补了传统教学呆板固化的

2、不足,使课堂更加活泼生动。特别是语文教学资源中配乐的普通话朗读课件,尤其受到广大师生的青睐,为学生学习普通话和很好的理解课文提供了不错的条件,特别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教授《清明上河图》时,教学一开始,我先播放视频朗读材料,优美的古琴声,使学生马上静了下来,慢慢展开的画卷,吸引了所有的人,仿佛让人置身到了画中,再加上声情并茂的朗读,真正使人体会到了语文课的语言特点。在欣赏过程中学生们不时地发出“啊!”、“真美”的赞叹声,接着我趁热打铁,问:“美不美?我们今天就来欣赏这幅世界名画《清明上河图》

3、”过渡不但自然,而且为学生学习文章打好了基调。让学生由衷地领悟到了画的美、文字的美。这些都是传统教学所无法代替的。虽然运用多媒体教学,在直观化、形象化方面的优势是传统教学所不能够相比的。但是,大量的教学实践也表明,音像手段运用于语文课堂教学中,如果控制不当也会成为干扰因素,影响课堂教学。仍以《清明上河图》教学为例,因为有现成的朗读课件,因此,在教学中就忽视了学生的朗读和老师的指导,使学生被动接受学习别人的声音和想法,而忽视了自己朗读的特点,如同《邯郸学步》一样,最终连自己的语言也忘了,没有了自己朗

4、读的特色。而作为引导者的老师,这时更象一个放映员,把指导学生的时间用在了放映上。因此,这些课件固然能够让人耳目一新,一时带给学生强烈的视听冲击,引起多感官的兴奋刺激,但它所占的时间,远远超过了学生自己朗读理解课文内容的时间,将学生自己领会、发现问题的时间剥夺了,所以这节课,仍然感到学生读的不够,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为什么学生们在课堂上看的津津有味,听地如痴如醉,但过后却犹如过眼烟云,对课文的内容一知半解,朗读水平不见提高,所写作文不见好一一不少学生甚至于还是写不出来。更有甚者,当老师提出请同学朗读

5、某一环节文字时,却使一向爱朗读的学生都望而却步呢?主要原因在于:语文课是语言实践课,这一本质特征要求一切教学手段都必须以语言活动为主体,以语言媒介为中心,而不是相反。借助任何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最后还都必须落实到课文的语言。否则,就是名副其实的喧宾夺主,本末倒置。真是“光看不练假把戏”。因此,没有学生语言介入的观察,只能是“感”而不是“知J只能是肤浅的,浮光掠影的,甚至是视而不见的,充耳不闻的。优美的语言,清悦的音乐,绝美的画卷,让我们“观察”到了《清明上河图》的美,这只能是“感”,而并非“知”,

6、而只有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欣赏它、赞美它、评价它、感悟它才是我们学习的目的,不然学生学会的永远是别人眼中的《清明上河图》而不是自己心目中的《清明上河图》,永远也学不会如何去欣赏名画。试想中国古代文化灿烂中如《清明上河图》似的文化何其多,他们会去领悟,能够去领悟吗?因此,我深刻体会到,借助影视画面的朗读,最多只能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写什么”的理解,而对于“怎么写”则极少触及。尤其是对更基本的、更主要的“用什么写”的探究和把握更是不足。因此,我认为在运用朗读课件时不要忘了引导学生回归文本,让学生做朗读的

7、主人,做课堂的主人,探究作者是用哪些语言材料和艺术手法,来塑造人物或景物的。这才是我们语文教学的重点和根本任务。总而言之,在语文教学中,多媒体只是一个辅助手段,对朗读课件使用要恰当,发挥它的优势,为语文教学服务。总而言之,教师如能很好的运用多媒体课件的直观性和感悟性,将一些新观念,新知识融合到课堂教学中,学生就能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从而大大激发学生对新事物的创新欲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